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韬海论丛 | 2020年第11期 中国海洋文化体系构建

韬海论丛

为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海洋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中心全新推出“韬海论丛”栏目。以期通过专题形式探讨热点问题,多角度反映专家观点,为关心海洋研究的学者提供最新资讯。

本期专题:

中国海洋文化体系构建

2020年第11期


论题速览



01


关于构筑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的思考


李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海上丝路研究室主任。


02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文化体系的建构


姜秀敏,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03


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取向


洪刚,大连海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晓楠,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04


现代传播环境下我国海洋文化构建的新方法


程佳琳大连海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


关于构筑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的思考



【论点撷萃】

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是立足于中国实际而构建起来的对海洋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认识。中国实际,内涵既包括千百年来胼手胝足的沿海先民在以海洋为生产和生活舞台而凝结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包孕着人们在与海洋长期的持久互动中而产生的观念、思想、认识等精神活动的升华。因此,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构建的目标,即在于必须以此为基础,通过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工作来发掘中国海洋文化内在的规律性。这是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也是新时期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要求和根本需要。

—— 李国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是立足于中国实际而构建起来的对海洋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性认识。因此,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构建的目标,即在于必须以中国实际为基础,通过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工作来发掘中国海洋文化内在的规律性。这是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也是新时期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要求和根本需要。

一、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毋庸讳言的是,围绕中国海洋文化所展开的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有关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处于相对滞后的情形。

一是研究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够。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需要积淀丰厚的学术研究基础作为支撑,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有通过探索能够取得若干领域的研究成果,但最终也会陷入后劲乏力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因此,任何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都需要进行长时间大量的基础性研究,真正厘清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各分支体系的内在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和升华,最终形成指导该领域研究不可或缺的指南和理论指引。从研究起点上来看,中国海洋文化的专业研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中国被认为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陆上大国,加之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观念的影响,公众对海洋的认知水平与世界海上强国相比较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强势的陆地文化始终有着难以撼动的主导地位,海洋文化则成为中国文化的点缀和补充。与此相应,反映在学术研究层面,对于海洋文化的探索被边缘化的趋势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在这一领域内开展基础性研究的主动性。正因为如此,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相比,对于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无论是成果数量的积累,还是质量的根本性突破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尚未形成学术体系。学术研究自有其内在的传承性和发展规律,而学术体系则是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内在逻辑和科学规范的理论整体。一般而言,某一领域学术体系的形成需要有长期的理论准备和必要的学术基础来共同支撑,二者缺一不可。没有理论准备的学术体系注定是零散、无绪和盲目的。而没有必要的学术基础的话,学术体系的构建也必然是空中楼阁、缺乏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中国海洋文化研究领域当前尚缺乏学科建设的理论进行指引,多专注于具体领域的研究与探索,理论创新推进较为迟缓,既有的理论不能适应研究形势的新发展;在基础研究方面,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不够,研究出现碎片化、单一化和重复化,而且各相关领域和专题研究之间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中国海洋文化学术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学术界线尚不清晰。学术研究受西方话语体系的影响较大,失去了中国实际这个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根基,导致了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基础的相对薄弱。

三是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集团优势。学术研究实践证明,合理高效的学术团队是保障研究不断向前推进的关键性因素。单兵作战式的研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变化和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象牙塔式的研究最终会使研究失去学术应有的生命力,从而走向故步自封的境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入,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诸多方面的融合,已经超越了国界和地理上的限隔,昔日相互隔离的世界,已经越来越凝结为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时代的变革同样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新舞台,当然也面临着难以预见的若干挑战。因此,学术研究的整合和优化已是势在必行。目前中国大陆专门从事海洋文化研究的科研机构数量不多,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而且在这些数量颇少的学术研究机构中,专门从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人员则更是屈指可数。所以,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学术研究团队的形成仍然有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同时,由于研究力量的分散性和缺少更高层次的主导机构,导致了学术交流和沟通的渠道还存在相当大的障碍,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术研究的发展。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创造力缔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我们的认知远远不够、研究远远不够。这一现状与中国海洋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与国家海洋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称。因此,中国海洋文化的学术研究亟待加强。

