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聆听师道┃周良书:争取不给学生丢人

2017-09-07 党委宣传部 BNU思享者

“一个头脑受过训练的人,看一件事总是以批判和客观的态度。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他一直是好奇的,但绝对不会轻信于人。”

——寄语青年学子


人物卡片


周良书,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大学校史、执政党建设研究。北京大钊学社副社长,2011年入选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6年度影响力人物。迄今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达30余人。

主要事迹


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中共高校党建史(1921—1949)》、《邓小平与中共历史学》、《中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史论》、《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演变的历史考察》等多部著作。曾获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合作),并主持“中国高校共产党建设史(1921—1949)”、“中国共产党高校党建史研究(1949—1978)”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课题。2017年 “新形势下党中央重塑党内政治生态的价值取向、宏观思路和基本策略研究”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1

苦中有乐道,但使愿无违

周良书之前学的是社会学,但他的老师告诉他,如果不会写文章,就去看看《毛泽东选集》,于是周良书就认认真真地把四卷本的《毛选》反复看了好几遍,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就对历史感兴趣的他开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我到现在都还保留着大学时期买的那套《毛选》,虽然已被翻烂了,但我会一直留着它作为纪念。”


提及他的学术成果,周良书显得格外平静,“谈不上什么成果,就是一些‘课堂作业’吧。”这些收获的背后则是日复一日的付出。他的2016级硕士生回忆道:“还记得去年寒假与同门一起去老师的书房跟老师道别,打开门,眼前的一幕让我们有些触动。陈旧的屋子里,暖气管已经有些老化了,周老师身上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不畏寒冷地沉浸在书海中。”


科研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在周良书看来却是一种享受。周良书2014级的硕士生告诉我们:“平日里只要没有工作,周老师就会待在自己的小书房里,看看书,写点东西,而这一待常常就是一整天,有时候他甚至会忘记还有吃饭这件事。相比于其他同龄人,周老师显得更加稳重,这大概与他的读书生活有关。周老师一直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还在大学期间他就习惯通过写诗来直抒胸臆,谈到与历史有关的古典书籍更是整个人都变得兴奋起来。我们都很难想象:平日里性格较为内敛的周老师,在自己的小书房里看着电脑桌面上自己列出的选题竟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对学术的热忱和投入,让周良书在家庭生活中显得有些“缺位”。夫人有时会“抱怨”他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对此,周良书的心情很复杂,“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身教言传也很重要。所以,我跟夫人解释:晋代的谢安说,‘我常自教儿’。你看北京的冬天很冷,可是每天孩子一睁眼,父亲早已去学校了,每天晚上,孩子要睡觉了,看见父亲十分疲惫地回到家,她会明白,父亲是在很认真地工作,这对她也是一种教育,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直以来,周良书都希望给家人和他的学生树立一个认真做事的形象。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好运气,事业和人生都要靠自己的踏实和勤奋来书写。


周良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

在学生的心里,周良书有着诗人般的情怀。2016年8月底,张静如先生去世,9月份在给研一新生上的第一节专业课上,周良书选择用专题的形式给学生们讲张静如先生的学术思想。回忆起那节课,周良书2016级的硕士生至今印象深刻:“在那节课上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为先生写的一篇悼文,文章有千余字,并且全由古文撰写而成,老师的语调看似平和却饱含深情。不禁让人感慨,得有怎样的古文功底才能写出这样真切而又充满悲情的文字?”


 

2

人生有幸,得遇良师

时常有人问周良书,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说到这里,周良书沉默了片刻,“我知道我的身上是有责任的。”多年前的一个午后,周良书去硕士生导师王先俊家道别。屋子里,周良书与恩师及其儿子围坐在一起。当着周良书的面,王老师对他的儿子说,“目前我的学生中,在学术方面,良书将来要超越我。”听到老师这句话,周良书有些诚惶诚恐,之后每每想起老师的这句话,他都久久不能平静。但他明白,自己所能做的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


这些年来,老师的话一直鞭策着我,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敢懈怠,更不敢瞎胡闹。”也是从那时起,周良书才切身感受到一个好老师是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每每想到这里,他都觉得自己的肩上也有着重重的责任。


2004年,周良书有幸来到北师大追随党史大家——张静如先生攻读博士学位。谈到已故的这位恩师,周良书的声音有些低沉,“要说做学问,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没有人不知道张先生,跟着先生读书,感触更多的还是在做人方面。”对于学生,先生总是尽心尽力。也许他不会每天都给学生打电话,但是每个学生的活动轨迹,他总是十分清楚,学生遇到困难,他从来都是倾尽全力。


