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段一景,四季有景!高铁建设助力打造绿色湾区

广州铁路 2024-03-31

岭南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进入三月

粤港澳大湾区迎来返岗复工热潮

人们乘坐列车

穿行在春天的画卷中

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

生机勃勃的景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为助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一流湾区,广铁集团在高铁新线建设中加强绿化设计施工,将生态优先的理念摆在首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施工与环水保同步推进


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高铁建设中,我们坚持环水保工作与工程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郭飞说。



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在施工中强化源头把控,坚持在项目设计之初把好环保选线关,优化穿越生态敏感区的设计、施工方案。如广汕高铁全线绕避罗浮山风景名胜核心景区,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全线绕避珠江生态区等。在施工图设计过程充分落实环评水保批复,做好梁场、拌合站、盾构泥水处理站等大型临时工程选址和方案,做到“绿色”开工。

广汕高铁长沙湾特大桥是广东省内最长的跨海铁路大桥,穿越海鸟保护区、生蚝养殖基地。在大桥建设中,广铁集团采用泥浆微循环技术,就地储存泥浆钻渣,实现建筑污染物“零排放”,用心呵护鸟类、水生物栖息地。另外,下大力气完成广州市增城区白江村古树“搬家”,主动承接广州白云站2000余棵树木迁栽,充分践行绿色环保文明施工。



广汕高铁建设严格落实20处弃渣场“一场一图”要求,做好安全挡护、排水系统、绿化防护等措施。在初步验收前,完成全线边坡、便道、大临用地等复垦复绿工作,全线恢复郁郁葱葱。


因地制宜打造沿线景观


广铁集团在高铁建设中以“四季常绿、三季开花,草花结合、错落有致,因地制宜、注重长效”为指导思想,打造沿线区域景观文化。结合线路不同区段环境特征,通过树种搭配,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打造,做到一段一景、四季有景。

为保证边坡稳定安全,高铁隧道、路基路堑边坡全部撒播草籽、花灌或种草;桥下一般地段撒播草籽,道路交叉口或靠市区重点地段种植肾蕨、蜘蛛兰等地被植物。



一般地段路基路堑边坡、隧道洞门以草本植物为主,结合旅客视线点缀花灌,采用3种草花组合的方式丰富不同地段不同季节色彩;重点地段路基路堑边坡、隧道洞门提高花灌草籽比例,突显更加绚丽的自然景观;特色地段种植色带草本植物,根据边坡形式结合地域文化,通过禾本草类植物种植色带图案,打造独特人文景观。

记者乘坐广汕高铁,看到沿线处处分布着各种植物组成的美丽图案,如展翅飞翔的海鸟、深汕大桥、帆船等。



“我们采用三角梅、野菊花等进行美化。海鸟象征铁路人搏击风浪、勇敢无畏的精神。深汕大桥象征广汕高铁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帆船象征开拓精神,同时祝愿旅客一路平安。”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五部部长符自创介绍。


建设绿色环保美丽站区


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广铁集团重点设计站区景观,建设绿色环保且具有地域特色的美丽高铁站。采取一站一景思路,生产、生活房屋与站房建筑风格一致,实现整个站区建筑和谐统一。

“我们对植物的品种、规格、颜色、形状、花期和层次分类,进行组合配置,增强绿化效果。同时注重精神文化创造,通过各类景观小品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站房部部长肖文龙说。



广汕高铁新建了7座车站。新塘站以“古海遗迹、新塘后宫”为主题,种有木棉、芒果、荔枝等植物,搭配橙色、红色系植被,营造“云山雾雨”的自然景观。

景观墙采用高铁车头造型,寓意铁路引领经济发展。小广场充分利用消防停车场地,设计造型独特的铺装,与绿地搭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惠州南站采用山水图案,自然园路结合绿植景观,将自然风光融入景观,体现“山川秀邃、物润惠城”特点。搭配廊架景观,象征铁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记者 谭烨 通讯员 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 吕翀 彭琦

编辑:黎书琴 学习编辑 粟悦

审核:赵灯 赵岳

监制:曾佳梅


更多精彩内容

深江铁路建设“进度条”更新!

列车上的一场“生命接力”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