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驳虎:沥青融化!40℃高温还要统治南方多久?

凤凰网作者 凤凰网 2022-07-21

  凤凰网原创  上海刷新150年气象记录,更热的还在后头?


核心提要:

1.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遭遇持续多日的“高温热浪”。日间最高温突破40℃,夜间最低温也达30℃以上,连破多项高温纪录。最热的地方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川渝地区,长江沿线、福建地区与淮河一带也受到影响。重庆甚至出现耐热达90℃的沥青被热化。这轮热浪预计总时间长达10-14天,多地还将持续3~6天。相对而言,经历过6月份高温后的北方地区时有降水,温度更加舒适。

2. 比往年更强更稳的副热带高压,是这轮南方高温闷热天气的直接推手。诸如江南、华南等受其控制的地区高温少雨;此外川渝地区还受地形因素影响,更加湿热。而东北、黄淮等地则雨水较频繁。

3.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盛夏,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偏多:全国普遍高温,旱涝灾害较重。此外,今年全球都出现了极端高温现象,平均气温为1979年以来同期最高,北半球出现了普遍气温升高甚至破纪录的现象,就连处于冬季极夜的南极海冰也出现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4. 这轮高温过程还具有湿度大、夜温高等特点,这也意味着体感温度高达45℃以上。应对高温,应注重防暑,并适当补充盐水。空调的使用也使得电网用电负荷大幅攀升,全国多地电网最高负荷均有大幅上升。面对高温,国网与南网把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作为首要任务,加强统筹与设备运维,全力保障电网运行。
者|唐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最近几天,从华东、华中、华南到川渝,南方(除云贵外)的极端高温持续不断,多地白天最高温度冲上40℃,晚上最低温度也维持在30℃以上。

按照定义,日最高温≥35℃的称为高温日。而这次最热的地区集中在长三角的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北部,这里的气温已经连续冲上40℃。

其中上海徐家汇观象台从1872年12月1日开始中国最早的连续现代气象记录以来,150年来总共只记录了14天40℃以上的极端酷热天气。

其中1934年2天、2009年1天、2010年1天、2013年5天(8月上旬40度四连击)、2016年2天,2017年3天。绝大部分都发生在近年。

7月10日周日下午2点前后,徐家汇站录得有史以来第15个40度以上高温,也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早40度高温。

7月13日周三下午2点,徐家汇站气温再次突破40度;至14:30,徐家汇气温升至40.9℃,持平2017年7月21日的最高气温纪录。

而根据天气预报,明天(14日周四)上海还将经历40℃二连击。

另一片突破40℃的区域集中在四川东南、重庆一带,在“火炉”重庆主城区及周边,10日至12日已连续三天出现40℃左右的高温酷热天气,今起三天还将继续冲击40℃。

7月11日,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屋顶的沥青防水隔热固定卷材因为连续高温天气融化,导致附着其上的瓦片大面积滑落和损坏。

防水卷材一般采用改性沥青,可以在-25到+1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耐高温性能好,90℃不流淌。也就是说重庆这个屋顶表面温度应该超过了90℃。这不是开玩笑,很多人用手持红外温度计都测出了地面、车辆表面的90℃。

而在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华北南部、黄淮、四川盆地西侧一带,降雨频繁。成都较早在11日摆脱了高温酷暑天气。

在包邮区和火锅区之间,南京、合肥、武汉、长沙、南昌、福州均报出连续7天高温,本周高温将全勤。长江往北的江淮、黄淮地区也受到高温影响。

在福建北部,最高气温也突破或接近40℃。相比之下,广东广西常见的35℃高温天气就算不了什么了。

极品闷热+高温持续

这轮高温不仅高温强度强,而且持续时间长。在气象学上,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可称之为“高温热浪”。

