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09——“长新冠”漫谈(下)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昨天有朋友在后台问我,有没有预防长新冠的办法。很可惜截止到目前,我知道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图中所说的——Don't get COVID.  别得新冠。

虽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来预防,但了解清楚长新冠的各种影响至少可以在不幸感染后比较有针对性的去治疗和调整,下面让我们继续本期的长新冠漫谈。忘记之前内容的可以返回这里阅读:《“长新冠”漫谈(上)
注:下文中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2023年1月13日刊载于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上的题为Long COVID: major findings, mechanisms and recommendations的研究综述。地址为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9-022-00846-2#Sec2


三、已知的部分影响

(三)生殖系统

长新冠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也有很多反馈,对于女性来说由于卵巢和子宫内膜组织上存在大量ACE2受体,所以新冠感染会影响卵巢激素的产生和子宫内膜的反应,与未感染者相比,在感染期同时经历月经的女性更容易出现疲劳、疼痛、气短和身体酸痛等症状。同时较为常见的月经变化是月经不调、经前期症状加剧、月经量大或月经稀少。

月经周期受激素与免疫、血管和凝血系统相互作用的调节,这些相互作用会影响月经出血和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而这些变化,在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功能产生影响后发生。新冠感染可能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轴,从而导致月经周期发生变化。同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志愿者在月经期间或月经前,经历过症状复发,即在周期的最炎症阶段。类似的,女性ME/CFS患者经常注意到她们的症状在她们周期的经前期或更年期开始时突然发作。
对于男性,新冠病毒在对阴茎组织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由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指身体上的小动脉的内皮层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小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会使这些小动脉供应的器官和组织发生功能异常。)或其他未知因素影响,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显著增加,同时在与对照组的比照中,长新冠患者的精子数量、精液量、活力、精子形态和精子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四)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疾病是长新冠的常见症状之一,在相关研究中,长新冠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两倍。呼吸急促和咳嗽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在长新冠患者中分别有40%和20%持续至少7个月。

对未住院的长新冠患者分析表明,肺部出现异常,包括空气滞留和肺灌注。感染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的免疫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气道中有显著的细胞凋亡和上皮损伤。

(五)消化系统

长新冠对消化系统方面的体现主要集中在肠胃,常见的长新冠肠道症状包括恶心、腹痛、食欲不振、胃部灼烧和便秘。同时长新冠患者的肠道菌群的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与大流行开始前的对照组相比,长新冠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至少持续了14个月,类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ME/CFS患者身上。在小鼠实验中,将长新冠患者的肠道菌群转移到健康小鼠体内会导致小鼠的认知功能丧失和肺部受损。

此外,12.7%的参与者在确诊新冠后4个月和3.8%的参与者在诊断后7个月,粪便检测中持续存在病毒RNA。

四、影响的时间

长新冠症状的发作时间会因个体和症状类型的差异而异。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通常会延迟数周至数月出现,在患有认知症状的参与者中,43%报告说自己的认知症状是在新冠感染后至少1个月才延迟出现的,延迟的时间与年龄大小呈负相关。一些认知方面的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并往往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相反的,消化和呼吸系统方面的症状则会有更大的概率改善。

此外,关节、骨骼、背部等疼痛相关的症状则普遍出现在一年之后,脱发、视力模糊、手脚肿胀方面的症状也是如此。嗅觉障碍则一般发生在初次感染后的3个月,不过它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
目前很少有长新冠患者完全康复,根据相关研究,85%的首次感染者在感染后2个月内所出现的长新冠症状持续到了一年以后。考虑到ME/CFS和自主神经障碍的影响经常是终生的,部分长新冠症状可能也会是这样。

五、长新冠的治疗

尽管目前尚无针对长新冠的广泛有效治疗方法,但某些成分的治疗对部分人群被证明是有效的,比如通过益生菌疗法来减轻肠胃症状、注射免疫球蛋白来改善免疫功能障碍等。但总的来说,目前的多数治疗方案都是基于对长新冠或对其他疾病有效的小规模试点研究,很多试验项目都还正在进行中,尚无明确答案。

六、疫苗、变异毒株和再感染的影响

疫苗接种对长新冠发病率的影响现在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有一项研究表明,疫苗可以提供部分保护,将长新冠的感染风险降低15%~41%,但实际情况很可能因人而异。
不同的变异毒株和疫苗接种水平也可能会影响长新冠的发展。Omicron BA.1双疫苗接种者的长新冠发病率比Delta双疫苗接种参与者低50%,但三剂疫苗接种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在三次接种疫苗的参与者中,Omicron BA.2感染后比BA.1感染后长新冠更为常见。

再感染方面,很多研究证据都表明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多,长新冠的发病概率和症状都有明显提高,即便是接种了;两剂或三剂疫苗的人也是如此。早期证据还表明,长新冠患者的某些免疫反应,包括保护性抗体水平的降低,可能会增加再次感染的风险。

七、长新冠与儿童

前文所提到的各种症状大多是长新冠针对成年人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儿童描述症状感受普遍更为困难,所以缺乏相关数据作为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儿童不会因长新冠而感到困扰。相关研究表明,长新冠会影响所有年龄段的儿童,疲劳、头痛、头晕、呼吸困难、味觉障碍、嗅觉障碍、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问题和睡眠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要比同年龄对照组的儿童高出2~36倍。虽然不常见,但患有长新冠的儿童在急性肺栓塞和心肌炎方面的患病风险有明显增加,同时还包括静脉血栓、急性肾衰竭和I型糖尿病的风险。
考虑到儿童在感受能力表达方面和成年人的差距,希望已经成为父母的读者可以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予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理解与关爱,帮助他们远离或尽快走出长新冠的影响。



综合的来说,长新冠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它已经影响全世界数千万人的生活,而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如果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相当比例的长新冠患者可能会面临终身残疾的风险。
期分享暂时就到这里,大家如果有关于长新冠的相关问题或案例均可在首页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