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 《互联网世界观》

给丘吉尔做饭 给丘吉尔做饭 2018-12-14

 

虽然很难说完全读懂了,但还是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李善友,中欧创业营(中欧新生代创业领袖成长营)发起人。

 

全套共4本,包括:《互联网世界观》、《颠覆式创新》、《产品型社群》、《精益创业方法论》(龚焱),内容都来自作者在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的公益大演讲。

 

本书理论出发点: 工业时代思想通路的起点在牛顿力学,互联网时代思想通路的起点在量子力学。

 

*波粒二象性:基本粒子的总体特性包含两种可能形态:粒子和波。粒子是空间上确定的点,而波是分布在一定区域内的能量。基本粒子呈现为何种属性,取决于我们的测量。当我们测量波的时候,粒子的属性消失;当我们测量粒子的时候,波的属性消失。

 

这是本书的底层逻辑。

 

互联网世界观之一:从原子论到比特论。在互联网思维里有两个世界,你可以从现实世界着手,也可以从虚拟世界着手。

 

世界的一体两面。所以互联网不是工具,而是世界的另一面,或者说另一个维度的世界。

 

本节对应两个世界的关联:

 

1、O2O。PC互联网是人与信息的关系,移动互联网是人与服务的关系。

如:Uber估值400多亿美元,超过了绝大多数汽车公司的市值。

 

2、软硬结合。过去10年,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未来10年,移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结合。如:小米。

 

3、智能一切。未来5年,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子都会变成智能的,从手机到汽车、冰箱、家居等等。

 

4、虚拟现实。我们正面临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潮,从现实世界向互联网世界移民。原子世界的状态是质量,而虚拟世界的状态是信息或能量,质量的运动速度是慢的,而信息和能量的运动速度是快的。

 

互联网世界观之二:从物质论到关系论。在互联网时代,连接才是价值。产品即广告,社群即渠道。

 

本节对应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方式——产品型社群。

 

1、PC互联网解决了空间关系,移动互联网解决了时间关系。

 

2、用资源获取能力的不同重新定义时代:

农业时代——区域性获取资源

工业时代——跨区域获取资源

互联网时代——超时空获取资源


3、工业时代的逻辑是先有知名度,再有忠诚度,所以要做广告。今天是先有忠诚度,再有知名度。粉不在于多,而在于“残”。粉丝总量没有价值,要看“残度”。

 

小米用互联网观念改造传统行业,几乎可以做到零库存、零渠道费、零营销费。小米最有价值的是它的社群,最核心的资产是它的粉丝。

 

社群势能=产品质量X连接系数

 

实物交易的毛利会越来越小,与其花力气去做质量,不如去做关系,去耕耘自己的粉丝。

 

4、刘强东说,“未来70%的利润来自于服务,商品本身将不再成为盈利的手段,而成为一个聚拢人气的过程。” 思考a):如何做好内容服务?b)如何管理数字资产?

 

5、从实物为本到关系为本,微信是软件也是入口,百度是技术也是入口,阿里是商务也是入口,360是安全也是入口,诚品是书店也是入口,黄太吉是煎饼也是入口,花间堂是酒店也是入口,思考c)导视(含App)是频道/软件,也是入口;粉丝酒店、马栏山plaza、诚品、蓬皮杜,是地标打卡点,也是入口,如何彼此联结,并打造相关社群?

 

互联网世界观之三:从决定论到概率论。

 

本节对应互联网时代创业方法——MVP。

 

工业时代(经典物理学)的根本特征是确定性;互联网时代(量子力学)的根本特征是不确定性。

 

如同薛定谔的方程式,正是不可知论、对事物的认知创造了新的事物。“所看即所得。”如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如小米电商,如Facebook。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是Eric Ries在《精益创业》中提出的概念,指开发团队通过最小化可行产品获取用户反馈,并在这个最小化可行产品上持续快速迭代,直到产品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思考d)乐视电视机自带内容,并分成各种垂直频道,相当于用产品销量完成覆盖。导视(含App)可以将优选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应场景需求。

 

 

互联网世界观之四:从机械论到自组织。

 

本节对应管理方法。

 

把产品和社群合起来,就是产品型社群,它的运作方式是自组织。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 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

 

企业从机械论到自组织的转变有四个法则:

1、从计划到进化。开始要极简,然后根据反馈获得认知,再进行下一步。

如:张小龙的价值观:第一,要简单;第二,只在产品细节上争论,不关心竞争对手。

 

思考e)开始研发App,从核心团队开始试用,逐步延展。列出行动清单,包括预算和时间轴。

 

2、从封闭到开放。

 

1)打破外部界限,如“学而思”允许家长随时退费,让家长来对老师进行管理;如罗振宇U盘理论:自带信息,不带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2)打破内部界限,实行扁平化管理;

 

3)打破组织本身,如“维基百科”。

 

思考f)导视(含App)的内容呈现能否实现去组织化?

 

3、从平衡到非平衡。即我们熟悉的内部竞争。

 

4、从控制到失控。在缺乏秩序、混乱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才有可能产生创新。如PHINIX的内部创业和小米的合伙人制度。用业务驱动管理,让用户参与管理,将管理降维,产品就是管理,将管理融于产品。

 


总结:用自然科学中的不确定性时间类比今天的互联网方法论,仅仅是类比而已,并不是严格的论证推演,所以作者的互联网思维推演体系无法做到逻辑自洽,只是为进行互联网思维启蒙而设置的隐喻而已。正如科学管理标志着工业革命的最终完成,而互联网革命完成的唯一标志,就是完成人类的心理革命,从工业思维跃迁到互联网思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