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5——口罩(上)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本来按照上期清洁与污染的节奏,这期应该谈谈入户缓冲。但总觉得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内容应该提前一下,比如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内容——口罩。特别是在亲眼目睹了父亲仅在佩戴了一次性医用口罩就前往医院进行复查的情况

一、现阶段是否应该佩戴口罩

先说结论,现阶段依然需要佩戴口罩。
由于现在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疫情平静期,很多人都认为疫情已经结束,所以外出或到公共场所时不再佩戴口罩,包括暂住于外地的我母亲就曾很认真的问我“现在北京还戴口罩吗?”我父亲也问过我现在是不是没有疫情了。根据我个人在通勤和上班时的观察,现阶段北京地区大概只有60%的人还在佩戴口罩。

按北京市疾控中心近期的抽样调查显示,现阶段的新冠阳性人群比率大约是5%,这5%的人群当中有一部分是之前尚未感染但现阶段不幸感染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在第一次感染后在体内形成有效抗体或抗体衰退过快,在短时间之内重复感染的。我们之前谈到过,多数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的抗体会存在3~6个月的衰退期,在这期间重复感染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但如果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血液检查我们是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在第一次感染中产生了足够的抗体,而且就算确实通过专业的血液检测确认自己体内存在抗体,也无法确切的知道自己的抗体衰退周期。所以即便是处在疫情的平静期,每个人依然存在感染风险,也就依然有必要佩戴口罩

二、如何选择口罩

说到戴口罩,首先要清楚应该是选择什么样的口罩才能保护自己。经过与疫情共存的三个年头,大多数人都对如何选用口罩有了基本了解,比如听过一次性医用口罩、外科口罩、N95口罩和KN95口罩等。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我依然可以看到大量的错误现象,比如选择了防花粉口罩作为防病毒口罩、在人流密集的医院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之类的。

根据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口罩需要应对的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熟悉又陌生》)。飞沫传播的病毒颗粒是大于5μm的,而细菌的大小是3μm,所以细菌过滤率BFE(Bacterial Filteration Efficiency)≥95%的口罩就可以满足防护要求;在近距离范围内传播的气溶胶颗粒的大小为0.1~10μm,载毒量达到有效感染的气溶胶颗粒通常要在1μm以上,所以颗粒过滤率PFE(Partical Filteration Efficiency)≥95%(测试样本直径为0.3um)的口罩可以满足防护要求。
(一)我国的口罩标准
在选择口罩时,商家在商品页面上提供的大多数信息都是描述性的且相对模糊的,即便口罩上印着“N95”也很可能是这款口罩的名字叫“N95”而不是符合“N95”标准,所以我们必须要查看这款口罩是按照什么口罩标准生产的。如果都查不到具体的生产标准,那就不要购买了,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电商平台上的日本防花粉口罩。
  • 《GB/T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 《GB/T38880-2020 儿童口罩技术规范》

  • 《YY/T0969-2013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 《YY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

  • 《GB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 《GB 2626-2019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二)外国的口罩标准
由于国外的口罩标准很多,这里仅列举常见的口罩标准。
  • 美国  《ASTM F2100-11》

  • 美国  《NIOSH:42 CFR Part 84》

  • 日本  《JMHLW 214,2015》

  • 韩国  《KMIEL-2017-64》

  • 欧盟  《ENI149 2001 呼吸防护装具认证标准》

  • 澳新  《AS NZS 1716》

(三)具体的选择
口罩的选择实际上和具体的使用场景相关,笼统的讲满足细菌通过率BFE≥95%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满足防护病毒的需求,只有当有感染者或是会产生气溶胶的特殊环境场合才需要需要升级到颗粒过滤率PFE≥95%的口罩。但在管控政策放开后,我们在很多时候无法确认环境的安全性,或者出于便利考虑,所以一般会选择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
单从防护等级来说(以较为容易买到的95%系列口罩为主)排名大致如下:
N95医用防护口罩 > KN95口罩=美国N95口罩=日本DS2口罩=儿童FN95口罩 > 韩国KF94口罩=欧洲FFP2口罩=奥新P2口罩
在实际使用中,这个级别的口罩防护效力可以视作基本一致,只需要挑选符合执行标准的即可。比起口罩的品牌,更需要注意应该是口罩是否跟自己的脸型贴合。

个人建议在日常选购标准

  • 95级别口罩选择执行标准GB2626-2019或GB19083-2010

  • 儿童口罩选择执行标准GB/T38880-2020;

  • 外科口罩选择执行标准YY0469-2011(限定场景)

  • 一次性医用口罩执行标准YY/T0969-2013(限定场景)

  • 3小时以上的火车或飞机行程,欧洲标准的FFP3

  • 懒得细分直接选执行标准GB2626-2019

    选购时请注意执行标准的标注:



这里列举一些可能的应用场景和口罩选择

  • 场景一:空旷且人流相对较少的室外

    口罩:YY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 或更高级别

  • 场景二:人流较高的商场

    口罩:GB19083-2010 N95 / GB2626-2019 KN95 或更高级别

  • 场景三:短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火车、地铁、飞机)

    口罩:GB19083-2010 N95 / GB2626-2019 KN95 或更高级别

  • 场景四:深夜下楼倒垃圾

    口罩:YY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 或更高级别


(四)一些关注点
1、是否需要防液体的口罩
非医护工作者在日常中通常不需要考虑口罩被具有传染性的液体浸湿的情况,所以通常不需要追求GB19083-2010标准的医用口罩,通常的GB2626-2019口罩即可。
即便是雨天,由于雨水会破坏空气中的气溶胶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所以通常也不需要考虑防水问题,雪天同理。
2、是否需要防油口罩
非耐油性口罩的风险在于用污染的双手触摸口罩时,由于手上有分泌的油脂,导致可能穿透口罩的保护。但手上油脂穿透防护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本身概率不高,再加上通常不建议用双手触摸使用中的口罩外部,所以一般不需要考虑口罩的耐油问题。
3、是否需要呼吸阀
在管控期间是不建议使用带有呼吸阀的口罩的,因为如果感染者佩戴带有呼吸阀的口罩是有概率传染其他人的。考虑到现在的实际状况,如果自己没有感染,那么为了呼吸更加顺畅是可以考虑选择带有呼吸阀的口罩的。

4、是否需要无菌口罩
有些口罩是比如医用口罩是有无菌要求的,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一点并不是很重要,即便是没有无菌要求的口罩也会有一个基本生物群落要求。只要你没开封,口罩上面的细菌应该还不如你牙刷上的多。
5、是否需要囤积口罩
口罩的价格一般会随着疫情的发展情况而波动,如果你使用量比较大的话,那么可以适当在疫情平静期口罩价格较低的时候选择购入以备不时之需。考虑到口罩是有保质期的,所以也不建议囤积过多,以免过期。

6、是否可以重复使用口罩
污染过的口罩一般不建议重复使用,处理不好有感染风险,推荐用过的口罩直接丢弃。现在平静期加上国内产能充足,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大概2~4毛一片、KN95口罩5~8毛一个(带呼吸阀的1块左右)、N95口罩1.5~3块一个,应该不用太心疼。如果确实有重复使用的需要,我会之后专门分享相关内容。

本期分享就先到这里,口罩其他相关的内容我们会在之后继续,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