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好自己,走进行业——关于基金会行业共同倡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基金会论坛 CFF2008 2020-08-19
来自专辑
基金会论坛战疫原创(推荐收藏)

   导读: 

4月22日,国内41家基金会率先响应中国基金会行业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共同倡议。不到一周时间,截至4月29日18:00,响应倡议的基金会数量已经达到171家。这一数字增长速度比我们的预期要快,国内基金会响应这一共同倡议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


在与登记响应意向的基金会负责人沟通过程中,不少同仁主动询问:“有没有关于倡议更详尽的介绍?”“倡议里务虚的东西比较多,有什么务实的行动吗?”“响应倡议之后,需要我们做什么?”“有没有一些行业交流学习的机会?”等等。今天这篇文章,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大家心中的疑问。



一、为什么发起中国基金会行业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共同倡议?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百年一遇的公共卫生事件,它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可能持续数十年,尤其是全球经济很可能进入严重衰退期。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运行秩序逐步恢复,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大量存在。在现在开始的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不曾有过的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社会状态下。


疫情影响之下,没有一家基金会是局外人。自1月下旬以来,中国基金会行业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做出积极贡献。但和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基金会行业也受到疫情冲击,已经或即将面临很大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推动中国基金会行业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共同倡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这是基金会论坛响应行业呼声、推动共同行动的直观体现。作为推动基金会行业发展的平台,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的服务对象是中国基金会行业。基金会论坛秘书处(注册机构为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前期开展“战疫中的基金会”专题项目,建立“中国基金会战疫行动时间轴”,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基金会行业的战疫行动信息;在专家访谈、实践交流和日常沟通的过程中,收到大量的意见建议反馈,包括一些公益行业的前辈和知名基金会的领导者在内,大家对行业集体发声和联合行动的期望和呼声很高。这些声音不断促使基金会论坛秘书处反思自身定位和行动价值,努力找到变被动为主动、化松散为联合的着力点,将推动行业自律、自治摆到更为重要的位置。


第二,这是对标欧美基金会行业联合承诺或声明,展示中国基金会行业担当的必要作为。我们在积极探索行业共同行动的同时,欧美基金会行业陆续推出应对疫情期间妥善处理资助关系的联合承诺或声明,其精神和文本内容为我们带来新的思考。美国的慈善承诺是由美国基金会理事会发起,目前得到超过700家组织响应签署;欧洲的慈善声明是由欧洲基金会中心、欧洲捐赠者与基金会网络发起并统筹,目前得到超过170家组织响应签署。在一定程度上,发起中国基金会行业共同倡议是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是特殊时期加强国际交流、展现中国基金会行业自信的体现。鉴于国内外疫情发展形势有别,行业发展阶段不同,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在接轨国际的同时,也要结合中国实际,确定适宜的内容、方式和时机。


第三,这是响应中央最新形势研判和工作要求,顺势推动基金会行业进步的有利机会。4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最新形势判断,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在这个背景下,发起中国基金会行业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共同倡议恰合时宜,这是基金会自身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的行动表现。此外,作为公益慈善事业的根本遵循,《慈善法》明确要求慈善行业组织“应当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交流,提高慈善行业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基金会论坛虽然不是正式的基金会行业协会,但扮演了部分类似角色。结合中央最新精神和《慈善法》制度权威,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基金会论坛理应化危为机,通过组织发起行业共同倡议,开展一些实实在在的行业联合行动,尽好自己的本分,更加积极主动推动行业进步。



二、共同倡议的最终文本是如何形成的?

 

3月30日,基金会论坛秘书处召开会议,讨论国内疫情进入中后期如何联合发声与行动。4月7日,倡议稿初稿形成,秘书处分别向各家组委会成员负责人及个别其他机构负责人征求意见,此后数日陆续收到意见反馈。4月15日,秘书处就修订后的倡议稿专门向有关政府部门征求了意见。4月17日,基金会论坛组委会会议对倡议稿进行了集中讨论。


秘书处对收到的所有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整理。从反馈情况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共同倡议有价值、有必要。有的给予赞许:“文本内容全面,思路中肯”“基金会论坛应该发出这个声音”“积极响应,积极参与”。有的给予建议:“组委会成员应该集体发声”“发布路径和方式要好好琢磨”“要倡议基金会力所能及做一些实事”。有的给予意见,认为之前的“后疫情时代”表述不妥,“文本要更加精炼有力”“避免给人以说教的感觉”,等等。


秘书处综合这些意见建议,对倡议稿做了最终修订。一是从原先的10条倡议合并精简为6条倡议;二是从原先的1400多字删减为650字;三是将倡议内容的主体聚焦于基金会;四是考虑敏感度和亲和力,对一些文字作了柔性处理;五是将之前的“联合倡议”修改为“共同倡议”。


倡议稿的最终框架包括:倡议背景、6条倡议内容以及呼吁。6条倡议分别是:坚守初心,练好内功;落实《慈善法》及配套规定;重视风险管理,做好应对预案;成为有温度的合作者;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加强与公众和媒体的互动交流。


为更好地向国际同行展现中国基金会行业的行动,我们对倡议文本进行了翻译,并且分别建立了共同倡议官方网页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两个版本的官网内容及响应名单,做到每个工作日同步更新。



三、共同倡议为什么是现在这些文本内容?