而这轮热浪至少从7月7日今年3号台风“暹芭”残留雨带北移到东北后就普遍开始了,至今已超一星期,还要再持续3~6天,总时间长达10~14天。

这轮高温过程还具有湿度大、夜温高等特点。这轮南方高温往往伴有白天40~60%,晚上70~80%的相对湿度。

湿度大、闷热“蒸煮”则意味着体感温度达到了惊人的45℃,甚至48℃、49℃


在极品闷热下,需要高度注意防暑降温,适当补充盐水,以免电解质大量流失而导致脱水。

由于气温“火力全开”,不仅白天热得疯狂,夜间也是热浪凶猛。很多酷热地区,即使凌晨的“最低气温”也在30℃以上,而早上8点左右气温已冲上35℃。

日蒸夜煮不下线,全天24小时都是高温全天候的桑拿,加上夜间湿度更高,闷热感更明显,有时候夜间比白天还容易中暑,导致全天24小时都得靠空调续命。

上海徐家汇站从7月6日08时到10日24时,30℃以上的气温维持了112小时,直到11日凌晨出现降雨,气温才降至27℃。

在短暂喘息后,40℃+的最高气温搭配30℃+的最低气温组合继续火热上线,到15日夜间气温才会有所下降。上海可能连续8天 “低温”超过30度。

上海已经出现和预报了3个40度最高温,以及连续一周的夜温30度。周四凌晨预报“最低温”达32℃,而历史夜温记录为32.1℃(2010-08-13),有可能刷新纪录。

杭州未来三晚同样维持30℃+的热度。今晚和明晚最低气温预报达31℃,也将挑战当地的最高夜温纪录(30.7℃,2010-07-03)。

至于长江沿线传统的“火炉城市”武汉、南昌、南京未来三晚最低气温预报也都是30℃。

预计到15日周五夜间,南京气温将会降到27℃,武汉、南昌29℃,虽稍有下降,但总体还是上蒸下煮,闷热难耐。

至于传统的“火炉”重庆,周二和周三凌晨连续33℃的最低气温,更是热得罕见,这一温度也可能打破当地有观测史以来最高夜温纪录(32.8℃)。

只有福建、江西南部、广东大部、广西、湖南西部等地,到了深夜气温会稍有下降,忙碌的空调也能有一丝喘息机会。

相比南方,6月曾一度出现酷热天气的北方就舒适得多。北雨南热,在华北、西北、东北大部分地区,夜凉如水,夜风怡人,不时还有短时对流降雨。

(新疆的南北疆盆地沙漠,以及内蒙古西部到甘肃河西的沙漠戈壁地区,因为特殊的地形地貌环境,属于夏季常年高温,但又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在讨论之列)

副热带高压

南方大部持续高温晴热天气,“热浪”一浪高过一浪,部分地区热度极端、热力持久、夜温罕见,热得难以喘息,这是为什么?

首要原因当然是副热带高压。强大的副高比常年同期偏北、偏强、偏稳,正是此轮南方高温闷热天气的直接推手。

“副高”就是副热带高压的简称,气象学上所称的副热带,就是一般地理上所说的亚热带。

赤道热带的上升气流,旋转到这里,变为下沉气流,因而属于高气压带。所以叫“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气流下沉,晴朗少云,高温少雨,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辐射可以更多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

在南北纬20°~30°的陆地上,往往都带来大片大片的干旱荒漠。但是,青藏高原打断了副高的延伸。

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或“副高”),大多情况下呈东西扁长形状,就像舌头一样向西延伸到东亚大陆,

受太阳辐射影响,冬天,副高强度和范围都会减小,在西北太平洋上蜷缩成一团。

随着夏天来临,气温升高,副高逐渐增强,向北移动、向西延伸,在东亚大陆也就是中国东部逐渐扩大地盘,带来晴热的高温酷暑。

最近半个月,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牢牢掌控江南、华南等地,上述地区高温天气仍将持续。

另外在四川盆地东南侧的川渝地区,除了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还叠加地形因素,盆地空气对流较弱,使得热量堆积,再加上偏南风导致湿度加大,闷热难耐。

当副热带高压核心区笼罩在盛夏炽热烈炎时,西、北侧边缘却是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冷空气交汇的强降雨区。暖湿气流可以沿着副高的边缘向北走。

因此在北方,东北、黄淮等地雨水仍频繁,局地伴有强对流天气,需注意防范。

趋势与全球背景

7月初,国家气候中心组织会商2022年盛夏(7月至8月)全国气候及主要气象灾害趋势,对今年盛夏气候趋势做出预测——

预计今年盛夏,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旱涝灾害较重。

在气温方面,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其中新疆、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东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广东东部、台湾、新疆、西北地区西部等地偏高,高温(≥35℃)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将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

在降水方面,盛夏旱涝灾害较重,与常年同期相比,其中吉林东部和南部、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中部和南部、山东、河南大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湖北西北部、陕西东部和南部、重庆北部、四川东北部局部、福建东南部局部、广东中部和南部、台湾、广西南部、云南南部、海南、西藏南部等地预计偏多2~5成。

