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4——清洁与污染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这里所说的清洁污染是类似于实验室中的清洁和污染概念,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提的有一些区别。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三年管控时期由于国家和社会承担很多防护和消杀工作,可以不太纠结这个事情,但在后大流行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负责人了,所以有必要在一开始就树立明确的清洁与污染观念,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率的做好防护。

一、清洁

清洁是相对的,不代表完全无菌或完全无病毒,也并不是百分百的保险。但可以划分为“清洁”概念的物品或空间一定是我们不用担心感染问题的,基于这样的标准我们才能够在后大流行时代创造出安全区来供我们进行生产生活。

符合清洁标准的一些例子
  • 用符合标准的消毒溶液或其他消毒工具消杀过的环境

  • 用符合标准的消毒溶液或其他消毒工具消杀过的物体表面

  • 用符合标准的消毒洗手液正确涂抹清洗过且尚未接触其他物品的双手

  • 用符合标准的抑菌肥皂在流水下正确清洗过且尚未接触其他物品的双手

  • 在未感染时使用中的口罩内侧

  • 在容器中符合标准的消毒溶液


在清楚了清洁的概念之后还需要养成相关清洁的行为,虽然可能会比较麻烦,但在习惯之后会大大降低你被感染的风险。

二、污染

和清洁类似,污染也是相对应的。很多时候有些物品并不一定具有传染性,但当你无法确认时,一律视做污染。污染和清洁要分开处理,污染过的物品一定要进行处理后再进入清洁的地方,这样才能确保清洁区的相对安全。

符合污染标准的一些例子
  • 在公共场所能接触到的任何物品或环境,比如滚梯副手、电梯按钮、公共座椅、公共桌面、键盘、鼠标、门把手、地面等

  • 从公共场所归来时你所穿的衣服、裤子和鞋子

  • 未清洁的双手触摸到的任何物品

  • 戴过的口罩外侧

  • 戴过的口罩外侧接触到的任何物品

  • 公共场所可取用的抽纸的最外面一张

  • 公共场所消毒溶液的容器外表面

  • 公共场所未上盖的各种液体

  • 未清洁的快递容器表面和快递表面

  • 感染者接触过的任何物品


很多时候污染并不需要紧张,你只需要在到达清洁区前或在触碰保护区前及时处理污染,并避免二次污染即可。

三、重点清洁区域

在分清了清洁与污染之后,你还需要知道有些区域是绝对不能够用污染的物品或肢体去接触的,或者应处于清洁区内重点保护的。

符合重点清洁区域标准的一些例子
  • 鼻子、口腔、眼睛以及这些器官周边的皮肤

  • 破损或流血的皮肤与伤口

  • 餐具

  • 床品

  • 婴儿

这些类似的区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因为根据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来说,它们往往和感染直接相关。
只有建立了清洁污染的概念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目的的防护,而不是感觉防护到位了但实际上漏洞百出,以至于在感染后复盘都无法找到感染的真正原因并堵上漏洞,从而导致免疫衰退后的重复感染。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