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谈 | 内心饱满,方可优雅老去

黄灵香 社会科学报社 2022-11-22



////

养老设施是可以打造的,但一个人内心的饱满和力量不是设施所能给予的,这需要一生的时光来铺垫。


原文 :《内心饱满,方可优雅》

作者 | 延边作家协会 黄灵香

图片 | 网络


/

/

/

“社会渐渐步入老龄化,我们也出走了半生,如何优雅地老去?”伴随这个话题闯进脑海的,是我喜爱的几个美好的身影。


首先是杨绛先生的身影。是啊,看一看杨绛先生105岁时的照片,就知道什么叫纤尘不染,什么是时光静好。杨绛先生不是用她翻译的《堂吉诃德》征服世人之心的,她的温柔与慈爱、淡定与从容,让我们阅读了这位百岁老人超脱优雅的一生。


先后失去女儿和丈夫的杨绛先生,以整理丈夫钱锺书的书稿和笔记为第一要务,平静地度过了近20年的岁月。她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先生一生所求不多,只需在动荡乱世中拥有一张安静的书桌。所以说,如杨绛先生那般柔韧、独立、淡泊,从年轻时就开始在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有丰厚的储备,有悲天悯人的情怀,面对宿命有一种从容、旷达的心态,方可优雅地老去。



再有就是我家大姨的身影。大姨刚强、宽厚、工作专注、乐于助人,独自养育了一双儿女,为93岁的母亲养老送终。大姨眉清目秀,不笑不说话,交流中从不与人抬杠,接触大姨的人都感觉很舒服。大姨住在北京新街口外大街6号院的一间平房里,大姨家的院子里有两棵香椿树,每年香椿树冒出嫩芽的时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会尝到大姨送的香椿芽。大院里有一个卖杂粮的外来务工人员,80多岁的大姨看他中午总是啃馒头,就时常端给他一盘热菜或是一碗热汤。


到北京,无论多忙,我都要去看大姨。与其说是看大姨,不如说是感受家的温暖。每次去,大姨都在大门口等着我,门卫见我挎着大姨的胳膊走进院子,总是格外热情地打招呼,那位卖杂粮的外来务工人员即便再忙,也要抬头冲我们憨憨地笑着。


晚年的大姨满头银发,眼睛黑亮黑亮的,说话时语速缓慢清脆。进得门来,大姨总要泡一杯热茶端给我,然后,坐下来,笑呵呵地唠着家常。边听大姨说话,边看大姨身边的摆设,桌子上的花瓶里总是插着一枝花,床单始终是洁净平展的。大姨的厨艺好,早中晚的饮食搭配既简单又讲究。每次见到大姨,我都像个跟屁虫,看她不紧不慢地做好吃的,不停地讲着家里的事和同学朋友的事。


大姨有个好人缘,她倡议建立了互助养老小站,每天下午5点,给身边所有80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打一遍电话,谁要是不接电话,便立刻喊人去老人家里查看。大姨在任何场合,都是穿着得体的,衣柜里的素色旗袍是大姨自己缝制的。今年2月,85岁的大姨安详地走了。因为疫情,不能送大姨最后一程,大姨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乐观优雅的。



说到优雅,还想说说我喜欢和尊敬的学者姐姐李冬君。她是我高中时代的学姐,那时都是埋头读书,我们没有说过话。学姐成绩好,但一点也不高傲。1979年,她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在学校很是轰动。2010年,偶然间读到《文化的江山》上下卷,即被书中的叙事风格,独到见解以及诗性语言所打动。10年后的2021年,买到了《文化的江山》6册签名珍藏版,欣喜不已。刘刚、李冬君夫妇40岁时开始构思“文化的江山”的概念,50岁时完成初稿。再经10年打磨沉淀,扩展成12册体系完整的著作。二人以半生之积累,献给当代充满独到见解的中国文化史。一位书友告诉我,有位老将军看完《文化的江山》说,谢谢你推荐了这么好的书,我要把它寄给在国外学习的晚辈,告诉他,这套书里有祖国的根和魂。


与刘刚老师聊天,问,冬君姐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刘刚老师脱口答,是她的安家能力。在海南时,他们家的住处窄小,唯一的一张床是一家三口的书桌。屋檐下总有鸟屎落下,门前和窗前就会很脏。冬君想了想,用一长条塑料布做成了围兜,安放在屋檐下,接住了鸟屎,使得家门前清洁起来。他们一家三口常常去书店,每次去,先生都是奔向哲学书架,儿子扑向童书书架,学姐则停在生活类书架前翻阅,每天记下两个菜谱,回到家里翻新餐桌上的菜品。这时的学姐,只是一位贤妻良母,不会让你想到她学者的身份。于她而言,治学与持家并不矛盾,学问只会让生活更雅致,更舒服。细读《文化的江山》,感受学姐在诗意中赋予“文化中国”生命力,其文字一如其本人的性情,没有任何说教和居高临下的姿态。她内心的丰富、诗性、情怀、素养、敏感和善良不仅仅体现在厚重的书本中,在今夏的细鳞河,学姐坐在农家小院为我们泡茶,那份别致的优雅,从自然亲切中散发出来。



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据第七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3.50%,养老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各类企业热衷于布局养老产业。的确,养老设施是可以打造的,但一个人内心的饱满和力量不是设施所能给予的,这需要一生的时光来铺垫。铺垫多少,储备多少,就会收获多少。在新冠疫情扰人的日子里,我们评论如何优雅地老去,不是在矫情,而是出于对生命的珍爱,对未来的期待。

/   ///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70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笔谈 | 当老年成为话题

暮年观道:何兆武与史学理论研究 | 社会科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