二、构建科学与规范的理论体系的建议

第一,坚持理论创新,推进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创新是一切科学研究活动的生命,没有创新,理论研究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创新的基点在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规律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这种创新是对过去理论的总结、完善和升华。随着人们认识事物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理论也必然要得到不断的修正和突破。如果没有理论的不断创新,研究活动将会失去科学的引领而陷入斑驳、无绪的乱象中。因此,在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不但要充分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和深化,创建立足于中国海洋文化实际的科学理论。这样的理论创新将有力地将研究活动向更加广泛的领域和更深入的层面推进。

第二,坚持体系创新,努力打造中国海洋文化理论体系。就中国海洋文化理论而言,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研究对象的内涵以及学术规范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在当今世界诸多海洋文化话语体系正在重新生成的关键时期,我们理所应当地构建适应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理论话语体系,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海洋文化的“故事”。因此,我们应该在立足于中国海洋发展实际的基础上,遵循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廓清海洋文化的内涵、探索海洋文化研究的结构框架、锻造海洋文化研究的学术范式,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理论体系。

第三,坚持多学科应用原则,丰富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内涵。海洋文化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涉及海洋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边疆学、生物学、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学科门类。每一个学科门类各有其侧重点、各有其研究专长、各有其研究的学科旨向,但毋庸讳言的是,任何一个专门学科的研究,都无法完全涵盖海洋文化这一包罗万象的研究对象。因此,注重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研究的全面推进,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组合运用,必然会丰富海洋文化的研究内容并开阔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从而避免研究中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现象。

第四,坚持机制创新,开创海洋文化研究新局面。长期以来,学术力量孤立分散化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海洋文化研究的繁荣发展。因此,组建更多的专业学术机构、组建更多的专业性学术团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多渠道、跨领域、宽层面的力量整合,探索并形成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科学机制,在机制保障下,产出一批高质量理论成果,培养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从而打开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原刊于《思想战线》2016年第6期。作者李国强,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海上丝路研究室主任。

 

2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文化体系的建构



【论点撷萃】

需要树立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主体意识,系统研究厘清中国海洋文化的基本内涵、外延、主体要素及基本模式,明确海洋文化强国的建设方向、目标与目的以及主要动力机制,以不同时期的海洋文化与不同空间或国家的海洋文化以及中国内陆文化分别为纵向和横向参照系,在比较研究中准确回答中国海洋文化体系“是什么”“为什么”和中国海洋文化体系应如何传承、如何发展的“应如何”等基本的也是根本性的关键理论问题。

——姜秀敏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一、建构目标

首先,在理论创新方面,着眼于为海洋文化研究的相关学界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较为全面系统的基本体系;致力于为国家各部门、沿海地方政府及各类组织的海洋文化发展政策制定、战略规划,以及民间社会层面自觉的海洋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较成体系的可作为理论支撑的参考“依据”;为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相关学科的构建,提供一个较成体系的基本理论构架;并且为海洋文化学学科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其次,在实践应用上,一方面海洋强国战略下的海洋文化体系研究的重大学术使命是,在全球性海洋时代到来的今天,在国际海洋竞争“球情”和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的“国情”已经将海洋文化研究和海洋文化发展推到了时代发展前沿的现状下,将中国海洋文化从西方话语体系及西方中心论的视野中解放出来,摆脱“中国文化是封闭落后的农耕文化”的固有观点,以中国立场、中国话语、中国学派为基本特色和根本出发点,肩负起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下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厘清中国海洋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明确海洋文化强国的建设方向、目标与目的以及主要动力机制,建立起中华民族对于自己的海洋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海洋文化体系与海洋强国战略、文化强国战略,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机衔接。另一方面,在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化、商业化严重的现状下,系统梳理中国海洋文化主要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挖掘中国海洋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审美价值、民俗生活的乡缘、族缘、亲情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功能等,系统构建中国海洋文化传承理论体系及其历史,使当代海洋文化强国的建设能够以史为鉴,找到自身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基因,实现自身更加系统、全面、健康与可持续化的传承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自信的源泉。