上述地区强降水过程多,导致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中下游、淮河流域北部、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上游可能出现阶段性汛情。

而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新疆和华东中部偏少2~5成。松花江流域和嫩江流域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太湖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是参考国内外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信息,基于综合分析前期天气气候特征以及未来大气、海洋、陆面等影响因子演变的基础上得出的。

在最近的30多天里,高温先是肆虐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大地,然后又在川西-秦岭-河南一带持续。


而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首次发布的《全球气候监测预测月报》显示,今年6月全球都出现了广泛的极端高温事件。

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38℃,1979年以来同期最高,俄罗斯北部、欧洲西部等地偏高2℃以上就连本处于冬季极夜的南极海冰,6月也出现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6月中下旬,美国遭受了多轮大范围的高温热浪袭击,多地气温打破历史纪录,位于加州的死亡谷气温更是达到50℃,打破了持续100年的纪录。

根据风云三号D星地表温度监测结果显示,6月下旬,得克萨斯州出现大于40℃的地表高温面积约为63万平方公里,去年同期约为40万平方公里。

大于50℃的地表高温面积约为40万平方公里,去年同期约为18万平方公里。持续高温热浪导致电力需求激增和短缺、多人和数千头牛死亡、部分道路弯曲变形。


不仅是美国,6月极端热浪不断横扫北半球,欧洲、俄罗斯、日本、伊朗等地大范围打破历史记录,出现32-52摄氏度的高温,比常年偏高6-12度。

就连北欧也出现了异常极端的高温,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瑞典、芬兰北部多地最高气温更是超过30℃,偏高10℃,打破了当地观测的高温记录。

随后,控制亚洲中部和伊朗高原的伊朗-大陆高压带着高温在7月初竟然爬上青藏高原,7月2日拉萨温度一度达到了26.9℃。大陆高压和西太高压在天气图上“连为一体”。

太平洋副高、大陆高压、伊朗高压、北非高压接近完全连通,形成一个几乎打通整个北半球的热高压,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罕见的强势连成了一片,让这轮高温呈现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在气候变化的当下,极端的热浪愈发频繁。高温天天见、纪录日日新,天气超预期,极端性更强。这应当引发更广泛的思考与应对。

防暑降温

受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影响,电网用电负荷大幅攀升。空调制冷负荷的迅猛增长与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已成为电网的主要特征之一。

2022年上海电网最高负荷预计将达3500万千瓦,其中空调负荷预计将超过1400万千瓦,占社会用电负荷的40%以上。相当于人均0.6千瓦,每小时0.6度电。

6月下旬以来,河南、山东、四川、陕西、江苏等地的电网最高负荷均有大幅上升,创下历史新高。像合肥、西安等省会城市乃至地级市的电网负荷也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增长15%左右。

7月11日,浙江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0190万千瓦,同比去年最高增加168万千瓦。7月12日,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

这也意味着江苏电网用电负荷从6月17日以来已经连续24天实现负荷过亿,负荷破亿已经成了江苏电网常态。

面对高温“烤”验,国网和南网把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作为首要任务,统筹优化电网运行,调整倒路限荷最佳方案;加强设备运维,强化应急保障,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电力工人高温不放假,汗水洗身,全员坚守,开展电网设备特巡、红外测温,认真排查治理设备隐患,全力保障夏季高温大负荷期间电网运行稳定。请给他们多一点支持!

另外,为了保障社会运行,还有许多劳动者不能躲在室内享受空调的清凉,需要在室外工作,高温酷暑,浸透衣衫。也向他们致敬,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从今天(7月13日)起到本周末,由于副热带高压稳定在长江流域,南方高温还将持续3天。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5~38℃,局部可达40℃以上。

例如明后两天,副热带高压还会西伸,四川盆地的高温还会向盆西扩展,成都又将遭遇高温,当然,还是比重庆好。

直到17日周日,在西风槽打压下,副热带高压减弱南移,进而北侧雨带和东北冷涡向南移动,能将长江流域最高气温下滑至35℃左右,虽然也没有凉快很多,但体感还是有所差别。

这轮南方高温过程,要到20日也就是下周三才能彻底结束。高温酷暑,共度难关!

热门视频推荐👇

往期好文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