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医疗界”福尔摩斯式破解传播过程,看市疾控人如何高能战疫!

伍仞 广州卫健委 2020-11-13
往期荐读

如果您在公共场所见到疾控中心的“小红帽”,一定不要恐慌,配合他们做好消毒工作...详情点击☞关注 | 公共场所看到这些“小红帽”别慌,其实他们是在...


传染病防控原则有三: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染人群。和新冠病毒交锋至今,有人以“狡猾”来形容它:症状不如SARS明显,传染源更不易被识别,而且潜伏期更长,传播途径更难摸清。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蔓延到广州时,广州疾控人对风险科学预判、提前排兵布阵;当广州出现疫情,疾控精兵猛将们进入赛跑模式,力求赶在病毒“盯上”下一位市民之前将其拦截。


和飘忽不定的对手过招,更需硬核功夫:市疾控中心打破原有科室建制,全中心分为八个防控工作小组,300多工作人员除休产假者外悉数参战,这阵势即便是SARS期间也没有过。


1月30日中午,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约100人参与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再动员、再部署暨誓师大会。



疾控CPU:监测疫情 研判风险


抗“疫”中,市疾控中心礼堂被改造成了“战时指挥中心”。舞台上,一面大屏幕显示着广州市每日新冠疫情信息最新动态,每次变化都牵动着指挥中心的研判方向;舞台下,疾控人聚精会神专注于手头上的任务。繁忙场面随处上演,因为这里就是疾控的“CPU”,必须硬核高速运转才能守护好羊城,绝不允许“死机”。


为了打赢病毒阻击战,广州搭建起立体防控网络,监测范围覆盖社区、医院发热门诊、海陆空交通站点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截至目前,全市发热门诊累计筛查近9万人、来穗人员排查320万人次、社区排查1400万人次、地铁和其他交通工具筛查7400多万人次,每天排查信息都会及时反馈到市疾控指挥中心。此外,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要对各区疾控和医院通过网络直报上报的病例信息开展审卡工作,并且和中心实验室的结果及时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性。


因此,市疾控疫情监测组的工作人员需要在这24小时坚守,汇总本地疫情数据、确诊和疑似病例详细信息,收集国内其他重点疫区的疫情信息,对本地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研判防控风险。


广州市每天疫情通报中的数据就由他们统计得出。通报短短三四百字,包含30多组数据,背后是他们每天以12时和24时为“起跑线”,从不断更新的海量数据中迅速整理、准确提炼,严谨评估疫情风险。


为了防止病毒传播,控制传染源是首要任务,寻找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至关重要。疾控人必须24小时守在电脑前,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尤其是对病例来源和聚集性情况进行分析。随着密切接触者追踪力度的加强和追溯人数的上升,他们争分夺秒把来自各个部门的密接者信息进行收集、核对和完善,及时上报,用精准数据跟踪和支撑密接者管理。


广州市疾控中心每天派出市场暗访和外环境监测小组,对全市的各个重点场所外环境进行新冠病毒监测。


一天下午5时许,一份外省确诊病例的协查函传到指挥中心,要求协查人员在6时前把该病例入院前一天所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的25位密切接触者追踪到位。任务紧急,工作人员立即展开行动,按照名单挨个追踪、核实,以便及早隔离。


可是,其中一位密接者在电话里否认曾坐过此班交通工具,拒不配合。工作人员没有放弃尝试,终于在第五次电话中,对方告知了自己的住址。所在区疾控第一时间将他送到了隔离医学观察点。


几天后,这位密接者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新增确诊病人名单上。正因为工作人员锲而不舍地追踪,才避免让这个潜在传染源把病毒传染给更多的人。


除了对人群进行监测,疫情监测组还有一项重要任务:监测外环境中是否出现病毒踪迹。随着复工复产的开展,市疾控在全国率先推出一个举措:每日到市内地铁、公交、火车站、机场、商场、城乡结合部、飞机客舱等人员密集以及市民关心的重要公共外环境,进行采样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当天就向公众进行公告。截至目前,近2000份样本检测结果皆为阴性,有效消除了市民外出的安全顾虑。


病毒取样和检测




疾控大侦探:死磕病毒传播过程


2月初,市内某区两个家庭中相继发生新冠肺炎聚集病例,但两家互不相识,且都报称近期没有到过重点疫区、没有接触过重点疫区来穗人员。


“不可能存在无来源的感染者。”广州市、区疾控人员对线索抽丝剥茧,发现两户人家在年三十同一时间都到过区内某餐馆吃饭,当时餐桌紧挨、通风不好,一个不久后出现确诊病例的武汉来穗家庭恰巧是两户人家的邻桌……经过调查,传染途径水落石出。


日前,广州日报对这一调查过程的独家报道引起极大关注,多家媒体纷纷转载,许多读者表示从中看出了侦探小说的味道。


如果说疫情监测是在“织网”,务求在人群之中把潜在的感染者“捞出来”,流行病学调查就是对“捞出来”的潜在感染者进一步刨根问底,评估感染风险,如确认感染,还要务求还原病毒传播来龙去脉:病毒是从哪里来、会传播到哪里去?病毒可能还会传给谁?确实就如侦探还原案情一般。