最后,在服务决策方面,建构海洋文化体系的目的主要为;

第一,为中国海洋文化正名。长期以来,中国海洋文化被无视、误读、歪曲不少,对中国海洋文化一直以来缺乏正确、全面的认知,影响了国人对发展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繁荣海洋文化的民族自觉与自信。因此,需要树立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主体意识,系统研究厘清中国海洋文化的基本内涵、外延、主体要素及基本模式,明确海洋文化强国的建设方向、目标与目的以及主要动力机制,以不同时期的海洋文化与不同空间或国家的海洋文化以及中国内陆文化分别为纵向和横向参照系,在比较研究中准确回答中国海洋文化体系“是什么”“为什么”和中国海洋文化体系应如何传承、如何发展的“应如何”等基本的也是根本性的关键理论问题。

第二,为中国海洋文化定位。当前的海洋文化研究还没有完全克服欧洲中心史观,在西方话语框架中探讨中国海洋文化问题。然而,中国海洋发展历史资源丰富,同时在新的社会转型期又有许多独特的“中国问题”,因而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有其自身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精神。因此,在明确回答中国海洋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需要总体把握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起源、历史分期、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模式及路径,结合西方文明、文化理论流派的理论内涵、背景与特征,夯实推进中华海洋文化的理论根基;深入探寻推动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的力量和因素,谋求符合时代逻辑与海洋强国战略需求的海洋文化历史传承发展之“道”,从海洋文化历史中提炼精华、去其糟粕,确定理论指导依据,并进一步明确海洋强国战略下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的实现机制。

第三,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海洋事务,解决海洋纷争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导。建构海洋文化体系不仅能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与国际海洋文化交流等活动时提供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还能在当今世界海洋发展模式的不和平性、不和谐性、不可持续性的境遇下,使我国为自己的海洋发展找到一条和平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世界的海洋发展道路的抉择,起到有益的启示、导向和引领作用。

二、“五位一体”布局推动海洋文化体系构建

2012年11月,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表示,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等五个方面。认识海洋,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本文认为海洋文化体系理论创新与引领、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海洋文化教育普及与人才培养、海洋文化传播与国际互鉴交融、海洋文化政策与制度保障五个方面是建构海洋文化体系最为重要和核心的要素,提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下“五位一体”的海洋文化体系基本构成的支撑子系统。海洋文化体系的五个子系统与海洋文化体系之间不仅是静态包涵-被包涵关系,是关于海洋强国战略下的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内在支撑子系统的深入和具体呈现,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基本内涵覆盖五个子系统的研究范畴;二者之间还是动态演绎-归纳关系,海洋文化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分解为不同海洋文化子系统及其要素的作用,而子系统通过要素作用子系统间作用又统合为整体海洋文化体系的高级系统。

海洋文化体系的五个子系统之间也是相互支撑、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由海洋文化理论创新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海洋强国建设方针为指导思想,从理论上厘清海洋文化体系的基本内涵、核心要素及基本构成,明确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理论及其特殊性,找准海洋文化体系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定位,并阐明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及操作性,是海洋文化体系的动力来源;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着眼于从当前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中探寻其具体模式和路径,深刻把握推动海洋文化历史传承与发展的力量和因素,并明晰海洋强国建设与海洋文化的互构关系,是海洋文化体系的基础,承载着海洋文化发展繁荣的历史使命;海洋文化教育普及与人才培养关键在于阐释海洋文化教育内涵与目标,构建海洋强国背景下面向不同对象的海洋文化教育目标体系及内容体系,研究海洋文化教育模式与方法,并完善海洋文化教育体制与机制,是海洋文化体系的活力,能够不断提升海洋文化的国民认同;海洋文化传播与国际互鉴融合侧重于系统研究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国海洋文化的国内传播及国民海洋意识培育、国际传播及互鉴融合、海洋文化产业及“走出去”策略,建构中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是海洋文化体系的融汇力,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源泉和国际共识;海洋文化政策与制度保障着眼于分析海洋文化政策和制度保障与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在关联,系统梳理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已出台的海洋文化发展政策和制度体系,提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文化政策及制度体系的构建步骤及策略选择,并为海洋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具体举措,是海洋文化体系的建设与维护力,为海洋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五大子系统按照理论创新引领、历史传承与发展、教育普及与人才培养、传播与国际互鉴交融、政策与制度保障等关键词设计,与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遥相呼应,便于探求海洋强国建设与海洋文化体系建构的逻辑对应关系;并且五大子课题研究在海洋文化体系中的基本定位各有不同。这五个部分是不可或缺的,相互承接和支撑,共同构成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文化体系的“五位一体”的内在有机子系统,从而促进海洋文化全面繁荣,推动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节选自《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文化体系构建》,原刊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4期;作者姜秀敏,系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3