 

与答应照办的承诺或公开表态的声明不同,倡议的意思是“首先提出建议,发起做某事”。相应的,倡议书是指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由个人或集体提出建议并公开发起,希望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开展某项公益活动所运用的一种专用书信。这也就意味着,共同倡议本身带有很强的自发性、自愿性和自主性。同时,共同倡议从字面上理解主要体现的是共性,而共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我们必须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找到行业普遍可以接受的最大公约数,这也是为何倡议起草过程颇为周折、文本几易其稿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倡议发布后,我们收到一些内容方面的指教,认为倡议文本偏务虚,务实的东西很少。其实,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务虚是针对决策环节而言,就某项工作的思想、理论、策略方面进行讨论,是决策前对决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方向的分析过程和宏观把握;务实是将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没有必要的务虚,就没有决策的科学性;科学的务虚有助于统一认识,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也有朋友提出,“倡议除了第四条提到合作的弹性和灵活性,其他几条难道不应该是基金会本来就应遵守的原则吗?”对此我们认为,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一大因素,正是我们每一个成员是否认真科学对待那些本该遵守的基本原则。《慈善法》立法四年,对于它的法条文本和精神,我们真的有入脑入心吗?回看《章程》里基金会的定位和使命,我们的初心是否依旧?我们与党和政府、公众的沟通为何困难重重?我们自身有把公益慈善当做行业来看待吗?凡此种种,大考之下,考验我们的往往都只是基本功。那些不该做错的题做错了,考试如何取得高分和好名次?



四、共同倡议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此次共同倡议不是一个噱头,不是一响空炮。它是唤醒行业意识的一次探索,是指引正确方向的一个信号,是抱团取暖、不再孤单的一份信心,是奋发有为、积极建设的一股力量。它的核心精神在于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努力,让每一个努力的声音以和声的方式对外呈现出来。


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做好自己。响应倡议的基金会只需将倡议的文本精神与自身工作有机结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减轻疫情对自身的负面影响,就是对共同倡议最好的响应。二是走进行业。在行有余力时,希望响应倡议的基金会能够树立或强化行业意识,比以往更加贴近行业,尽可能参与更多的行业公共事务,融入基金会行业共建共治共享的大事业中。


作为倡议的起草和组织者,我们不能妄自代表所有积极行动者的声音,我们只能尝试吸引一些理念相近的积极行动者共同发声和行动。共同倡议的主角是中国基金会行业每一家鲜活、有生命力的基金会,基金会论坛只是搭台者和服务者。



五、响应共同倡议之后,需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首先,基金会论坛会做什么?秘书处将从自身做起,依章程办事,强化制度管理和团队建设,确保组织健康稳定发展;坚持开放理念,持续将基金会论坛打造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专业化行业平台;与更多有志于推动行业发展的同仁加强合作,在行业交流、能力建设、研究支持方面持续开展工作,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动能和方案;凝聚民间智慧,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行业发展争取更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基金会论坛秘书处团队成员不多,链接资源偏少,仍属于起步阶段的小型平台机构,面对行业大量的发展需求,很难及时提供足质足量的服务供给。基金会论坛秘书处将尽己所能,与行业成员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为落实共同倡议,今年基金会论坛秘书处对外将开展以下具体工作:第一,持续开放响应,做好组织统筹工作,吸引更多基金会响应共同倡议,参与行业建设。第二,持续与响应倡议的基金会保持沟通,对其响应倡议后的行动进行梳理,为表现优秀的基金会提供传播推广支持。第三,围绕倡议文本内容,抓住基金会行业的关键少数,举办“秘书长说”系列活动,建立秘书长交流微信群,吸引响应倡议的基金会负责人参与线上线下的交流学习。第四,围绕倡议文本中涉及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症结难题,以线上方式为主,举办“思想峰会”系列活动,争取引起行业讨论和反思。第五,开展行业调研,反映行业诉求,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更多基金会行业发展扶持政策出台。第六,在年底举办的基金会论坛2020年会上,重点对共同倡议的成效进行总结回应。



再者,响应的基金会可以做什么?在做好自己方面,我们建议响应的基金会至少可以做三件事:一是将共同倡议的文本精神与内部学习结合起来,可以和业务学习结合,也可以和党建学习结合;二是正视疫情可能造成的困难,对基金会的项目和资源进行集中全面梳理,看看是否找准机构愿景、能力和资源的交集点,需要做出哪些调整;三是在年终总结的时候,对基金会响应共同倡议后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盘点。


在走进行业方面,我们建议响应的基金会至少可以做以下几件事:一是积极参与基金会论坛围绕共同倡议开展的一系列行业交流活动,珍惜与专家、同仁的交流学习机会;二是积极参与包括基金会论坛在内的行业支持机构所开展的行业调研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面临的问题和诉求,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三是更加积极主动地透明开放,拥抱互联网新技术、新平台,用普通人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呈现基金会行业的丰富多彩,促进公众对基金会的了解和理解;四是如果贵基金会有资金、技术或人脉方面的资源优势,并且拥有开放共享、追求卓越的行业建设情怀,期待能够主动发挥优势,以共同倡议的精神,带来更多行业共同行动的可能性。


此次共同倡议是基金会论坛近年来第一次推动行业联合行动,在当前的发展环境和疫情形势下,推动行业建设更加艰难,希望该倡议能够得到更多行业成员的积极响应。


六、如何响应共同倡议?

 

如果贵机构是中国大陆境内合法注册的基金会,您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加入响应中国基金会行业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共同倡议。


第一步:填写意向表单

第二步:信息沟通和确认

第三步:正式加入响应名单


我们期待您一起响应倡议,共同担当,用实际行动,共建更加美好的社会。


扫描以下二维码立即响应

查看倡议内容及完整名单

-End-


推荐阅读 


>>>“支持湖北公益发展联合行动”正式发布暨第一期资助信息共享


>>>美国基金会理事会慈善承诺倡议


>>>关于COVID-19的欧洲慈善声明


点击 “在看” ,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