如今,距张静如先生去世已有一年时间了,周良书还是会时常怀念起老师对他的教导。“我常常想着,先生还没有做完的事情,我们这些学生可以接着去做一做,我们做不完的,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接着做下去。曾国藩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我虽然办不成什么大事,但如果能够找到一两位合适的学生把先生为我开辟的研究方向接续下去,这就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


周良书博士答辩时与张静如先生的合影

从教十几年,每年都要上讲台,但周良书依然觉得战战兢兢,责任重大。“上场当念下场时”,从第一天站上讲台,他就会想,这是一个开始,但终有一天他会离开讲台。等到那一天到来,他的学生,他的同事又会如何评价他?他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送别他?每每想到这里,他都会更加珍惜每一次走上讲台的机会,也会对教师这个职业多一些敬畏。对他而言,这也是一种约束。


 

 3

我跟学生们有个约定

除了静静地读书与思考,周良书最喜欢的就是与学生们在一起。周良书坦言,带学生的这些年,他时常感到快乐和温暖。学生的信任与成长,都给予他继续前行的力量。他觉得,老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最应该理解学生的难处,等到有一天学生也成为了老师,他们也就能真正体会到老师的不易。


在周良书看来,教师也需要不断成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而老师在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在锻炼自己。因此,要感谢学生帮助自己成长。说到平日里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周良书说:“我一直都强调‘指导教师要多下水’,教学生游泳,自己站在岸上是不行的,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先下水游几圈给学生看看,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亲身示范的作用。


谈到与学生们的共同成长,周良书笑着眯了眯眼,“这些年来,我与我的学生们一直有个约定。他们每个人刚来,我都会告诉他们:老师跟你们保证,我会好好干,争取不给你们丢人,争取不会让别人在说起你们的老师时让你们觉得脸上无光,羞于启齿。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我写了不好的文章,做了不好的事情,你们可以指责我,甚至可以直接打电话来骂我。但你们也要答应老师,好好读书,与人为善,凡事多谦让,不给老师丢人。这算是我们师徒之间的一个约定吧。”


而这样的约定,在周良书的学生心里,早已化为一种前行的动力。周良书2015级的硕士生感慨:“每当我们觉得身心疲惫,有些迷茫,想想刚来时周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话,心里就会觉得十分温暖,充满力量。后来才知道,原来每一届新生报到和毕业生离校之际,老师都会叮嘱一次,而这样的约定也从不因毕业离校发生终止。”



 

4

自己做不到的,

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学生做到

问及对学生的培养,周良书低头沉思,“总的来说,我对我的学生还是十分严格的。”


对此,周良书的学生深有体会,“周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跟着我读书,不要指望我会偏袒你们。相反,要是你们毕业论文写不好,我肯定是第一个站出来不让你们通过的人。你们若是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到我这里诉苦,我肯定也不会一味回护你们。


面对周良书一贯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刚开始,学生中也有不太理解老师的。“老师不都应该是更加偏袒自己的学生嘛,怎么还会有老师不让自己学生的论文通过?难道老师就不担心自己的学生受委屈吗?”


面对学生们的种种疑问,周良书从来都是用行动去回答。在朝夕相处中,学生们也渐渐开始明白:“平日里,尽管周老师总是十分严格,但他对我们提出的任何一个要求,他从来都是以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周良书说:“自己做不到的,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学生做到呢?


周良书2015级的一位博士生对周良书指导论文的经历记忆尤深。“有一次,我把自己写好的论文拿给周老师看,没想到被老师一顿狠批。当时心里有些委屈,文章明明是我十分用心写的,怎么到老师这就如此不堪,老师是不是太过苛刻了?带着这样的困惑,我十分沮丧地就走了。第二天一大早,我竟收到周老师发来的邮件,里面是论文的修改稿。每一个修改的部分,他都用红色单独标注出来了,看到文档上密密麻麻的红体字,我感到十分震撼。看了老师逐字推敲的修改稿才真切体悟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一看发件时间,凌晨三点半。我当时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给老师回了一个邮件:“老师,我保证再也不会让您有下一个凌晨三点半。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带学生的风格,聊到与学生们的相处,周良书的话也开始变得密起来。在他看来,对于师生关系的确定,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太大的选择性,这也决定了老师带的学生是多种多样的:积极性、兴趣点、包括男女性别都有差异。在周良书的心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老师,他最深的体会就是有教无类。周良书从不会将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而是密切关注每个学生自身的成长。“只要你进步了,老师就一定能看得到。”这是周良书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


