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见民声 | 从与父母的交流做起

赵启正、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3-12-06



音频



正文


赵启正:人生是由与父母的交流开始的,“妈妈,我要喝水”,“爸爸,我冷”,这不就开始交流了吗?人的交流习惯,与父母的影响是有关系的。

吴建民:您认为人的交流能力也有本能的成分吗?

赵启正: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至今还有一些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所以,认为人主要依靠语言交流是没错的,文字、图画、手势的交流是辅助的。

语言是不能遗传的,而学习语言的能力或者说大脑中的语言存储和操控区域是遗传的,通过学习才能掌握语言,掌握语言才能交流。语言首先是用于交流的,在思维能力的成长中,语言与思维有密切关系。

吴建民:噢,学习语言的能力和大脑中学习语言的区域是遗传的,所以学习多种语言就有了可能。您学过几种语言?

赵启正:中学学了5年俄语,大学学了3年德语和1年英语,但在以后的工作中又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英语。离开英语,我的科研工作就寸步难行。可是,三把钝刀不如一把快刀,我知道您法语、英语流利,还会西班牙语。

吴建民:西班牙语是“钝刀”。(众笑)

赵启正:人在猿人时期的语言也是“钝刀”。人的进化中,人脑的进化是很关键的,而人脑的进化中,交流又起了重大作用,它造就了语言,可以说,交流改变了人类。

一个人的确是从婴儿开始就和父母交流的。人在一生中离不开语言,心智的成长也离不开语言(哪怕是哑人心中也有默语)。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人们以为心智指挥语言,但经常有这样的情形,语言控制着人们的心智。”这样看,在交流中,双方的思维都会冒出新的火花。

吴建民:我母亲的交流能力好,父亲不爱说话。从小一家几口,全靠父亲工作,父亲乐天耿直,但有时说话不饶人。母亲出生在穷苦人家,很能持家,乐于助人,很通情达理,总能条分缕析,摆平难解的事情。父亲常说自己只读了两年私塾,是家里穷,没办法。他为了供我们读书,拼命劳作。他有两句经典的话我现在都记得:“做人要有本事”;“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1986年,赵启正的父母在南开大学校园内留影。

赵启正:我父母都是大学物理学教授。虽然是住在大学校园里,但住房并不宽敞,他们每晚到学校图书馆或办公室读书和备课。我在中学学习时遇到困难,要等到晚上10点以后他们回来给我讲解。家庭生活很简朴,一台旧式收音机和两辆自行车都使用了几十年,使坏了就修好再用。顺便说一句,我修理电子管式收音机和自行车都是好手。

吴建民:我上高中的时候,15岁加入共青团,想跟父亲要点钱,买点糖果、瓜子,让同学分享我进步的快乐,父亲很干脆地拒绝了,因为家里还有5个孩子,实在困难。是母亲悄悄地给了我一点钱,不让我遗憾。那时在孩子的眼里,母亲是最靠得住的。

赵启正:我40多岁的时候,有一次请父母听我在美国演讲的录音。爸爸说,“你要是当过两年教师就会讲得更好。”妈妈说,她讲课时会注意学生的眼神,随时调整自己的讲解。我上中小学的时候,他们有时认为我说话不够清晰,常会让我重新表达一遍。

吴建民:我生在重庆,小时候差点儿被日本飞机炸死。我跟着我哥开始上学,那时才4岁,因为我贪玩,家里觉得与其让我瞎玩,不如跟着去上学,还有个管束。

赵启正:您是神童。我知道您20岁就大学毕业了。

吴建民:后来家搬到南京,家搬来搬去的,加上调皮,我小学成绩很差,可能属于下等。有一次甚至有几门不及格,我给父亲成绩单,心里怕得要命,可是没想到,父亲没有咆哮,只说了句“这回就算了,以后不能这样了”。我知道用功,是初中以后。

赵启正:家搬来搬去,使您领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一个人在一个城市从小待到老是个遗憾,会以为我这儿就是天下。您是少数的特例,如今已经走遍世界了。

吴建民:这倒是真的。在不同地域会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多种文化的交叉不仅使人生多彩,而且使思想丰富。

