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父辈》丨闻一多:从诗人到民主斗士

北京民盟 2022-05-12

《百年·父辈》系列访谈作品旨在展现统一战线领域父辈先贤,在百年时间跨度之下,接受和响应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号召,投身时代大潮,弘扬革命情、践行报国志的传奇人生。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之际,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推出《百年•父辈》系列视频作品,将民盟先贤闻一多先生作为重要缅怀对象,为此专门采访闻一多先生后人,回顾闻一多先生短暂而多彩的革命生涯,昭示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历史逻辑。这是开展“学习中国共产党史•讲好多党合作故事”政治共识专题教育的生动实践,也是弘扬党盟合作优良传统的创新方式。民盟北京市委在此衷心感谢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北京电视台以及闻一多先生后人为创作本作品而付出的智慧和心血。

闻一多先生水墨肖像

(刘红选创作)


闻一多(1899—1946)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的前身北京清华学校,在校期间进行各种文学研究及创作,曾任清华学报、学刊编辑。五四运动时期,与梁实秋等人发起创立清华文学社。之后赴美国芝加哥美术院、科罗拉多大学美术院学习,主攻美术,同时研究文学、戏剧。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5年发表《七子之歌》,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其所倡导的新格律诗理论和独树一帜的诗歌创作影响了为数众多的诗人,并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新格律诗派,在新诗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1925年5月回国后,担任多个高校的教授、文学院院长。在武汉大学任教期间,开始了诗人向学者的转变,独立开始对中国古典文学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由唐诗起,上溯先秦汉魏六朝,乃至古代神话、甲骨文和钟鼎文,以文学为中心,旁涉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对《周易》《诗经》《庄子》和《楚辞》研究的学术贡献尤大,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和《古典新义》等专著。1942 年出版《楚辞校补》,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赞誉,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

抗战八年中,他一边教书,一边关注时局发展。1944年成为了一名中国民主同盟的爱国民主人士。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杀害。

闻一多的一生完成了从诗人到学者再到爱国志士的转变。毛泽东同志曾称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009年9月,经中共中央批准,闻一多入选“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9年11月29日,由民盟中央指导,民盟北京市委、民盟湖北省委、民盟云南省委共同主办,中共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协办,民盟清华大学委员会承办的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

延伸阅读:

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

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重温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民盟先贤肖像巡回展”走进湖北浠水


来源:“北京统战”微信号,略有修改;民盟北京市委宣传部

推荐阅读

   民盟北京市委参加北京市政协议政性常委会并发言

  ▶ 民盟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开展提案办理协商

  ▶ 第35场“民盟先贤肖像巡回展”走进中央民族大学

  ▶ 盟员风采丨卢琳琳荣膺“首都最美志愿者”

  ▶ 民盟北京市委参加新一轮“8+1”行动启动仪式



请长按二维码

关注北京民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