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取向



【论点撷萃】

在中国海洋文化建设中,继承中国海洋文化优秀传统,立足中国海洋发展实践,借鉴国外海洋发展的积极因素,在综合创新中体现海洋文化建构中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中,将中国海洋文化的优秀历史资源进行转化创新,在“关怀人类、而向未来”的宏大视野中,与世界多元海洋文化交流对话,彰显中国海洋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在海洋文化自觉基础上建立海洋文化自信,以海洋文化自信完成海洋文化实体化建构,形成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实践自觉,逐渐深化理性开放的中国海洋文化现实发展取向。

——洪刚,洪晓楠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在中国海洋文化建设中,继承中国海洋文化优秀传统,立足中国海洋发展实践,借鉴国外海洋发展的积极因素,在综合创新中体现海洋文化建构中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中,将中国海洋文化的优秀历史资源进行转化创新,在“关怀人类、而向未来”的宏大视野中,与世界多元海洋文化交流对话,彰显中国海洋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在海洋文化自觉基础上建立海洋文化自信,以海洋文化自信完成海洋文化实体化建构,形成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实践自觉,逐渐深化理性开放的中国海洋文化现实发展取向。

第一,在正视我国陆海兼具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面向现实,延续与时俱进的海洋文化生命。传统观点认为,中华文明是与海洋文明相对应的陆地文明,中华文化是与海洋文化相对应的陆地文化,是落后的农业文化。事实上,中国不但有黄色的大河文化,而且还有蓝色的海洋文化;中国不仅存在类似西方的海洋商品文化,而且具有独特的海洋农业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古越人驾船涉足大洋岛屿到郑和七下西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海洋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从中国人在海洋隐去到民族危亡源于海上,这只是近几百年来的事。以距今人稍近的几百年海洋发展的认知来否定几千年距今人稍远的历史事实并不客观,中国海洋的文化生命尽管命运多舛,但从未消亡。

因此,基于历史性维度,有必要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传统进行重新审视,正视我国陆海兼具的历史事实,反思陆主海从的传统认识。客观全面地展现中国海洋文化的历史进程,并通过合理的古今衔接,进行创造性的结合,以回应新时期世界海洋文化的发展,积极地推进中国海洋文化传统资源的当代转化,面向现实,与时俱进,延续生生不息的海洋文化生命。

第二,在伸张中国海洋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开创包容互鉴的海洋文化格局。在论及中国海洋发展的众多文本中,大多是以地理大发现以来的西方海洋发展为参照标准,将中国的海洋发展与西方海洋强国的历史进行对照,从而认定中国海洋发展落后的结论,并以此为基调讨论中国海洋历史和未来走向。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精英和王朝发展所做出的选择也是权衡时代与时势的结果,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中国海洋发展道路正是这种历史选择的表现。中国的海洋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和传统,每个历史时期的海洋发展状况都是这个逻辑和传统的一个环节。没有哪一国注定强大或是落后,注定开放或是闭锁,崛起或是相对落后只是历史发展不平衡性的必然表现。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指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轨迹,都有发展的高峰与低谷,而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状态的国家与民族在历史上相互接触和碰撞的时候,就会客观上产生此消彼长的态势,领先或是落后都不是历史的恒定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这种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