赵启正:我呢,基本上是京津沪三个城市加一处农村。北京出生,上到小学三年级到天津,直到中学毕业,又在北京上了5年大学,然后在北京工作11年,接着在上海工作24年,现在又在北京工作了12年,其中到农村是1969年5月到1971年12月,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叫作“五七战士”,共2年7个月。

1969年5月至1971年12月,赵启正在核工业部湖北“五七”干校劳动。

最后走的时候,农民这样评价我:“跟我们一样,挑东西,割稻子,开拖拉机,杀猪,系扣。”农民系扣是有讲究的,扣系不好是要出事的,所以吃了点当农民的苦,学会了与农民交流,也理解了中国二元化社会必须改革的原因。这也是知识分子下乡劳动的一种收获啊!

  学生:李希  


大家好,我是来自复旦大学法学院的大三学生,1992年出生。我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父子间的冲突。

我来自四川,感觉内地与沿海城市在观念上有很大的不同,每年放假回家,我所接触的东西就跟父母那一代的观念产生很严重的冲突。

我有一次很糟糕的经历,就是跟父亲谈话时爆发了冲突。当时是下雨天,我跟家里人出去走亲戚。我穿着旅游鞋,父亲穿着防水胶鞋。我们那边没有水泥路,全是泥路。我的小妹妹想让父亲背她,父亲觉得我作为长子应该承担这个责任。我当时不想去背妹妹,因为自己走那一段路都可能摔倒,但是父亲依旧坚持。

于是,我们两人就在这方面产生了冲突。起初是父亲教训我,我辩解,到最后我就干脆闭嘴,由父亲继续讲。虽然那次我选择了妥协,但是我觉得和父亲以后还会有冲突存在,如何获得一个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呢?

吴建民:父子间的冲突并不只有你家存在。要看具体的冲突是什么样的,再考虑怎么解决,没有一个死板的规定。就你刚才举的例子,我作为旁观者来看,就觉得是你不对:你这么年轻力壮,你不背你的妹妹,让你父亲去背?湿了鞋有什么关系?滑倒也不是一定的,但是你背了妹妹,你父亲就会觉得你是一个好儿子。

赵启正:吴大使说得对。我们再换个情境,如果你有了钱,想买一个新电视机给家里,你想孝顺父母,让家里看一个更宽的平面液晶电视。你坚持说买,但你父亲坚持不买,这种时候你就应该让步。

因为在中国,谈到“孝”时,人们往往说“孝顺”,这个“顺”字很重要,就是对老年人要让步,要顺从。如果那个电视机买了,虽然是儿子挣的钱,但他什么时候看了什么时候心疼,这又何必呢?

那么,什么时候不让步呢?假如父亲生病了,应该去医院看,但你父亲要节省,不看医生。这时你就不能顺从了,这种情况下,你就要孝而不顺。

所以,要看是什么事情。非原则性的问题,儿女要让步;原则性问题,比如涉及安全、生命等,那么你要坚持,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交流方式千万种,态度最重要

  学生:王雨  


大家好,我来自上海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我有一个同学,家里定期召开家庭会议,父母会放下架子,跟孩子以一种特别平等的状态进行交流。在二位看来,这种家庭交流方式好吗?它是否能使我们和父母真正成为朋友呢?

赵启正:中国的家庭很多,各个家庭有不同的做法,父母在孩子面前当然是长辈,但是一定要跟孩子做朋友,不能让孩子对你有某种惧怕。平时相处得很友好,那就是在沟通。但是有的人愿意这样开会,自家认为好就行。没有一个统一模式,但我认为父母和孩子应当有像朋友般的交流习惯。

吴建民: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就是刚才跟几个同学聊的时候,他们觉得跟父母没有共同语言,你有这样的情况吗?

