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记| 2018年10月26日

给丘吉尔做饭 给丘吉尔做饭 2018-12-14

 

有人来问我电影项目的事。开始还能耐心回答,针对他说的内容谈自己的心得,后来发现对方对此完全不了解,甚至也没有个人兴趣,从未做过任何功课,只是想既要有大影响,又要能挣钱,且因为剧本有领导参与,觉得市场认可也是当然的事,而且想找一个在辖区内的单位把这事做了。瞬间就兴趣寥寥。

 

在职场中对事而不对人,或者说只关注事不关注人,这是我的一大弊病,需要检讨。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但随手翻的书有时候有隐喻功能,就像有人每天早起读《圣经》,随手翻开一页读过去,会当成上帝对他那一天的启示。听书栏目“每天听本书”似乎也有这样的功能。因为是随机播放,被动听书,每一本于我都是偶遇,碰到与自己的思考有叠加的内容,也会觉得是某种特别启示。

 

比如刚好听到《自卑与超越》,作者是弗洛伊德的学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立了“个体心理学”,这经历也足够励志:从小体弱多病,差点因为肺炎死掉,还得过佝偻病,个子很矮,运动能力也差。出过两次车祸,成绩在班上也是倒数。因此人很自卑。但他成功逆袭成为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被当时最有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收归门下,并终于自立门派成为一代心理学大师。

 

“个体心理学”简单讲,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自卑感和优越感就像一前一后的两架马车,一个推一个拉,为我们提供自我超越的动力;第二,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解读自己的经历,改变自己的思想,从而创造改变行为的可能性,进而树立目标,并由此改变自己的行为;第三,人生的三大问题,职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婚姻问题,本质上都是合作问题,只有本着合作精神,处处为对方考虑,才能在自我超越中实现人生的意义。

 

书中举例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家里穷,童年很不快乐,那么他长大后有两种可能:第一,他想,上天太不公平,为什么别人小时候都很快乐,只有我这么悲惨,于是他自暴自弃,也不关心身边的人;第二,他也可以这么想,我小时候生活得这么苦,长大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状况,让我的孩子能享受一个幸福的童年。

 

创造性地解读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改变思想来改变行为、改变命运,这是“个体心理学”的核心。比如有个男人经常头疼,一直治不好,在阿德勒看来,“头疼”是他用来逃避问题的办法,他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治好头疼,否则,即使治好来,也会再得其他的病。

 

虽然有唯心的成分,我还是部分地认同这个说法。

 

这种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创立学术流派的案例还有维克多弗兰克,他根据自己在集中营的极端经历,写了《活出生命的意义》,提出“意义疗法”,在极端的苦难中找到意义,唤起潜在的斗志,产生精神动力,从而帮助精神崩溃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在人类伟大的主动性面前,这两位的提法是一脉相承的,都代表了人性坚韧积极的一面。这些都是可以让儿子来了解和学习的精神财富。

 

然后,刚好又听了另一本书,《人性的弱点》,所谓“人性的弱点”,即人都渴望被真诚地关注,因此如果能真诚关注对方,则无论在职场还是平日生活,都可以无往而不胜。30年前此书风靡一时的时候其实就读过,可惜没有按卡耐基的方式来调整和修炼自己,否则,不会到今天还为在工作中“只关注事不关注人”而懊丧了。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