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0——新冠疫苗(上)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在正式开始个人防护篇章前,我们有必要先对新冠病毒疫苗进行一些内容的分享,某种程度上来说疫苗才是防护的第一步。我知道“疫苗”这个话题一直存在很多争论,有不同技术路线疫苗有效性的争论、不同国家疫苗有效性的争论、甚至疫苗本身的争论等等。在这里仅与大家分享我个人在查阅了各种疫苗相关的资料和疫苗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数据后的一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和理解,首先是一些结论:
  • 任何新冠疫苗对新冠感染均存在一定的保护性,但随着病毒的变异效果不明显。

  • 任何新冠疫苗对新冠感染后的重症均具有相当的保护性,且各类疫苗之间差别不大。

  • 任何非接种禁忌的人群,都应该接种疫苗。


简单的说就是不要诋毁疫苗的效果,也不要夸大疫苗的副作用,更不要对疫苗挑挑拣拣。下面正式开始本期的内容分享。

一、疫苗的基础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关于免疫系统和疫苗的基础原理,我个人在这里推荐一部电影《终极细胞战》和一部动画《工作细胞》,都很很好看。

二、新冠疫苗的技术种类

截止到2023年2月,新冠疫苗的研发主要采取了五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参与研发的国家主要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下面就对这五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最传统的经典技术路线:即在体外培养新冠病毒,然后将其灭活,使之没有毒性,但这些病毒的“尸体”仍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使免疫细胞记住病毒的模样。

  • 优点:制备方法简单快速、安全性比较高,不良反应少。

  • 缺点:接种剂量大、免疫期短、免疫途径单一,有概率产生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不过目前ADE并没有在任何一款已上市新冠疫苗中出现)。

    ADE效应是指某些病毒特异性抗体(一般多为非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后,结合了病毒的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某些表面表达FcR的细胞结合从而介导病毒进入这些细胞,从而增强了病毒的感染性的过程。


(二)腺病毒载体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用经过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腺病毒载体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S蛋白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钥匙”,无害的腺病毒戴上S蛋白的“帽子”,假装自己很“凶”,让人体产生免疫记忆。

  • 优点:安全、高效、引发的不良反应少。

  • 缺点:人体内可能存在能中和腺病毒载体的抗体,由于“预存免疫”机制可能会降低部分人群的疫苗有效性。


(三)核酸疫苗(mRNA,DNA)
核酸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DNA疫苗,是将编码S蛋白的基因,mRNA或者DNA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合成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通俗地说,相当于把一份记录详细的病毒档案交给人体的免疫系统。

  • 优点:研制时不需要合成蛋白质或病毒,流程简单,研发安全性相对比较高。

  • 缺点:核酸疫苗技术缺乏足够的安全性验证,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四)重组蛋白疫苗(CHO细胞)
重组蛋白疫苗,也称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它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新冠病毒最有可能作为抗原的S蛋白,把它注射到人体,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相当于不生产完整病毒,而是单独生产很多新冠病毒的关键部件“钥匙”,将其交给人体的免疫系统认识。

  • 优点:安全、高效、可规模化生产。

  • 缺点:找到良好的免疫表达系统较为困难,主要是对研发阶段的影响。


(五)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是用已批准上市的减毒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携带新冠病毒的S蛋白,共同刺激人体产生针对两种病毒的抗体。简单地说,这种疫苗就是低毒性流感病毒戴上新冠病毒S蛋白“帽子”后形成的融合病毒,可以一石二鸟,既能防流感又能防新冠。在新冠肺炎与流感流行重叠时,其临床意义非常大。由于减毒流感病毒容易感染鼻腔,所以这种疫苗仅通过滴鼻的方式就可以完成疫苗接种。

  • 优点:一苗防两病,接种次数少,接种方式简单。

  • 缺点:研发周期长。


    目前我们主要能够接触到的疫苗品牌如下图所示:


          

三、疫苗有效性的争论

自从疫苗研发上市开始,针对国产灭活疫苗和美国mRNA疫苗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歇,很多时候已经从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不过在我们的这个系列中,只讨论公共卫生问题,不涉及其他的。
关于这个争论,由于我国香港地区的居民可以自选接种科兴灭活疫苗(克尔来福)或辉瑞mRNA(复必泰),所以2022年香港疫情大爆发以来的相关数据正好可以做出解答,当地的针对感染者和死亡病例的疫苗统计具体到了每一剂,所以可以很直观的反应出两种疫苗的具体表现,这里直接引用香港卫生署的数据和相关研究。

香港卫生署针对新冠病毒死亡案例的初步分析总结了部分观点:

  • 约六成的死亡案例没有接种疫苗。

  • 接种首剂疫苗有明显的保护力。

  • 按时接种第二和第三剂疫苗,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护力。

  • 早接种,早保护。

  • 接种任何三剂疫苗,死亡风险大幅减少,特别是较为年长的年龄组。


同时,在一项具体的研究中,选取了来自2022年1月1日~6月5日在香港死亡或住院的奥密克戎患者(即病例参与者),以及 在研究期间从公共卫生登记处抽样的患者(对照组)来进行有关灭活疫苗与mRNA 疫苗,对抗奥密克戎严重后果的有效性评估。

从这个统计我们也可以看出,两种疫苗的有效性是相似的,如果抛去统计误差,可以认为两种疫苗在预防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和死亡方面没有本质区别
之前一些关于灭活疫苗有效性的攻击主要集中在对已接种人群体液免疫情况的抽样调查,相关研究显示接种灭活疫苗的人体液中抗体数量相对mRNA疫苗的人较为稀少,因此灭活疫苗也被部分人戏称为“生理盐水”。但考虑到免疫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体液内抗体数量稀少并不意味着接种者在感染新冠之后会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来自香港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四、疫苗的选择

虽然理论上接种任何疫苗都可以,但在实际的接种过程中发现,采用序贯接种或奥密克戎毒株具有交叉免疫效果的混序接种方式效果更好,下面是CDC给出相关建议:
(一)首次及加强针

(二)第四剂

新冠疫苗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目前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免费的。居住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读者,如果无论如何都想接种mRNA疫苗,可以自费前往香港和澳门进行接种。
整理一下的话可选的疫苗组合品类如图:

实际接种的时候可以有有什么选什么。
我个人的话是3剂灭活+1剂鼻喷。

受限于篇幅,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涉及到新冠疫苗的其他内容将在下篇继续和大家分享。如果有关于疫苗的话题可以留言和我讨论。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