如果从中国海洋自我发展轨迹来看,近代以来海洋发展的低落与之前海洋发展的繁盛都是中国海洋发展历史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考察角度下,就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在近代海禁之前,中国海洋发展不断进步并居世界领先地位,同其他涉海民族一样创造了人类海洋历史的光辉,以中国海洋发展自身逻辑考察,对这段历史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妄自尊大,而是应仔细体认其价值,并努力传承创新;近代以来,在一个辉煌的背影下,中国王朝政治的发展必然地带来了海洋发展的衰落,这是中国海洋发展自我轨迹的盛极而衰,又恰与西方海洋发展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照,以中国海洋发展自身逻辑考察,我们对这段历史就不会简单否定,而是明辨得失,奋发自强;面对新的世纪,筹划民族复兴和未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中国海洋发展自身逻辑考察,就不会亦步亦趋,而是会自信沉着,在传承中不断开拓,弘扬中国海洋发展传统价值。

因此,基于主体性维度,当代中国海洋文化的构建,要更多地将研究的目光集中于中华民族自身的海洋发展逻辑和海洋传统,避免单纯使用西方海洋发展标准为参照系。在客观认识中国海洋文化传统基础上,在世界多元海洋文化主体间进行平等交流和理性对话,以更加广阔的文化视野,面向世界,开创包容互鉴的海洋文化格局。

第三,在弘扬中国海洋文化和平开放性基础上,面向未来,肩负综合创新的海洋文化使命。现实海洋文化价值取向的转换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就整体的国家社会发展来说,人们常会感慨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既没有如西方大国那样点滴积累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央率先现代化,也没有如近邻日本和俄罗斯那样步其后尘迅速崛起,但如果联系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我们会发现,就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当时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国情正是自身历史发展逻辑的自然延伸,此时代的相对落后与彼时代的辉煌同样是历史的一部分。相对于崛起大国的激情活力,这个古老国度的步伐可能显得缓慢沉重,但此消彼长、各领风骚从来就是历史的逻辑,新势力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就有自信伴着自负,崛起的快慰挥洒被动者的血泪,世界在激情和忧伤中会展现新的面孔,有新贵崛起,就有故国梦碎。历史在这种合力的综合分化中自然拓展行进,新势力扮演的角色固然引人注目,激情而充满力量;但被动者并非毫无意义可言,他以不幸和道义代价调整历史天秤,使新势力的战船不那么莽撞行驶,因为历史发展的结果最终必将由人类共同面对和承担。

纵观中国海洋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海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路径与文化传统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的,反映着历代中国政治与文化精英的文化思考与选择,正是这样的选择彰显了中国海洋发展道路的自我特色,也成就了绵延不绝、深广厚重的海洋历史,同时,“形成了以中华天下一体观念为基础、以中国文化为主导、以中国为核心的中国海洋文化圈”。重要的是,这一文化圈的形成有着超越海洋贸易本身的更广阔的文化和社会历史内涵,其形成不是靠武力和强权,而是洋溢着文化和文明的力量,自然地、历史地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海洋文化具有鲜明的对外和平的开放性,这样的特质,正是以环地中海海洋文化圈为中心的西方文化所缺失的。

当前,世界各国在海洋发展中相互争锋,都在积极制定本国海洋发展战略。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海洋发展已完全不同于大航海时期群雄逐鹿的情势,世界各国以传统的海洋发展理念指导的海洋发展战略,进行海洋开发和资源争夺,其结果必是生态破坏,争端频起,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那将是全人类的不幸。而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不仅直接影响这一历史进程,也必将对世界整体海洋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要从中国海洋文化自始至终和平利用海洋大自然、友好交通海内外一切国家的和平发展海洋事业的海洋文化价值传统中汲取营养,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要从中国陆海兼容的环境和国情思考进行中国当代海洋文化的定位。

