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驰援手记 | 温德良:患者成功ECMO撤机的那天晚上,我睡安稳了

往期荐读

“我们到武汉就是来啃危重症患者救治这块‘硬骨头’的。”☞抗疫先锋|余纳:转战三个“战场”,我们就是来啃‘硬骨头’的!


讲述者:广医二院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温德良


温德良,中共党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2月7日驰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担任医疗组组长。


2月7日,温德良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同事蒋凌志、陈维校、王玉丽和黎江出发驰援武汉三家危重症定点收治医院之一的协和西院,至今已经在前线抗疫超过50日。临危受命的他们身披白袍似铠甲,冲锋在前,早已忘记周末节日、白天黑夜,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决战之地,为患者带去希望和曙光


身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驰援医疗队队长,温德良不仅是一名经验丰富的ICU“老将”,更是呼吸专业出身的重症医学专家,对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救治有着很深的造诣。“专业对口,大有可为”,记得当时温德良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上前线,提出的理由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和支持。如今,他用专业技术和无言坚守践行着誓言无悔


患者成功ECMO撤机的那天晚上

我睡安稳了


2月23日,组里一名患者出现了险情。42岁的李先生(化名)出现了血氧饱和度低,双侧气胸、肝功能受损、循环不稳定、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高条件的机械通气下已经无法支撑他的基本生存需要,若不及时施救将因发生呼吸衰竭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关键时刻,广东医疗队总领队张挪富教授、ICU主任徐远达教授带领团队组织进行了科内讨论,最终讨论意见认为该患者有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指征。


兵贵神速!当天下午,我和科室同事陈维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席寅等医疗队队员作为熟练掌握ECMO技术的医生,完成了置管前的血管评估。经数个小时的努力,整个团队的通力配合以及凭借熟练的操作,成功给患者用上ECMO,为后续的肺部治疗及器官功能的维持争取了时间。这是协和西院ICU广东团队来援后的首例ECMO。


此后,我们团队以此成功经验又再给四位患者上了ECMO,用“广东经验”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生的希望,其中两例还是在3月27日一天内完成的。

▲温德良(右)为协和西院ICU患者上了广东医疗队来援后的首例ECMO


ECMO被誉为“魔肺”,可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为患者的原发病治疗争取时间,争取最后一线生机。ECMO运行一段时间后,待患者各器官机能有所好转后可逐步撤机,但此前新冠患者ECMO成功撤机的病例极少。


搭好血管通路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因为厚重的防护服、汗水模糊的护目镜、以及患者偏胖的体型和位置过深的股动、静脉,让操作变得异常困难。而撤机则是摆在大家面前更大的难题,只有撤机才意味着患者在真正恢复。


对ECMO患者的治疗,要像走钢丝般抉择平衡,把握用药和治疗的分寸。ICU里医护团队对患者进行24小时监护,密切关注感染情况以及ECMO的运转情况,包括后期若需要使用肝素抗凝时,需根据凝血功能调整肝素用量,同时,还要对其他器官加强维护,防止缺氧性损伤发生等等。


有一段时间我的睡眠不太好,总是在浅睡,有时候半夜忽然就醒过来了,脑海里总在回想治疗过或者治疗中的一些患者。他们有的还年轻,本身没有严重的并发症;有的家中发生聚集性感染,亲人都离去了。而他们来病房之前,只是我们身边的一个个平凡的人。对我来说,ICU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患者的生死。


3月19日,上了ECMO六天的王伯(化名)呼吸功能日渐恢复,病情逐渐好转。当天,我在床旁进一步下调ECMO参数观察到他的通气氧合功能稳定改善,结合分析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果断作出判断——可以撤除ECMO!


为了保证撤机万无一失,协和西院血管外科团队也前来协助。动脉拔管的瞬间,手术室里异常安静,在场的所有人屏气凝神,内心却激动万分。作为协和西院首例成功撤除ECMO的患者,王伯离康复又近了一步。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救治迈上了新的台阶!


王伯成功撤机让我紧绷了50多天的神经有了短暂的放松。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安稳。



患者的抱怨,我爱听!


看望转出患者也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我会仔细观察他们的状态、了解他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最真挚的人文关怀,用专业知识消除他们的疑虑,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广东医疗队太棒啦!”,每次我们来到这里总会收获不少点赞和合影。


记得有一天我去看望刚从ICU转出到普通病房的小王(化名),她一看到我就抱怨,“这里的饭菜不对胃口,不想吃!床也太硬了,可能要重新铺一下!”小王的抱怨让大家意料未及。但其实小王是“老熟人”了,我安慰她,“不好吃也得吃点啊,要保证营养才行。没问题,我们给你去想想办法,好不好?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


这段日子,35岁的小王经历得太多了。她是ICU里最早的一批危重症患者,经历了长达20天的有创呼吸机治疗,病情出现多次反复,钟南山院士也三次进行会诊,抗感染治疗等救治方案不断调整、紧随而上。


独自面对身上的管道、不分昼夜鸣响的仪器和从不熄灭的白光灯,小王一度出现了抑郁和焦虑。每天下午,我都会和她的丈夫电话联系,告知她的近况,也常常询问她的丈夫有何话要对小王说,也算是成为久未见面夫妻俩的沟通桥梁。当条件允许时,我们还让她和丈夫视频等方式联系,渐渐缓解了她的担忧和思念。经过夜以继日地持续治疗,小王的情况才出现了转机,实现了拔管和转出。


患者的抱怨,我爱听!他们开始有诉求了,这是好事,证明他们身体正在好转!相比于躺在床上默默承受痛苦,我更喜欢现在这样生动、关心生活的他们!生死之外都是小问题!


看着小王张历经磨难却重获新生,我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还记得当初为了安慰躺在ICU病床上难以语言交流的小王,我们在她跟前写了一张纸条“相信我们!很快一家团圆”,我知道我们的承诺很快要兑现了。


▲拔管后的小王和温德良


在这场灾难中,疫病压顶、阴霾密布,却总有温情。病房里年轻的病人会自发照顾老人,病情轻的会主动照顾病情重的,彼此守望相助。医疗队也总能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暖意,走在路上,会有人摇下车窗说,“是不是上班?要不要送你们过去?”


近日,广东援湖北的医疗队陆续返粤,我们还在守住抗疫最后一道防线。记得非典袭来时,钟南山院士的一句“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掷地有声;17年后,来自广东的医疗队把这种担当精神带到了武汉。


作为钟南山团队张挪富教授带领的广东医疗队的一员,我们将在这决战之地继续拼搏,站好最后一班岗!


仍在协和西院ICU坚守的温德良


大家都在看...




“疫”线故事 | 24小时不停歇!他们为“外防输入”全程健康护航

驰援日记 | 我最亲爱的战友,真想好好看看口罩下的你们

抗疫先锋 | 袁俊:彻夜追查病毒“来龙去脉”,带200人队伍追踪传染源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通讯员:许咏怡、冼咏琪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向逆行者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