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工情缘——从灾难中找寻那37.2度的温度

 有人说

37.2度,是爱情的温度,正处于疯狂的边缘

37.2度,是心脏急速跳动时的温度

37.2度,是肌肤相亲的温度

37.2度,是尚未丧失激情的生命的温度

37.2度,是一见钟情的温度

37.2度,是不可辜负爱的温度


都说2008年是中国的公益元年,公益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大批公益人士涌现,社会工作蓬勃发展。而谢缘老师无意踏入社工这个圈子,从认同社工到爱上社工到全身心的投入做社工,或许离不开谢缘老师思念的那个家,触碰的那个温度吧。

自然破坏的力量,是人为不可逆的,虽然灾难是无情的,但是他却是有着37.2度的温度的,在社工的路上前行着。


芦山地震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谢缘第一时间就想着去灾区,史柏年老师告诉他:“做好组织工作,保重。”他的表哥回了一句:念着家人,告诉自己,无论如何要做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不辱使命。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些人鼓励支持着他,他才会这样坚定不移地踏上公益救灾之路。

2013年在雅安遇见同工、校友

先遣的社工团队共有五个人,思宇、大雄、发哥、振铭(谢缘老师文中所称)和谢缘老师,都是做了四五年公益的人。五个人义无反顾奔向灾区,一路上的残破楼房,让一行见过无数风浪的人依旧心情沉重。赶到灾区一刻不停的开始工作,雅安多雨的天气让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灾区孩子复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震后第一课

24日凌晨6点,谢缘老师一行人开始了课程准备。“重建校园温暖中国‘震后第一课’”——这个名字是思宇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上午10点复课仪式开始,学校来了很多人,有学校师生、新闻工作者、各级政府官员、救援人员。升旗仪式开始,因为条件不允许,没有音响。国旗一拉动,大家集体唱起了国歌。谢缘老师站在人群中,看着国旗升起,大声唱着国歌,泪流满面!谢缘老师:“我永远忘不了那个画面,这是我深爱的国家和人民。”四川省的副省长走上简陋的主席台进行了简短的致辞,接下来孩子们就被安排进了教室,参加社工的“震后第一课”。



5月6日芦山中学复课,涂猛秘书长亲自到现场,询问了准备的情况,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肯定。谢缘老师他们准备的是其中一个环节现场的律动——“用爱追逐梦”,这是他们在生命教育培训中学的。振銘和思宇作为搭档跳舞,而谢缘老师的任务是接过并挥动写有“希望社工”的大旗。震后的校舍不能使用,操场上的临时板房,上千名高中生、老师、媒体记者、灾后工作人员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跳起律动。一场灾后的盛舞,一次温暖的传递!


   鲁甸地震   

2014年。鲁甸发生了6.5级地震,受青基会派遣谢缘老师介入震中龙头山镇的四所学校。谢缘老师说他最深刻的是一所房屋受损不是很严重的村小,那里有很多学生都是震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这帮孩子大都成绩落后,而且被分配了六年级的一个班里,这个班几乎成了全乡最差的班级。学校其他老师都不待见这个班的学生,私下说他们带坏了本校学生。在随后的三个月里,他们用学校综合服务的手法和社区工作的手法开展工作。努力后的结果当然就是孩子们的喜讯,不,这不只是孩子们的喜讯更是“我们得骄傲”。这就是做公益的魔力!

2014年我和思宇振铭抵达鲁甸

8月9日赴云南时,谢缘老师的妻子已经怀孕9个月了,孩子的预产期是8月15日。谢缘老师在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学习进入到最后的阶段,8月27日进行论文答辩。在这个时候出去救灾,谢缘老师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艰难的抉择,内心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强烈的使命感驱使,“我一定要去鲁甸”,组织团队回应灾难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另一方面,从父亲和丈夫层面而言,又期待看到自己的孩子降生,这时候更应该回去陪妻子。而对于学业而言,已经努力了两年多,就差最后的终稿修改了,如果耽误了,这些年的付出就白费了。再三斟酌,谢缘老师毅然选择先和团队一起赶赴现场,做好工作规划,安排妥当之后,回来陪伴妻子生产,期间抽时间改论文。还好事随人愿,“亲亲”出世,顺利完成学业。

这便是家,无论你走多远,家中人都会提灯守候,等待你平安归来找寻的温度一直在身边,未曾背离。


“家”的独白


家,听起来亲切,有时又很遥远。


我想,自己再也难以找回儿时的那个家了。


做公益让我找到价值,让我时刻感受到生命充盈、无拘无束的满足感与自在感,但也时常让我面对现实生活时充满了纠结。


回望这些对我重要的经历,我也发现:

我所寻找的那个“家”已不是儿时的“家”,也不是有房子的“家”。或许,“家”是心底一种盼望,只要我们仍在路上行走,关切身边的人,我就能感受到。如今,我依然在公益的路上,对“家人”的那种感情仍强烈,这让我珍惜我的家人们,也珍惜在这世上生活的每一天!


愿你在谢缘老师的故事中,找到属于你的那个37.2度的社工温度,找到自己坚守的那个家。风雨兼程,社工从不离弃。

社工|助人|自助|与你|一起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图文:谢缘老师

本期编辑:彭靖雨

责任编辑:李洪潍,李红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