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如何把儿女从英国带入新加坡公立小学这个坑!

职场妈妈四月 狮城辣妈 2021-09-27

文:April

从伦敦到新加坡
战斗在投行第二线的双宝上海妈妈


坐标:新加坡!


如果你赶时间,那么小笔记抄一抄这个公式,你就可以走了。



外国人 + 政府小学 = 放养在烂校

看的不过瘾吗?那就聊五毛钱的吧。

悠米和今米从小到大生活在伦敦。如果没有来新加坡,他们应该在德威的私立学校幸福地生活着。然而……


大概三年前,我们打算从伦敦移居新加坡。(至于为什么,以后可以再细说。)

工作是很好落实的,学校却找了好一阵。

这时,悠米在8岁,念Year 2;今米6岁,念Year 1。

在新加坡,外国人想进公立小学是要考试的,据说非常非常难。所以我们提前半年就挑了好几所国际小学,有普通但简单面试后直接拿offer的,也有口碑在外、需要注册考试进waiting list的。

正当我们觉得万事如意,只等入学的时候,我们见了“很重要”的新加坡朋友们。这个“重要”是从对我们择校的影响来说的。


朋友们得知我们要送小朋友去国际学校,他们十分关切又热心地极力推销了公立小学。

“在新加坡,所有的学校都是好学校。” 他们这样告诉我。

曹先生说,可是政府学校很难考啊。这时候是七月末,而考试是在九月中,我们哪里来得及准备?

朋友说,不试试你怎么知道?


新加坡小学好不好我不清楚,但是新加坡的中学是声名远扬的。好多老牌中学是牛剑的摇篮,录取率堪比英国的私立学校。而且“在新加坡,所有的学校都是好学校”,不是吗?

我们心动了。

于是打算让悠米试一试去考AEIS(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因为今米来年正是小一,是由政府分配的,不用考。



其实,我们并没有十分当一回事。

首先,AEIS录取率实在太低了,才10%,考上的机会不大。

其次,今米靠分配也只有30%左右的几率。

最后,两个小孩都要中,而且要在同一所学校,我们才会考虑去政府小学。

不算第三点完全无数据支持的概率问题,光要满足1和2这两个独立事件,概率是10% x 30% = 3% 


悠米除了在伦敦考入私立女校时经历了一下考场,对考试还一无所知。所以我们本着锻炼一下态度,怀揣着一丢丢渺小的希望,仗着有国际学校的入场券在手,放心大胆地给悠米报了考试,给今米填了小学入学申请。

(此处省略报名和备考详情一万字。。。。。要看的🙋。)

在我们从伦敦搬来新加坡的前一晚,12月13日,曹先生短信通知我,悠米今米被同一所政府小学录取了。


我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了一番,拒掉了国际学校的offer,傻乎乎地把悠今推入了政府小学。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所小学在民间排名是垫底的。(这和新加坡小学学额的分配制度有关。以后再细说。)

好了,噩梦开始了。

没上多久,悠今就抗议了。说了一大堆,重点是这几个:

1,学校太无聊了,老师太无聊了,什么东西都学不到。(教学内容和方法都很死板)

2,老师太严格了,老是批评TA;TA做得好的地方却得不到表扬。(挫折教育,只看到不足的地方)

3,每天起床太早,下午无所事事。(六点半起床、七点十五到校。以前我们都是八点半起床,九点前到就可以了。而且在新加坡下午一点半就放学了,不去补习班真的回家无事可做。)

4,没有社交,没有朋友。(同学全去补习了,完全约不到。连住楼下的同学,因为要补习也把他们拒之门外。)

5,学校食物不是难吃就是不健康。(今米吃不健康的食物,两年重了30斤,身高没怎么长;悠米嫌难吃,吃得很少,两年体重几乎没变。)

6,他们都很想念英国的学校,更想念和蔼可亲、热情幽默的老师,和在一起和睦友爱、分享秘密的朋友。


今米声泪俱下地控诉了爸爸妈妈的自私,完全牺牲了他们的幸福。

悠米则担心地问,现在可以让英国的房客搬出我们的房子吗?在她看来,只要我们回去有地方住,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我认真地听取了他们的反馈,然后仔细地研究了一下新加坡的小学系统。


首先,在新加坡,真的“每所小学都是好小学”吗?

只能回应两个字:扯淡!

我那两个和我说这句话的朋友,都是又买学区房又辞职做义工,才分别挤进了新加坡民间排名前三的小学。

都是聪明人,怎么会做无用功?你懂的。


那么小学的优劣究竟在哪里呢?

1,同校家长和学生的价值观

这个价值观主要是指对知识和成绩的追求。

在名校大家都抱着对学习全力以赴的态度。大部分孩子学习能力强、成绩都不差。

你想啊,这批家长花大力气拼进了学区房,自然又会花大力气推孩子认真学习;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觉得努力学习是一种常态。毕竟是小学么,努努力抓抓紧,成绩能差到哪儿去?


什么是烂校呢?体会一下今米和我的日常对话。

今米:妈妈,老师说要签名。

我:数学怎么才考70分,你不是说都会做的吗?

今米:“才”考了?!我同桌只考了12分!

我:分数要和能力相匹配的。你说你都会做的话,30分怎么会丢呢?

