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数字声景创造城市新体验 | 社会科学报

潘霁 社会科学报社 2022-11-22

点击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新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经于6月开始施行。一方面,随着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噪声污染形态也有了重大变化。这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还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而另一方面,现代都市的沟通系统倚重视觉,却忽视声景的意义。从媒介视角凸显视觉之外的诸般可能,以声景创造数字城市新体验成为当下关键。


原文 :《以数字声景创造城市新体验》

作者 |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潘霁

图片 | 网络




众声喧哗,穿越时间回响,交织成空间的协奏复调。反复出现的声音将都市时空黏合成有辨识度的声景,构成城市独有的本地印记。蔡省吾在《一岁货声》书中谈及北京街巷的叫卖声,认为(货声)“可辨乡味,知勤苦;纪风土,存节令;自食于其力而益人于常行日用间者,固非浅鲜也。朋来亦乐,雁过留声,以供夫后来君子”。声音塑造城市栖居的感知、存在、交往、身心状态和健康福祉。不同声音体现和传承不同的文明。而如今,大量蔡省吾所描绘的声音正从城市“销声匿迹”。都市的现代的沟通系统倚重视觉,却忽视声景的意义。从媒介视角凸显视觉之外的诸般可能,以声景创造数字城市新体验已成为关键。


现代城市本身是超大的视觉营销机器。街头巷尾五光十色的霓虹闪耀、四处令人神驰目眩的电子屏幕、CBD(中央商务区)惊人壮观的建筑奇观、博物馆灯光下供人品鉴审视的展品、图书馆汗牛充栋的地图文献和影像资料,无不训练市民倚重视觉与城市的人群、物件和符号发生带疏离感的“凝视”关系。视觉的物质化塑造城市样貌。视觉文化支持以规范文本对声音分类,测量强度。但大量研究表明,在城市公共空间中, 声音更多表现为与场所、人群和自然动态复杂的关系。声音特有的亲密情感意味、模糊流动和弥散多维开辟出现代主义感官结构之外诸般另类的可能。突出声音对城市生活的意义,将听觉体验以更丰富的形态植入城市沟通系统,或能打破现代媒介视觉偏向对社会关系、感官体验、经济系统,乃至文明记忆传承形态的异化。



声音环绕散播与现代城市空间形态的“错位”常成为噪音问题来源。当现代城市生活生产中的声音以不被接受的方式叠加到视觉主导的空间场景,噪音就出现了。如广场舞噪音就是舞蹈视觉公共展演过程中声音传播四周的溢出。随着数字技术发展,消音、隔音 、扩音、录音、播音、收音设备成本降低,尺寸减小,功能完善,互联互通。声音技术与建筑或身体的结合方式越发多样。在建筑设计中结合建材选择、空间营造、技术植入,将声音与空间其他感官属性的关系纳入考量,成为数字城市声音治理应有之义。


为揭示声音传播带来的诸多其他可能,需以声景创造数字城市新的栖居体验。第一,数字媒介运作突出传播的具身、历史性和多样性,技术将声音转译为标准化数字记录和存储。数字声音与身体紧密关联。都市体验中听觉面向突出后,五感随之“脱钩”和“再拼装”,影响了居住者日常移动中为自身导航定向的习惯。移动媒介环境中,与数字化声音、动画、文字的交互感受和对实体环境的五感经验,同步成为都市漫游者设定空间方向和自身运动形态的基础。个性化声音构成的“小宇宙”不断涌现,减少了不相干群体在城市公共生活中的彼此干扰。在声音干扰问题外,数字声音为公共空间的声音治理从视听间异质性关系角度提出新的问题。



第二,数字声音重塑了城市当下与声音记忆的关系。声音传播在线性历史相隔遥远的事物间建立更多基于当下场景的复杂叠加。过去的声音在当下的“回响”与历史书写不同。声音可以传递更强的个性、情感和代入感: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历史人物语音片段式的数字修复,能在瞬间让人身临其境。构成数字城市历史的声音元素逐渐成为彼此兼容、标准化和随时供检索下载的数字声音档案。与文字档案检索不同,城市数字声音档案网状互联,支持实时交互操作,其内容和操作都呈现非线性特征。来自遥远过去的“真实”声音以各种蒙太奇手法被反复拆解和重构后,离散地被征用,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经济现实关联叠加。数字媒介在技术具体化过程中,将更多非线性空间属性还给声音传播。由此,“来自过去的真实声音”让城市集体记忆在当下具体的公共空间中迸发出更多元、更强烈的生命活力和政治伦理意味。


声音是人类文明传播的原型。田园牧歌、游吟诗人、街巷叫卖和大功率马达震天动地的轰鸣,传递着人类文明发展的独特体验——此种体验仅凭文字或图像不能涵盖。应从声音视角出发,重新思考我们日常如何混合各种媒介与工具,将其作为集体身份和个人自我的构成。艾米莉·汤普森在《 现代性的声景:美国 1900—1933年的建筑声学及听觉文化》书中提出,声景与城市意义的生产交织,形成群体与独立个体合作书写现代性经验的状况。数字声音为建构非现代主义的时间观念,为离散卷入更多声音实践参与者创造可能。



数字城市的栖居者尤需学会观看和聆听新与旧、个人与城市、人造与自然间日趋复杂有趣的关系,为市民主张对城市的权利创造可能,进而深刻地转变个人与城市的关系。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14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噪音、火灾和物候不匹配:新兴环境问题威胁全球公共卫生 | 社会科学报

“都市新民谣”:城市中的声音创伤 | 社会科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