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阴谋教材电影《满江红》,怎被用来贩卖“爱国情怀”?

华南虎视觉 汨罗江上 2023-05-16
新春之际,我跟风看了电影《满江红》,这分明是以人物巷道行走为转场串联起来的室内剧。全片时长几乎都是几个熟悉的演员在小场景里挥洒大篇幅对话,满屏演绎阴谋的杀和反阴谋的斗,堪称教材化的阴谋斗术剧,用反转拉动观众的疑问、担忧和震惊,难见宣传口径中渲染的英雄主义与爱国思想。(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尽管岳飞史迹和《满江红》词作表现出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但我看不出影片里有这些元素的呈现。仅靠片尾部分众军士集体慷慨激昂咏诵“怒发冲冠”,这很难算是点睛之笔。这场所谓的影片高潮戏,一向杀气腾腾的“易烊千玺”木讷地站在墙头跟诵《满江红》,如犯错的小学生机械地背着课文。岳飞壮怀激烈的千古名篇,荧幕上竟是依靠臭名昭著的大奸臣秦桧嘴皮发出的,而且这朗读者还是阴险狡诈的秦桧替身。编导如此安排是亵渎还是讽刺、是创意还是败笔?(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高票房的电影是好电影?假如没有疫情管控放开后的观众返流,假如没有导演和主演的名人效应,假如没有春节集中休闲消费季,这部包装华丽的片子能有多大彩头?(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爱国思潮,可以用一部电影来点燃,中国电影长期传承这样的使命。抗战电影《八佰》曾被压一年多时间,淡季恢复放映时,依然能激发出观众热血卫国的厚重感。而这部靠市场投机勾兑出的《满江红》,恰恰使设想中的英雄与爱国主流色彩显得既迟疑又模糊。(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张艺谋的成功法宝是运用充分的创新手法到视觉作品中,但不管怎么别出心裁,都是为电影更好看。观众不是业界专家,看不出藏在镜头中的深奥寓意。《满江红》整篇在悬疑和斗争中打转转,够娱乐消遣的了,精神感化却在剧情层层反转中淡化了,最后如莎士比亚悲剧那样落得个满台死尸。(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影片最后让中国文明史上极端负面的形象代表秦桧傲然起身招摇谢幕,他成为两个小时故事中的最终胜利者。如此这般,编导是想提升影片品味而在暗讽现实?还是要从晦暗消沉的戏剧格调中努力挣脱?(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收获一边倒的赞誉,不是一部作品成功的标志。引来两种不同见解的碰撞,直至争议得水火不容刀兵相见,这更是创作者希望见到的。为《满江红》拍手叫好的观众,有没有想到此刻的影片制作人正乐得合不拢嘴,他们在暗自笑话观众原来是这么好骗。(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满江红》火了一把,难道座无虚席的观众像普遍被奥密克戎侵袭一样,又一次大规模受了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的感染?显然不是。片名《满江红》是好听,大气磅礴,激情浪漫。可岳飞和他的词作背景在电影中只是牵强的借口,有画蛇添足的尴尬。死这么多人只为让秦桧背出《满江红》,他一人领诵,军士们齐声和诵,荒谬得一点合理逻辑都不讲究。(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更没想到的是,阴谋味十足的电影《满江红》,有人竟真的把它与爱国主题扯到了一起,看来低估了五毛红粉们见缝插针的想象力。眼下的生活中,只要稍有点由头,就有血脉偾张的人来贩卖爱国情绪。这些爱国者背地里干的与嘴里喊的完全不相符,活脱脱的爱国贼而已。(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满江红》电影如一包显影粉,让人看到什么是大国小民。看完电影还没离座豪情满怀大喊“收拾旧山河”就具有爱国精神了?走出影院到岳王庙前排队拍打秦桧跪像并把秦妻跪像的奶子摸出包浆就是表达爱国激情?近日的土耳其地震话题中,有爱国者又跳出来说“‘小日子’震了该多好”。我呵呵一笑,这些U形锁和岳王庙前排队的那些人是不是同一路的?(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封建君主制下的国家概念到底是什么?看“精忠报国”的岳飞,他热爱的只是宋王朝,效忠的是君主赵构,要雪的是“靖康”耻,要“收拾”的是赵家山河,还一心想要“二圣还朝”。最后他还是被寄托无限希望的赵主子弄死了,忠勇双全却落得身首异处。(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爱国是人高尚美好的优秀品质,守护自己的家园是必须的。千百年来的国家只有一个,存亡去留的只是一个个皇帝,就连对敌于岳飞和赵构的大金国也同在中华民族的今古版图上。长短王朝更迭兴替,中华大家一直永恒。再说到岳飞,只能狭隘地修饰他是个悲壮的民族英雄,而非升华到爱国的精神楷模。所以,建议动辄心潮澎湃的人,别把电影《满江红》推搡得太远、太偏。(觉得有理就请关注本公众号:汨罗江上)
推荐阅读:大好春天里,为何又见城管来催吐讨骂     要严厉打击不讲诚信的绑匪
   长按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