因此,基于价值取向维度,要伸张中国海洋发展中具有鲜明的和平性和开放性,坚持和平发展海洋事业的传统,努力构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景,将“中国梦”融入到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彰显中国海洋文化传统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海洋文化的价值意蕴和文化功能进行提炼创新,达到广泛的视域融合,面向未来,肩负综合创新的海洋文化使命。

*节选自《中国海洋文化的内在逻辑与发展取向》,原刊于《太平洋学报》2017年08期。作者洪刚,系大连海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洪晓楠,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4


现代传播环境下我国海洋文化构建的新方法



【论点撷萃】

构建我国海洋文化体系要充分结合现代传播环境的特点,利用传统媒体权威性、主流性、可控性,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数字化的优势,加强海洋文化的推广和传播的力度与强度。在保证海洋文化传播的连贯性的同时提高其在视觉、听觉方面的冲击力,增强国民海洋意识,促进蓝色国土意识的形成。

——程佳琳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一、进行海洋文化的“常态性”传播与报道,塑造“蓝色国土”意识

构建我国海洋文化体系要充分结合现代传播环境的特点,利用传统媒体权威性、主流性、可控性,新媒体即时性、互动性、数字化的优势,加强海洋文化的推广和传播的力度与强度。在保证海洋文化传播的连贯性的同时提高其在视觉、听觉方面的冲击力,增强国民海洋意识,促进蓝色国土意识的形成。

蓝色国土是人们对海洋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是在长期开发利用海洋,保护管理海洋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实现全民具有蓝色国土意识是我国成功构建海洋文化至关重要的一步,而想要全民拥有“蓝色国土”意识就要让大众对蓝色国土有一个清晰、准确和全面的认识。首先要理解“蓝色国土”的内涵,我国的“蓝色国土”是指我国拥有“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的海洋统领区域;更要了解蓝色国土的范围、蓝色国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更深层次的包括海洋风俗习惯、信仰、环境保护等这些与蓝色国土相关的基本常识。而人们了解这些海洋知识大多是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或是各大门户网站上获得的。因此,现代传媒应该打破过去那种“6月8日”这一天集中报道或重大海洋事件“轰炸式”报道的形式,坚持“细水长流”的原则,专门设立几个海洋专栏或播放时间段,每日播报海洋相关的一系列资讯,将这些海洋相关的信息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提升国民的海洋文化素养,帮助国民树立海洋理念,拓展国民在海洋问题上的视野,实现常态化、日常化的报道,逐步地提升全民海洋文化素养。如纸媒天生就具有权威性的优势,所发布的信息更容易被大众相信并接受,因此纸媒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专门成立各种风格迥异但内容丰富有趣、价格亲民的日发行的“海洋报”或周发行的“海洋期刊”,用以向大众科普海洋知识,也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在网上发行普及海洋知识的数字报纸、数字期刊,实现无纸化阅读,方便年轻一代学习使用。另外,保证“常态化”的传播海洋文化的同时也要尽量做到受众能够接收到这些信息,这就要求这些媒体的信息发送方式更加亲民,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拍摄海洋主题宣传教育片放在公交车的车载电视上播放,方便乘客观看,也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海洋方面新闻及各类消息,无形中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传递海洋信息,实现海洋文化的“常态化”传播,大众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蓝色国土意识。

二、把握未来海洋态势,构建海洋文化

21世纪是在整个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海洋世纪。海洋的发展走向关乎各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引发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对未来海洋态势的把握就直接关系到了一国海洋文化建设的成败。我国海洋文化的构建必须结合最新的海洋态势走向,顺应海洋态势的发展,在进行各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合理预测未来海洋态势,及时做出调整并与之相适应。而想要掌握最新的海洋态势及各项精准的海洋数据,就要求现代传媒在报道海洋问题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实时性。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即时性与互动性的特点优势,打破发布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国与国之间的界限,第一时间发布海洋相关信息,在传播与报道海洋问题时掌握国内外海洋发展的最新动向,探寻海洋问题背后的发展规律,深入挖掘其中隐含的海洋文化价值。二是多角度。转变传统的单从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或海洋军事一方面报道,在海洋问题的报道与宣传过程中寻找海洋文化的切入点,转变角度,从海洋文化入手看待当今及未来的海洋形势与走向,挖掘海洋文化构建的新角度。