今米:你只看到我丢了30分,那我还得了70分,你怎么不表扬我? 这样我下次就考30分。哼!

我:。。。。。。

今米:我们班同学某某某考了34分,他爸爸表扬他进步了,还给他买了一块橡皮呢。你就会批评我。哼!

我:。。。。。。


第一年的时候,曹先生请假去参加了学校的家长会。回来以后,他说以后再也不去了。老师言之无物不说,家长出席率不到一半,反正不去也没啥大不了的。

这就是烂校,不仅成就了不思进取的学生,还成就了不求上进的家长。


2,老师的关注点不同

在名校,由于家长的给力,孩子的基础都很扎实。老师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提高。尤其会把心思放在培养特别优秀的孩子身上。

维持名校的口碑,主要是小升初的升学率;其次就是各项竞赛的得奖情况。抓紧学习是日常,这不用多说。好的学校,老师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挖掘学生潜力,辅助学生提高、参加全国竞赛。


反观差的小学,上课时老师主要在维持课堂纪律;下课了,老师又在孜孜不倦地给家长发短信提醒孩子交作业。因材施教?呵呵,不存在的。


今米数学不错,二年级的时候代表三年级的孩子一起参加奥数比赛(二年级不能参加),他是唯一一个为学校得奖,还拿了distinction(优异)的。

然并卵。数学老师就是要挑战他的静坐能力,不允许他在上课时做别的功课或者看书,硬生生要求他聚精会神地听他教其他学生为什么3x5=15,持续一节课的时间。

学期结束的报告上,一句话认可了他的数学水平,另外接了个but,花了三句话说他如何地要改善学习态度,列举了上课开小差、平时不交作业等种种恶习。

表面上,我和今米说,既然到了学校,规矩还是要守的,你要尽力达到老师的要求,上课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实际上,换做是我,也不能保证日复一日“表演”认真听讲,看老师重复说一个简单的概念,周而复返。然而,为娘的,只能对他表示深深的同情。

我们和老师沟通和交涉,希望老师可以给他一些额外的挑战,让他至少在课上有事可做。但是呢,我们完全想多了。老师哪有空给你额外的东西啊!


3,学校的资源不同

刚刚提到,好的小学注重各类竞赛,对奖项志在必得。那么仅有好的苗子还不够,还需要投资培训资源。

好的学校,除了政府的拨款,还有各界名流和校友的捐助;很多培训和教育机构作为合作单位,也会免费或者低价格地为学校提供培训服务,借此提高声誉。

三年级以后,每个小学都有CCA(课外兴趣班)。好的小学对CCA十分重视,会聘请专业的老师来教导。在政府规定一周一次的基础上,还要额外加大训练强度,一周训练三五次。专业的老师,加上努力又有天分的学生,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名校道南小学的历年得奖信息,大家可以去官网瞻仰一下。学校把个人和集体分开陈列,每一部分还要拖好几页鼠标才能看全。
https://taonan.moe.edu.sg/achievements/past-achievements

反观差的学校,得奖什么就不说了,参与奖放里头也拼不到一页。说到课外辅导课程,无论是从可选择的范围,到CCA的任课老师,资源都是捉襟见肘。

南洋小学30来个CCA可以选,悠今的学校呢,连13个也没有!而且学校完全没任何CCA的强项。

今米参加的羽毛球班是体育老师教的。而体育老师也不是专门学过体育的,而是教数学的。到了今年,这个老师不想再带课后班了,羽毛球课就被取消了。


想在校培养孩子长期发展一个兴趣特长,出门左转还是右转我不知道,反正这里是没有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还让他们留在政府小学呢?

还不是因为懒?!



总结一下,我是如何把悠今带入坑的。


在这个经历里面,其实我也收获了很多人生感悟。


1,勿忘初心

明确自己要什么,时刻提醒自己的初衷,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有计划手册的话,初衷不仅要大写粗体写在首页,而且要写在每一页的开头。

如果我当初能坚持初衷,就根本不会让小朋友报考政府小学。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要有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和习惯、主要还是习惯,不要被别人左右。

朋友说的话只是告诉你还有另一个选择,但选择本身是自己做的,后果是要自己承担的。

什么事情都要结合自身情况和需求出发、收集全面的信息再谨慎地做出决定。

3,既来之则安之

人生么,还是要淡定。哪怕在坑里了,也可以好好呆一会儿。

两年多来,悠今的中文明显进步了;对新加坡人的文化也更加了解。这和邻里学校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这么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想法,不是地球应有的存在啊。




作者:April从伦敦到新加坡战斗在投行第二线的双宝上海妈妈
此文来源于公众号:职场妈妈四月




辣妈有话说




各国的教育体制都在不断更新变革,对于孩子还在成长路上的家长来说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能比在哪个国家或者地区受教育更重要。


任何选择都是有利有弊,给孩子们择校的同时,更需要多听听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日后的关键时刻,孩子们也有多几条可以选择的路。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END-



-今日互动-


孩子上学,你择校吗?


△本文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好文


狮城辣妈x育儿群
如果你想要加入狮城辣妈的同龄育儿群,获取更多育儿经验,共同成长。
扫描小编柠檬茶的二维码,手动拉你入群,记得加小编为好友的时候,备注:孩子出生年份,比如2015



 点个“在看” 
 一定要好好生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