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薇依作品分享会 || 回望

华夏出版社 经典与解释 2021-10-07



【编者按】2019年5月11日,外研书店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店。华夏出版社和外研书店携手举办了“力量之诗——薇依阅读分享会”。


西蒙娜•薇依(1909-194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哲学家,神秘主义思想家。有学者评价她是“20世纪最有学问的女性”。编者窃以为,她代表着当代基督教信仰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我国学界的视野。1997年,刘小枫教授主编的黑皮书“历代基督教学术文库”出版了薇依的《在期待之中》。此后她的作品陆续有中译出版,如《重负与神恩》《柏拉图对话中的神》《被拯救的威尼斯》等。此外也有她的传记译入中文。

 

此次分享会采取对谈形式,对谈的一方是薇依的译者吴雅凌女士,另一方是作家兼诗人李宏伟先生。对谈主要围绕薇依唯一的诗剧《被拯救的威尼斯》(华夏出版社,2019,吴雅凌女士迻译)展开,兼及薇依的宗教政治哲学思想。


介绍一下故事梗概

《被拯救的威尼斯》的故事取材于一位修士记载的历史事件,即1618年“西班牙人谋反威尼斯共和国事件”。17世纪初期,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盛极一时,为达到将威尼斯共和国收归治下的目的,西班牙暗中策划了一次谋反行动。时值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夕,欧洲各国均设有常备雇佣军,西班牙人收买大部分驻威尼斯的雇佣军和若干外国军官,计划在圣灵降临节的前夜突袭威尼斯。行动计划的指挥之一加斐尔被威尼斯城的美所感召,为了保护威尼斯不遭血污,向威尼斯十人委员会告密,条件是保证他几十个谋反同党的生命安全。但执政官何诺违背诺言,在平息谋反的当夜便将加斐尔的同谋处以极刑。加斐尔本人也双方视为叛徒和告密者,在全城辱骂中被逐出威尼斯城。

黑夜已尽,黎明再次到来,美丽的威尼斯还有纯洁的少女像往常一样醒来,是那样神圣而美丽,对刚刚过去的危险一无所知……

对谈节选

我对薇依最初的了解是从诗人韩东,他写过一首诗,《西蒙娜·薇依》。作为开场,我和雅凌念一下。

 

要长成一棵没有叶子的树

为了向上,不浪费精力

为了最后的果实而不开花

为了开花不要结被动物吃掉的果子

不要强壮,要向上长

弯曲和枝杈都是毫无必要的

这是一棵多么可怕的树啊

没有鸟儿筑巢,也没有虫蚁

它否定了树

却长成了一根不朽之木

 

我是先读的这首诗才看到薇依的作品。这棵“没有叶子”“却长成了一根不朽之木”的树,这个意象太让人印象深刻了。这首诗强大的感染力让人乍一听,会相信薇依确实如此,但实际上,读了薇依的作品,我们知道,那个意象只是韩东的意象,薇依是有果实有花的,她从来都不否认树。


谈薇依,对我来说是挺困难的事。很期待可以和一位诗人谈薇依。我相信和哲学家谈薇依会学到另外的东西。不过,从诗入手,感觉会是不错的开端。宏伟选了一首诗,树,听上去是准确的意象。薇依不止一次提到树,《人格与神圣》中说,深深扎根大地的树,是从天空持续投射的光照中汲取能量,某种程度上,这棵树扎根在天上。提到薇依和树,我先想到这个。她也说过,最美的树长在我们身上,不是通常看到的大树,是十字架。

我和雅凌商量,我们尽量集中在一两部作品上来聊薇依,最后选定《被拯救的威尼斯》,以及《柏拉图对话中的神》里的一篇文章《力量之诗》,特别是新出版的《被拯救的威尼斯》,“它一以贯之地围绕薇依始终关注的人类基本问题”。作品后面附了雅凌非常好的一篇文章,我想先问雅凌,你什么时候决定把它译成中文的?


其实译《柏拉图对话中的神》的时候考虑过要不要把这篇放进去。它的题材特殊,算是薇依唯一的戏剧,未完成稿,就像大多数笔记一样。《被拯救的威尼斯》是我很多次读过又放下的篇目。当时觉得没有准备好。又等了几年,生活里经历一些变数,有了一点沉淀,才又拿出来,感觉可以译了。进入这个文本要求一种特别的状态。感觉它经得起反复讨论。不太好懂。所以我挺期待。

薇依的感召其实不只是她的思想,她的行为是很好的示范。我们在讨论题目的时候,雅凌问我说到薇依会想到什么画面。我说记得她曾经到工厂去帮忙,因为眼睛的高度近视,一脚踩到锅里,被严重烫伤。

我们当时还说,这也是一首力量之诗。这是她参加西班牙战争的时候。她的近视眼没看清地上挖的烧火做饭的坑,一脚踩进油锅,要不是当医生的父亲抢救及时,很可能感染被截肢。我们一开始想到用“力量之诗”作为对谈活动的标题,就是感觉也许可以从诗的角度谈谈我们今天为什么依然读薇依。她的书写是一种“笨拙”的书写,像她一脚踩进热锅。笔记,未完成稿,气喘吁吁,来不及。有一种更常见的书写会钻研如何把思想从容舒服地表达出来,读的人和写的人都能享受其中的愉悦。她相反。她的行文过程是一片狼藉的战场。她的所有作品是正在进行时。读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她。

薇依理解宗教的方式,是否可以用她的一个词“顺服”来概括?作为一个人,在薇依看来,“顺服”终究是一种幸福?

