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手记 | 全员核酸采样,一个都不能少

广州市胸科医院 广州卫健委 2021-09-25


艰难时刻,勇往直前 


2021/06/17




记录人:王一力


在广州此次新冠疫情中,政府部门提出了“三人小组”封闭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由1名社区志愿者、1名警察和1名医务人员组配,承担起1+1+1>3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涵盖了治安维稳、社区管控、医疗服务、健康监测、上门核酸采集、急重症应急处理、人员精细化管理,上承社区卫生服务站,下接社幢,承上启下,竭力满足封闭区人民群众的需求。



荔湾区中南街海南村,素来以花场闻名,各式盆栽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自广州出现第一例本土阳性病例以来,海南村就拉响了警报。6月1日中南街调整为高风险区,进行封闭化管理。6月2日凌晨,广州市胸科医院选派30名医疗队员紧急入驻海南村,我作为一员见证了发生在这里的变化与故事。



初来乍到,面对着陌生又复杂的环境,首要任务是开展全员核酸采样,驻点中南街的30名胸科医务人员按照三人小组网格化管理要求,分散进入各个经济联社开展工作。6月5日当天共计采样12100人次,体现了胸科人敢担当、敢作为、不怕苦、不喊累的精神。当地居民这样评价我们:“在胸科医院这里排队,排到多晚都采得到,他们一干就不肯走!”



6月6日经过梳理,我们医疗队负责海南村一到七社,满足居民隔离期间的医疗需求刻不容缓,必须要做实做细:上门替密切接触者采样,看望社区的孤寡老人,监测孕妇身体状况,为她们送上营养品和慰问品,给居民贴心送药,联络急救车安排危重患者就医,微信解答各自社群的医疗需求……事无巨细,每位队员几乎没有空闲时间。


萧瑞琼、张瑶、陆莹影、吴金瑶负责海南村六社,她们每天爬几十栋楼完成核酸采集任务,村里地形复杂,每天在街巷里穿行找对楼层要花大量时间和付出艰辛,队员们打趣道:“每次回驻点都像刚被从水里捞上来,每天都要换两到三套衣服,每次返回驻点都要连喝三四瓶水。”自6月6日至6月17日,六社的三人小组共上门服务609户1943人。



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她们挺身而出,为这里居民安康付出汗水,也为自己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被“汗”洗的医护人员

抓紧时间休息


他们是胸科支援抗疫医疗队在中南街的一个缩影,疫情需要时他们奋勇争先,义无反顾,挑最重的担,揽最重的活,他们身后也有老人、有孩子,身为医务人员,在病毒面前,在困难面前,他们绝不畏惧,勇往直前!




虚惊一场 


2021/06/15



记录人:谭俊豪


小区居民1分钟前

 “医生……我肚子好痛,受不了了,好辛苦……”


早上7点,刚起床就收到封闭区居民的求助信息,马上跟他取得联系。微信语音连线中,感觉患者声音虚弱,腹痛症状还是比较严重。仔细询问患者的腹痛表现初步判断:该患者腹痛急性起病,位于在右下腹,持续加重,无呕吐,无腹泻。这看起来比较符合急性阑尾炎的症状表现,急腹症还是需要马上进行治疗的。


我立即跟社区报告了该病人的情况,随即跟车到达我们集合点,路上追问患者的腹痛情况,患者表示腹痛症状稍减轻,就交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跟进了。


社区09:30

  “患者的电话没人接,联系不上。”


一丝不详的感觉涌了上来,是不是出现了阑尾穿孔、急性腹膜炎、脓毒症休克?我立即拨打患者电话,却没人听!微信语音联系,还是没人接。不行,必须马上上门!报告给我们的队长俞朝贤,指示:三人小组马上出发,先去探查该患者情况。防护服穿上,摆渡车准备好,出发!一路上心急如焚,好不容易找到患者的家。我和队员谭志欣、吴警官轮番使劲拍房门,“里面有人吗?快开门啊!”我们焦急地喊叫着,然而没有半点回应。


房东了解情况后也迅速赶到。插钥匙,拧不开锁,房东说,里面反锁了。“什么,反锁?”那就是里面有人了。更多更坏的想法再次涌上来,必须破门了!


请示了上级领导,包括我们的领队及公安领队,同意破门。警队的同志陆续赶来。敲,砸,撬,拧,门锁一点点松了,可以进去了!


“干嘛……”一声慵懒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快开门,都敲门敲那么久了,没听见吗?”门缓缓地打开了,门后是个怯怯的女孩身影。


“怎么敲门敲得这么大声都不应一下,楼下都知道了!”


进门后,患者也起来了,表示腹痛后面缓解,就睡着了,手机一直没听见,敲门也以为是楼下的声响。警官还是仔细地巡查了整个房间,没放过一个角落,没有异常,便教育了他们。我也给患者进行检查,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无包块。虽然虚惊一场,但也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有不适随时联系,我们才安心离开。


这仿佛是一次“闹剧”,但我也庆幸这是一出“闹剧”!为了守护封闭区街坊们的安康,医务人员、警察、志愿者在中南街抗疫战场上,大家都坚守岗位,为疫情的早日结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所有逆行者打call!  