三、搭载新媒体平台,进行海洋文化的全球交流

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与世界各国进行海洋文化构建方面的交流与探讨。政府部门应该学习掌握新媒体数字化的高新技术,与世界各国通过新媒体工具展开海洋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政府合作项目,共建海洋合作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互动,传承中国海洋文化,促进国际海洋文化交流,组建全球专家智库,由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发展到民间企业之间的合作,包括海洋渔业、农业、民俗、文学和祭祀以及海上航行、船舶、海外进出口贸易、海岸港口等多个行业领域,举办相关行业线上会议,进行海洋文化相关行业的深入合作。

搭载新媒体平台,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各个海洋国家学习海洋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利用因特网上丰富多彩的国际海洋文化资源,建立我国的海洋博物馆及有关文化名胜网站、海洋数字图书馆、海洋史虚拟档案馆、海洋历史与遗产网站等等。通过与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的网上访客进行交流互动,本着“立足海洋,放眼全球”的宗旨,转变我国海洋文化传统的内向性特点,实现海洋文化发展的“对外开放”,努力拓展视野,研发海洋科技文化项目,弘扬我国海洋文化,各国共同借鉴、交流与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谋发展,合力推动世界海洋文化不断向前进。

四、建立双向互动交流平台,补齐海洋文化的“短板”

创建一个大众能够普遍参与的海洋文化双向沟通的空间,如建立海洋专题网上讨论组,讨论组成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自动收到其他讨论组成员的讨论意见,亦可将自己的观点随时传至网上,同时散播给所有组员,散布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的海洋文化学者手中,通过这一便捷的方式交流信息,切磋讨论。或是利用微博、微信讨论组这些没有门槛的能够实现实时互动的交流平台,听取各地民间人士的意见,听取全国各地人民的声音,打破海洋文化地域性的限制,建立兼具东西南北各部文化特色的包容性强的海洋文化,构建一个更加贴近大众生活的海洋文化系统。同时,大家集思广益,完善海洋制度文化的研究,建立更加完备的涉及各个领域的海洋制度、海洋法律、海洋政策体系,补齐海洋文化体系的短板,在研究海洋制度文化时将眼界放宽,不局限于海外贸易和海防这种传统的问题上,多关注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海权维护、海上旅游海洋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建设。

五、从陆地到海洋,实现海洋文化构建视角的转变

现代媒体在进行海洋文化的构建与宣传时,必然要以洋元素为中心,要走进海洋,去发现海洋的美丽,探寻海洋的隐秘。海洋文化构建中的海洋元素多种多样,比如海岛文化,海岛居民有他们独自的语言文字符号、风俗习惯,不同海岛之间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有些海岛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化发展名片,是构成海洋文化的元素之一。再比如海上文化线路的现状探寻与保护,近海远洋探险、海洋考古等都能够出一系列的主题宣传片,让大众能够走进海洋并且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认识它。现代媒体应该意识到这些海洋元素对海洋文化构建的重要意义,寻求更多的海洋资源与海洋切入点,不断丰富完善我国的海洋文化体系。

过去我们总是从陆地看海洋,把海洋当作陆地之间的间隔,将近海当作陆地的延伸,是陆地的附属物,所以几千年来,受大陆文化影响,我国的海洋文化一直都具有农业性的特点,不具有自己的独立属性。现在我们应该转变视角,从海洋看陆地,海洋应该是连接陆与陆之间经济和文化的桥梁。海洋的作用与意义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媒体看待海洋的眼光也应该有所转变,只有将海洋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海洋文化的建设才能走出大陆文化的“阴影”,削弱大陆文化的影响,拥有属于自身的特点与属性。

*节选自《现代传播环境下我国海洋文化构建传播研究》,原刊于《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27期,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于2015年联合设立项目的研究成果。作者程佳琳,系大连海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陈嘉楠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中心网站手机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