“学生中有一点就透的,说一说就可以一直走下去;有说一段走一段的,所以每一段我都得讲一讲;也有拉着走,赶着走,带起来较为困难的,但我都没有放弃过。”说到这里,周良书的嘴角微微上扬。在他的观念中,既然学校和家长把孩子交给了他,他就有责任带着学生一起走好这段路。

周良书与学生在一起

之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缘于周良书平日里对学生的细微观察和关爱。但他对学生的关爱从来都不是挂在嘴边而是放在心底的。


周良书2014级的硕士生告诉我们:“老师平时工作很忙,见面时也不会主动问我们太多,但我们的近况,他都了然于心,我们的喜怒哀乐,他也看在眼里。我记得周老师多次讲过的一个场景:一个清晨,周老师上班路上无意间看见一个学生因为毕业论文,站在一棵梧桐树下愁眉紧锁,周老师的心里十分难受。转眼间,学生们都陆续毕业,但在老师的心里,他们却不曾走远。”


带的学生逐渐多了起来,也有让周良书操心的,但这从不影响他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反而会成为一种无尽的牵挂。对于老师说过的话,周良书的一位学生至今印象深刻:“周老师一直不太放心我们的一位师哥,但他又不习惯直接表达关心。他对师哥说:‘以后不管你走到哪里,老师有时间都会去看看,去你工作的地方看看,去你的家里看看,只有看到你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老师才会放心。’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全场静默的时刻,所有的人都被老师的话感动了。即使我们总要离开,但只要想到老师还在牵挂着你,就会倍感温暖。”


在学生形塑三观,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导师就像是大海航行中那座可以遥望的灯塔。作为导师,周良书总是想尽可能地给学生们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他也知道,目前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他常告诉学生,每一天都是由黑白交替的,黑夜来临我们就闭眼休息,积蓄能量,等到白天到来,我们就珍惜时光,认真做事,何必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呢?说到这里,周良书诙谐一笑:“用当下时髦的说法,我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挫折教育吧。”


“上学期我十分用心地写了一篇文章想要投出去发表了,没想到却一直被拒,心里实在是觉得郁闷和沮丧就跑去找老师倾诉。但是老师拉开自己书桌的抽屉跟我说:你们平日里会听到老师又发出来一篇文章,却从不知道在老师的抽屉里还有八九篇文章是没有发出去的,人生哪有那么多的一帆风顺呢。但是不管结果怎样,你都要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总会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周良书2016级的硕士生回忆道。


 

5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从教多年,周良书有做学问和育人两方面理想。在做学问方面,周良书希望将来能够留下一点自己的文字。社会科学研究的时效性太强,很多文字都是难以留存的。而他的理想就是尽可能写出一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字,希望20年后的自己再看到今天写的东西不会觉得脸红,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就好。


在育人方面,周良书希望自己能尽可能多地培养学生,尤其是培养出超越自己的学生。这些年来,“钱学森之问”常被人提及,引发人们对中国整个教育制度的各方面思考,但周良书却常跟他的学生聊起另一个较少被提及的故事,那就是“苏步青效应”。有一次,苏先生在接见自己的学生时说,人家都说“名师出高徒”,我看还是“高徒捧名师”。我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倒是你们出名了,把我捧出了名。但是,我要说,有一点你们还没有超过我,那就是我培养了一代像你们这样出色的数学家,而你们还没有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


说到这里,周良书的神情有些严肃:“这个问题对我们北京师范大学来说,更加值得思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什么我们很难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只有学生超过老师,学术才能不断得到发扬。这大概是作为一个老师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而这种超越也不会遭到老师的嫉妒,或许这也是作为师者最伟大的地方。


采访临近尾声,周良书说:“当然,今天我说的话,或许有些高标准,有些理想状态了,我说这些并不代表我自己都能做到,只能说‘心向往之’吧。我总觉得,别人能做好的,只要自己努力,也可以去做好。另外,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有一些烦恼,但我们总要学会乐观。”说到这里,他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寄语北师大

京师学堂,上善乐育,

躬耕励耘,晨曦本为载光曜。

木铎金声,两泽相丽,

以友辅仁,立身方可行大道。

采访:王  娟、沈珊珊

文案:沈珊珊

美工:张  盼、林  晗

责编:王  娟、陈  霄

  

你可能

喜欢

院长访谈┃夏钶:没有一流的物理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聆听师道|董卫华:“最强大脑”幕后BOSS,地理空间认知领跑者

特写|驻守北师大会议室的365个日常

院长访谈|胡智锋:高等教育要为中国在世界的腾飞助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