  学生:王雨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父母、长辈为大,而且,很多时候,父母也觉得他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有很多经验是我们没有的,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比较重要、比较正确,希望我们接受。

可是,我们这一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个性比较鲜明,主体意识比较强,我们也希望自己的观点可以得到肯定。所以,很多时候我跟父母也会出现碰撞,我想说服他们,他们也想说服我,最后我们只好各自保留观点。

吴建民:举一个例子看看。

  学生:王雨  


比如说,我觉得养只小狗狗在家里会很开心,但是我爸爸不愿意,他觉得养起来很麻烦。刚开始我跟爸爸吵得很凶,对话有一点激烈,但后来爸爸还是同意养小狗狗了。

吴建民:我觉得,跟父母交流时肯定会出现不同的看法,这个应该有思想准备。我们常说“跨文化交流”,隔代人也是不同的文化。我的看法是,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你仔细想一想,一个人的行为是怎么产生的?跟他的文化所造成的观念很有关系。

所以,在跟父母交流的过程中,要设身处地为他们想一想,多替他们考虑下,就可能在讲话的时候比较全面一点,不会让父母感到你是在有意顶撞他。

传统的中国父母是有尊严的,他们是家长,这个传统不管对否,毕竟是一个事实,你得接受它。如果父母有什么观点你觉得不对,但一时又说服不了他们,你不必采取激烈的办法,可以换一个话题,慢慢说明问题。

还有,要跟父母找一些共同语言。孩子回到家里不要老跟父母抬杠,回家一次抬杠一次,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想,这个孩子怎么回事呢?跟父母要想找一点共同的语言,这需要下一点功夫,比如,你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东西吗?

我认为,同父母沟通的过程当中,要避免这样一种心态:反正跟你讲不清楚,那我就不讲了。这种心态是不好的,这样会伤了父母的心。你想,辛苦地把孩子培养得这么大了,回到家里却没有什么话,老是对着电脑,父母心里怎么想?等有一天你做了父母,你的孩子也这样,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将心比心,你就肯定能找到共同语言。

  学生:何达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大学财贸学院2009级的本科生,快到饭点了,我就问一个跟吃饭有关的问题。

每次放假回家,我就常被父母拉去参加各种莫名其妙的聚会,每次我就在那边玩手机,不想跟他们交流,回到家里,他们就会怪我。然后我就辩解:“这是你们的朋友,又不是我的朋友,我有自己的朋友,我想跟他们去吃饭。”后来想,我又觉得那么说不对,毕竟我们是一个家庭,我还是应该跟他们一起出去的。但是,到了聚会上,我实在没有办法越过这道坎跟他们交流。请问两位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赵启正:你父母做什么工作?

  学生:何达  


做物流的,这跟这事儿没有关系。

赵启正:会有些关系,要看他的朋友是哪些人。如果他的朋友有较丰富的阅历,他会说有趣味的问题,那你或者受到某种启示,或者听了笑话也好轻松一下。如果只谈吃喝,你不说话也有道理,因为你觉得没劲,就可以向父母表示不愿意去的理由。

  学生:何达 


我觉得他们既然是我父母的朋友,我应该多多了解他们,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越过这道坎。

吴建民:如何越过这道坎?首先,心理上要调整。这坎是你自己设的,你认为你有自己的朋友,父母有他们的朋友,应该“井水不犯河水”,但这是不对的,在心理上要先把这坎拆掉。

《红楼梦》里有两句话很有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界上各种事情,你能够看清楚,这是一种知识。人情面大,能够同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的人进行交往,这是本事,而且这种本事是练出来的。

其次,还要多考虑父母的感受青年人有时候会忽视父母的感受,好像放假回家就好了,父母就应该高兴了,其实他们也在观察你,他们会想:“这孩子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回来,回来之后怎么光看手机呢?”你老这样的话,他们心里会不开心,会想“这孩子怎么变了?”,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你应该去适应父母,问问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有什么事情你能帮点忙,不能总觉得父母关心你是应当的。现在有些青年人很少想到要关心一下父母,他们也是人,也需要关爱,特别是来自子女的关爱。

既然你避免不了聚会,那你可以借此了解父母的朋友是些什么人、他们是哪个领域的,问他们一些问题,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人家也会说这孩子很有修养、很有知识,能够问一些有水平的问题。所谓的坎是人为设立的,首先是自己设立的。如果你把它拆除了,换一个思路,你会豁然开朗的。


- END -


图片、文字 | 《正见民声》赵启正、吴建民著

   编辑 | 走近外交 鹏鹏



/阅读前文/


1

一篇讲话改变人生

2

我们的第一次演讲

3

如果30岁时能有40岁的智慧

4

交流不过关,空负一身学问

5

交流是一门艺术

6

克服“交流障碍症”

7

我绝不多看他一眼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