要迅速搞清楚上述问题、尽早隔离潜在感染者,疾控人员需要了解患者发病前14天每一天的具体行踪和接触过的人,判断病人可能从哪里感染的,他接触的人哪些人可能会感染上,常常彻夜到病家、就诊机构等病人活动过的场所开展现场调查。采集回来的信息,除了会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逻辑推理,有时还要加上跨学科知识的辅助,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确认,才能认为“破了案”。



流行病学调查决定着防控工作是否精准,能否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尽早掌握”,因此,市疾控中心多次调整、充沛流调人员队伍,又把全市划为6个片区,派出流调经验丰富的科长担任片长,和各区疾控一起组建市区联合流调队伍,省市多家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支援其中,组成200人的流调小组。


流调质量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一些看上去互不相关的病例被关联到了一起,为下一步防控提供了参考。一次,一名确诊患者告诉疾控人员,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出了一张照片,背景似是同在隔离场所。疾控人员摸查发现这位网友的姓名同样出现在确诊名单中。进一步调查,两人同在一个微信群中,虽互不熟识,但发病前一起唱过卡拉OK。不久,又一名同一场合唱过卡拉OK的群友也被确诊。


由于新冠肺炎是全新疾病,很多流行病学特征还没被摸透,流调人员除了要对个案进行研究,还要对繁杂的流调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凭借专业知识提炼出核心信息,找到线索,发现病毒的珠丝马迹,通过真实案例中总结出病毒的特性,以利于进一步科学防控。


2月2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监测中,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这是广州首次在外部环境中发现病毒核酸。




“专家天团”“AI技术”助力防控


还有在其他岗位全力投入抗“疫”的疾控人。


为了实现“早发现、早报告”,实验检测组的70人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收取各家医院采集的标本,实验室一天至少进行三轮检测,同样也是全天候运作。

每个出现确诊病例的场所都需要彻底消毒,在市、区两级消毒人员的努力下,无论多晚,只要接到通知,“小黄人”都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消毒。而疗养院、酒店在作为密触者集中隔离点之前,都会依据消毒院感组人员提出的专业指引改造,以防出现交叉感染。


一部分疾控人虽然岗位不在一线,同样不可或缺。



比如13名资深专家组成的技术支撑组中包括7名抗击非典功臣,堪称“天团”。他们不仅向来自重点疫区人群发出全国第一封公开信,还迅速撰写59份指引,细分不同场所、不同人群,提供细致防控指引。疫情早期,口罩使用及佩戴处理缺少规范指引,他们积极和相关单位沟通,得出合理使用口罩、妥善丢弃口罩的方法,并与其他工作组合作录制发布广为关注的口罩佩戴、丢弃小视频。



健康宣教组则要“耳听八方”,收集关于新冠病毒的新发现、新研究成果,人口迁徙信息,媒体关于其他地方防控举措以及等报道,并每天多次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疾控中心防控动态和指引。



综合协调和信息工作组对接中心内外各个层面,承接各项紧急工作任务,组内的成员们都是来自不同专业口的技术骨干,负责理顺各项工作流程,沟通和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后勤保障组不仅负责应急物资采购,保障一线人员防护用品,还要做好应急车辆管理、应急备勤人员住宿、用餐等诸多繁琐的工作。除夕夜,为了慰藉战友们的思乡之情,后勤组还给中心内奋战的工作人员煮了一顿热腾腾的饺子。


一些新技术手段则令市疾控的防控工作如虎添翼。如与腾讯合作上线的“发热门诊地图”、AI自测小工具,方便了群众健康自查和就医;与阿里健康开发的疫情防控智能呼叫平台、流行病学分析系统、交通系统发热监测体系等,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运用于疫情监测、病例追踪、信息收集与发布,提高数据的挖掘效率,实现疫情的全方位监控和预警。


广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确新冠肺炎诊病例的住处消毒




“硬核”疾控人也有最柔软的部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有广州疾控人瞒着自己怀孕不到两个月的妻子,加入武汉市疾控,在前线就地投入战斗;有产假中的疾控人从老家回到广州的岗位上;有刚结束三年援疆工作的疾控人,返穗休整半月又投入到一线,偶尔回家,面对“贴心小棉袄”的“求抱抱”,只能忍痛拒绝。


记者在近期的采访发现,即使再“硬核”的疾控人,也有“软肋”。他们近距离面对确诊患者、病毒标本没有退缩,却担心会在接触孩子时会给孩子带来风险;他们工作中对于风险沉着应对,但谈到这段非常时期对家人疏于照料和陪伴,每每动情落泪。


因为担心会传染给家人的风险,如今市疾控工作人员大多住在单位。一名已经三周没回家的疾控人,最近罕有地连续两天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家中3岁的女儿:一段是女儿一边比出超人手势,一边奶声奶气地连喊两遍 “我爸爸是超人”的视频,一张是女儿开怀大笑的图片,配文是“我的阳光”。


家人是疾控人的“软肋”,却也是他们的力量源泉,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在疫情中保护好大家的家,才能让自己的小家和千万个小家的安全得到保障。


大家都在看...

关注 | 出手了!拒不配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广州多人被罚

致敬最美逆行者 | 为抗疫前线医务人员打气,点一下就可以参与!

感动 | 从30后到00后,他们在前线并肩战斗!


编辑:依婷  责编:邹向东


来源 | 广州日报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点亮小花告诉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