这和她谈不幸有关。不幸不等同为苦难。不幸是一种恶,把人去人性化的恶,侮辱、贬低、破坏属人的尊严。《在期待之中》却说,不幸是人世的杰作,是灵魂向上的通道。她在这个场合说顺服。就像《门》那首诗。处在不幸的尽头,放弃愤怒哀求抗争等等,知命,可能就有一种特别的光照。我觉得她一直尝试去说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通常称为神秘主义精神体验的东西。一种思想主动向灵性开启可能。一种思想有没有真正和宇宙立约,这是重点所在。这也是为什么她那么在意不同古代文明里的“密”的部分。


时间差不多了,最后问一个私人化的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喜欢一个作家,经常面临时间节点,就是当我们的年龄超过他/她之后。薇依三十四岁去世,而你已经活过了薇依的年龄,对你来说,现在薇依意味着什么?

(笑)我有幸译过不同年代的作者作品,好像薇依特别亲近。好些读者应该也有同样的感受。她关注的问题似乎就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她就像那个我们无法成为的自己。我对薇依的认识其实也在变化,归根到底是自我认识在时光里的不断偏移。她只活了三十四岁。三十四岁之后,我们还要活下去。

现场剪影


读者提问

读者A:我是从深圳赶来的。我在来的飞机上一直在读《黑暗中的女人》中讲安提戈涅的那篇,我是第三次读了。第一次读没什么感觉,第二次挑着一些段落读,就有些味道。这次是第三次,八十多页,在飞机上读了六十多页了。我也活过了薇依的年龄,在那个年龄之前,我对戏剧和神话没有太大兴趣,关注哲学多一些,……在您的学术生涯中,是一开始就对神话和戏剧感兴趣,还是后来才进入这方面的题材?

很高兴听您提到这本书。书里藏了一条薇依的线。头一篇讲《安提戈涅》,其实薇依在写给父母的家书里也自称安提戈涅。最后一篇是她的诗《门》。所以谢谢您在阅读薇依的分享会提到这篇文章。我是学文学的,机缘巧合遇见神话,为此开了眼界。对古希腊戏剧感兴趣,完全是切身需要,就是想知道生活中有幸遇见的人和事,想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又问:书中的插曲很精彩,贾非和他母亲的故事读来让我非常感动,整个色调与正文的安提戈涅有一种张力,不知道您在谋篇布局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贾非就是加斐尔。(笑)宏伟问,活过薇依的三十四岁,接下来会怎么样,其实就是她的思想遗产在今天会怎么样吧。文章里就是做一次虚构的尝试,比较自在地想象薇依的精神后人的可能样貌之一。

读者B:您能否谈谈薇依对宗教的一些核心的看法?

我大致谈一种思路吧。薇依不是正统教徒,包括我们都知道的,她没有受洗。她对宗教的理解非常哲学。她的思想可贵地表现了哲学与宗教的相互辩驳,也就是理性和启示的有益冲突。比如她说柏拉图对话中的“神”,用的是单数,而不是奥林波斯意义的诸神。她主张柏拉图哲学继承了某种古来有之的灵性传统,这个传统在福音书那里得到完美延续。人们说到她,常常提到数学家兼神学家的帕斯卡尔。可能还可以提到基尔克果,他们在哲学和神学两方面都很出色。

 读者C:我是专门做话剧的,一直在读雅凌的作品,也一直在期待《被拯救的威尼斯》这部作品。我有两个问题:一,薇依为什么选择了戏剧的形式来完成这部作品?二,这部作品在海外是不是已经有了一些舞台呈现?

薇依最初读到这段历史记载时反复思索加斐尔的行为动机。她从他身上看到悲剧英雄的影子,仿效古希腊悲剧似乎是自然的做法。这是戏剧作品更是哲学作品。她参考的是古希腊悲剧,那是在城邦中的公开演出,古人用来讨论共同体里最严肃的哲学问题。好像没有看到什么引人注目的舞台呈现。我需要查证后再告诉你,很可能我弄错了……

读者问答之后,现场有位读者朋友兴致盎然地站起来,主动为大家朗读《柏拉图对话中的神》的开篇序言。他声情并茂的朗诵为两小时的相聚留下了悠远的回味。




注意


完整对谈稿会在未来刊出,敬请期待……


快速购书通道长按二维码







往期回顾


穿越时空,与那些黑暗中的女人对话

书讯 | 柏拉图对话中的神

西蒙娜•薇依:一颗钉向灵魂深处的钉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经典与解释 (HX_classici)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