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 社会科学报

邓蕾 社会科学报社 2022-11-22

近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外公布了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今年4月,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提出,青年发展型城市是指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更好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发展需求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优化,青年创新创造活力与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方式。


原文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作者 | 上海市团校    邓蕾

图片 | 网络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2020年,我国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1%,已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越来越多青年因城市而聚。在青年人口规模、结构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青年对于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积蓄城市发展后劲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日趋凸显,“城市因青年而兴”成为普遍共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动城市与青年协调发展、共同成长,是城市在新时代转变发展方式、贯彻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有利于城市赢得战略主动、享有持续活力、保持长期优势。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是“十四五”时期纵深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维护青年利益、促进青年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注和重视青年发展,亲自指导制定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级青年发展规划,将青年发展工作摆在党治国理政的全局中谋划推进。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出台含金量更高、普惠性更强的政策成果,优先解决青年发展的“急难愁盼”,将有利于进一步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推动《规划》各项具体任务落地落实,把党的青年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效能,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以服务青年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倡导“城市对青年更友好”,在促进青年优先、积极、均衡发展中,不断增强青年在城市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帮助青年更好成长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以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倡导“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经济实践、履行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获得出彩机会,实现人生价值。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以聚焦城市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青年建功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要任务。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根本在青年、关键在发展。从青年视角完善城市管理和区域规划,让城市发展的青年气息更浓、标识更强,通过提供丰富的工作机会、完善多样的社会服务、塑造有趣的人文环境等,来吸引和凝聚世界各地青年人才和创意人群,这是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等全球城市建设的普遍经验。我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着力优化规划、教育、就业、居住、(婚育)生活、健康、安全等七大环境,组织动员青年引领城市文明风尚、投身创新创业热潮、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助推生活品质提升。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以党管青年为原则,倡导积极优先发展,为世界城市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我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最大优势在于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我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是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倡导积极优先发展理念,注重站在青年立场考虑问题,让青年成为城市发展的主体、主人。我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特色是政策牵引、各方协同,构建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群团组织、社会等各方面协同施策”的青年工作格局,推动建立城市资源支持青年优先发展、青年发展助力城市建设的双向赋能机制,补齐政策短板、完善政策体系,实现青年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衔接性和连贯性。


目前,已有45个城市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既有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又有中西部省份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特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鼓励地方创新。推动不同城市开展差别化探索,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工作局面,从而不断丰富促进青年发展的普惠政策和实事项目,最大程度发挥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内在优势和持久潜能,让这一城市发展方式充满生机。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15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把握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概念内涵 | 社会科学报

“城设”:让城市成为会呼吸的有机体 | 社会科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