全员核酸采样,一个都不能少!  


2021/06/05



记录人:谭志欣


6月3日是我们医疗队正式进驻中南街的第一天,接到社区任务是连续三天核酸大排查。说干就干,我们30人分成了7支队伍,4至6人一组,准备好物资后各自奔赴不同的核酸采集点。我和杨丽、汤素梅、赖铿分到一组,负责海南二社的核酸采样,据了解这个社的租户和小孩居多。


下午三点多,一对夫妇抱着孩子来到采样点,帮成人采样我还是挺有信心的,但手抱的小孩我还是经验不足。“小朋友,过来这边吧。”坐在我旁边的党员汤素梅及时把孩子引导到她面前,顺利地采集完大人的核酸标本后,孩子感知到轮到自己了立马扭过头去,伴随着妈妈的鼓励,小男孩终于微微张开了嘴巴。


“啊……嘴巴张大点,再大点儿,差一点点就可以咯!”汤素梅一直耐心地引导着,但孩子还是很抗拒。为了不妨碍对其他人的核酸采集,我们只能让他先歇会儿再做。半小时后,奶奶抱着孩子过来了,这次孩子貌似冷静了不少,还会说:“医生你要轻点哦!”素梅大声回答:“轻轻的,一会儿就好。”咽拭子刚刚探入口中,还没到达扁桃体,孩子就反射性地往后缩,并快速闭上嘴巴,咬住了拭子。爷爷奶奶轮番上阵都无法撬开孩子的嘴巴,又一次采样失败。奶奶只好抱着孩子先到旁边安抚。


四点十分,妈妈又抱着孩子过来了,这次妈妈的态度很坚决,说不能就着孩子的性子。我想了个办法,站到了素梅身后,让孩子抬头看着我,“跟阿姨一起学老虎叫好不好?阿姨停下你才可以停下哦!”小男孩终于慢慢张开嘴巴,素梅看准时机把拭子探入孩子口中,刚到咽部,碰到扁桃体了,孩子又猛得把头后仰,牙齿紧紧咬住拭子,妈妈一手抱着他,一手捏着他的脸颊,孩子挣扎得厉害,为防孩子咬断拭子误吞,素梅赶紧抽出,第三次采样失败,素梅也产生了挫败感。


妈妈在一边和孩子谈条件,过了一会儿素梅也整理好心情,重新拿了咽拭子,和妈妈配合着,捏着孩子鼻子,终于嘴巴张大了,快速探入,左三下右三下后面三下,一气呵成,搞定!孩子也哭成了泪人。


我当时心里想说:孩子,请原谅我们不够温柔,原谅我们“狠心”,全员核酸应检尽检是最有效的控制疫情的“法宝”之一,为了大家尽早恢复正常生活,为了这座城市和居民安康,我们必须做到,核酸检测一个都不能少!




任务之外,使命必达! 


2021/06/15



记录人:谭志欣


6月15日,按工作安排我们分组支援中南街某社72户247人重点人群的上门核酸采样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为群众核酸采样的等候时间,我们小组三人,在出发前先电话确认每一户的准确住址,并代录入所有受检人的采样信息。


有当地村民的帮助,我们三人小组顺利完成了采样任务。下午1点半,在烈日炙烤下,身穿防护服的我们早已大汗淋漓,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接任务。



“让开!让开!”一辆三轮车停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车上躺着一个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


俞朝贤队长立即上前查看,他先大声呼喊志愿者的名字并拍打患者的肩膀,志愿者点头回应,确认患者神志清醒后,又触摸其动脉搏动尚可。“可能是中暑,生命体征稳定!”一边说话一边指引我和杨丽解开患者的防护服,并不断为其扇风,协助患者喝水,同时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到现场。期间我们不断安抚他跟他说话。


经过上述处理后,患者情况有所好转,在社区医生到达现场并与其交接后我们方离开。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志愿者、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公安干警、安保人员,每天顶着烈日,穿成“粽子”,或守着各处关卡,或穿梭于社区大街小巷配送物资,或挨家挨户监测居家隔离人群的健康情况,汗水已湿透了无数抗疫人的衣衫,但没人喊累,没人退缩,没人申请调离,因为守护好这片美丽家园,我们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 大家都在看 —

疫苗数量充足,全市636万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预约接种五大建议请收好

点击☝文字查看

搬运工、咨询员、服务员...封闭区里还有这样的白衣卫士!

点击☝文字查看

去社区测核酸你需要注意这些

点击☝文字查看

越秀区北京街道这个区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点击☝文字查看

来源:广州市胸科医院

通讯员:景世来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疫情未结束 请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