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头条号创作优质法律内容?9家律所主任交流座谈

改变de力量 2023-08-15


目前,今日头条上的法律内容创作者有2万+,日均展现量已达2.5亿。法律人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输出优质法律内容?

本周三,改变de力量公号组织了专题研讨会,请今日头条法律频道运营经理孙田田与9家律所的主任就头条号运营进行了深入交流。


1
今日头条法律频道运营经理分享干货
 

会上,今日头条法律频道运营经理孙田田首先介绍了法律人做头条号的价值:新媒体营销成本低但传播广,可以将法律营销场景前置;通过案件解读、普法教育、专栏等形式发布内容,为自身增加曝光,提升影响力,吸引粉丝乃至精准客户;可以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完成从优质内容到高流量再到案源转化的过程


接着,孙田田又介绍了律师做头条号的优势:首先是天然资源上的优势,职业的关系,律师可以接触到的人和事,是普通人接触不到的,而这些内容更容易产生高流量。法律人还有专业上的优势,在自带流量的社会热点事件中,普通人不懂法更多时候只能做情绪上的宣泄,而法律人可以从专业角度去分析,用专业客观的内容赢得流量曝光获得粉丝。


之后,孙田田就头条号运营细节为律所主任们分享了很多干货。


2
9家律所主任 交流新媒体传播经验
 

接下来,律所主任做交流分享。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起淮既是知名律师又是法律大V。他讲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只有做好数据分析能让自媒体内容有更好的传播效率。纸媒时代,律师成名可能需要十几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律师为公众所知的速度要快得多


北京春林律师事务所主任庞九林在新浪微博上是拥有千万粉丝的大V。他向律所主任们传授经验:多和平台运营人员交流沟通。他微博能做好,一方面是内容输出有专业性,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微博的运营人员交流很多,后者对他做出了很多细致的指导。


北京奥肯国际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创始人李宗虎有个困扰:他的公司尝试过新媒体,但律师普遍比较忙,而新媒体内容制作是“吃功夫”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北京鹏凯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仲凯担心的也是内容,如果负责运营的人太嫩,输出内容经不住推敲甚至是错误的,反而会伤害律所品牌。


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有银的分享则可以解决他们的困扰。王有银主任表示,市场上已经出现专门做法律传播、法律新媒体代运营的专业化团队,这种团队有媒体背景,既有法律专业能力也深谙新媒体传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中型以下和中型以下律所解决这一困扰的捷径。


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白雪北京福和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楠做的分享有共性。尚权律所的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输出刑辩专业内容,结合刑辩论坛等线下活动,打造出了尚权律所刑事辩护的专业品牌形象,但在其他自媒体方面涉及不多;福和律所在新媒体方面则尚处于尝试阶段。他们都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头条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未来会让律师利用头条号做好品牌传播。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CEO戴伟表示,他提出问题:律师肯定最关注的还是案源,如何保障转化的案源还能回到发文律师身上,这个可能需要律师和平台各方面一起思考,通过更好的整合,实现双赢。


顺着头条号传播的话题,瀛和律师机构总部负责人孙在辰做了话题延,他认为,通过新媒体直播方式咨询律师未来可能是趋势,从签约、盖章、发票到结案,全部在线上完成。从了解、理解再到技术支持,法律与科技,还有继续融合的可能。





改变的力量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给每个领域带来巨变,包括传播。更加广泛有效的信息传播,对每个行业都在产生影响,比如法律相关领域。
法治类新闻稿件通过新媒体手段传播,获得了可见的、几何级的传播力增长,从而对法治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越来越多的律所和法律人,通过新媒体手段获取了精准人群的关注,甚至已经做出了清晰的案源转化数据模型;一些企业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通过新媒体立体手段成功化解了危机。
于是,我们开设了自媒体“改变的力量”。“改变”二字,有两重含义,既包括新型传播意义上的“变”,也是由此而生的泛法律领域上的“变”。我们关注的是这两重含义的叠加态。
但它绝不仅是个自媒体,更是个社群,每月将会举办各种线下聚会活动。它将成为两重叠加领域里的人们交流分享、共同进步的平台。
改变的力量,值得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