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21——消毒溶液(下)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好了,接上面两期《消毒溶液(上)》《消毒溶液(下)》内容,我们继续消毒溶液内容的分享,会涉及到含碘消毒溶液季铵盐类消毒液含溴消毒溶液酚类消毒溶液

一、物体表面消毒溶液的选择

(一)含碘消毒溶液
主要有效成分是碘酊或者碘伏,当其与细胞、细菌接触时可以释放游离的碘元素,游离的碘能迅速穿透细胞壁,依靠元素碘的沉淀作用和卤化作用,与蛋白质氨基酸上的羟基、氨基、烃基结合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发生卤化,从而失去生物活性。平时主要用于伤口方面的卫生处理医用场景较多,并不广泛适用于日常物体表面的消杀,最关键是抹完了会上色,故这里不做详细展开。
不过可以在家中常备一些碘伏棉签碘伏喷雾,毕竟日常生活难免磕碰擦伤,可以用来处理伤口。


(二)季铵盐类消毒液
一类叫“单链季铵盐”,典型如苯扎氯铵。从消毒学功能分类上从属于低水平消毒剂,通常不用于杀灭病毒。很多媒体也强调,苯扎氯铵不建议用作杀灭冠状病毒。不知道为什么,国外很多消毒产品还是单链季铵盐,而国内主要应用是创可贴

另一类叫“双链季铵盐”,典型如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从消毒学功能分类上属于中水平消毒剂,是广谱的病毒消毒成分,能够有效杀死新冠病毒的是“双链季铵盐”,也经常会被标注为“复合季铵盐”

1、杀毒原理
杀毒机理主要是阳离子通过静电力、氢键力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结合等作用,产生室阻效应,导致细菌生长受抑而死亡。
季铵盐溶液无色透明,性质稳定,不挥发、不分解、无刺激性气味;使用后一般不会残留毒性,不会对人体造成过敏;对各种仪器上的电子元器件没有腐蚀作用等。
2、起效时间
和具体使用浓度有关,物体表面消毒起效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
3、应用范围
  • 可以用于环境与物体表面(包括纤维与织物)的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2000mg/L。
  • 可以用于卫生手消毒,与醇复配的消毒剂可用于外科手消毒,清洁时使用浓度1000mg/L,污染时使用浓度2000mg/L。

4、可选购的产品
有备案的双链季铵盐消毒产品,比较常见的有双链季铵盐消毒液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复合季铵盐消毒液/湿巾

5、注意事项
  •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

  • 避免接触有机物和拮抗物。不能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洗涤剂同用,也不能与碘或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磺胺粉等)同用。

    消毒是消毒,清洗是清洗,不能又消毒又清洗。


6、关于双链季铵盐
在大流行早期的一些宣传中,一些不学无术的媒体引用同样不学无术的科普自媒体的内容,将单联季铵盐和双链季铵盐混为一谈,片面强调季铵盐类消毒溶液无法有效杀死新冠病毒,造成了很大的误解。但实际上双链季铵盐在大流行时期和现在都是非常优秀的杀毒溶液,由于其透明稳定且无刺激性味道,我个人喜欢在衣物消毒时使用双链季铵盐消毒液,一般是在室外对外套进行喷洒或按配比加入洗衣机中进行对其他衣物进行消毒。也比较适合应用在私家车的消毒,不用担心对车辆内饰造成影响。

同时由于航空和铁路对酒精和部分含氯消毒液有携带限制,所以季铵盐类消毒溶液由于可以在飞机和高铁上携带能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常规配比的双链季铵盐消毒溶液大约有10分钟的起效时间,所以并不推荐对使用在需要快速消毒的场景。

另外由于其稳定、不挥发、不分解的特点,也可以应用在一些公共场所的消毒,类似楼道或走廊。根据相关研究,双链季铵盐可以在长达56天的时间内有效抑制细菌的繁殖,即便对新冠病毒做不到长期有效,但依旧可以有效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三)含溴消毒溶液
溴与氯同属卤族元素,其化学性状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与氯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作为含氯消毒溶液的替代产品。
1、杀毒原理
与含氯消毒溶液基本类似,可参考《消毒溶液(中)》的相关内容。
2、起效时间
和具体使用浓度有关,浓度在1000-2000gm/L时消毒时间为10-30分钟。
3、应用范围
一般应用于物体表面消毒,预防性消毒时可采用有效溴浓度为200~500mg/L的消毒溶液,或根据产品说明书来配比。
4、可选购的产品
含溴消毒溶液。

5、注意事项
  • 含溴消毒溶液为外用品,不得口服。

  • 属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接触可引发无明火自燃,应远离易燃物及火源。

  • 未加入防腐蚀剂的含溴消毒溶液对金属有腐蚀性。

  • 对有色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

  • 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黏膜、皮肤有灼伤危险。


由于其特性,含溴消毒溶液的应用场景相对受限,同时价格也不是很友好,综合起来不如使用类似功效的含氯类消毒溶液。

(四)酚类消毒溶液
酚类消毒溶液可能感觉会比较陌生,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对氯间二甲苯酚,虽然名字中有“氯”但并不属于含氯类消毒溶液。说是陌生但其实在大流行之前很多家庭就已经广泛使用酚类消毒溶液了,市场上常见的“滴露”和“威露士”这两家的消毒产品主要有效成分其实就是对氯间二甲苯酚。

还是在疫情早期,还是由于前文中提到的同一家不学无术的科普自媒体的错误宣传,导致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酚类消毒溶液无法有效杀死新冠病毒。
算了,直接点名就是DX医生,号称专业医疗科普的还不如我一个灾后自救的防疫爱好者。
关于对氯间二甲苯酚对冠状病毒有效性的研究这里就不额外展开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以下这两篇文献:

Wolff, M. H., Sattar, S. A., Adegbunrin, O., & Tetro, J. (2005). Environmental survival and microbicide inactivation of coronaviruses. In Coronaviruse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first insights concerning SARS (pp. 201-212). Birkhäuser Basel.

Dellanno C , Vega Q , Boesenberg D . The antiviral action of common household disinfectants and antiseptics against murine hepatitis virus, a potential surrogate for SARS coronavirus[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09, 37(8):0-652.

鉴于目前的研究,的确表明对氯间二甲苯酚对于灭活冠状病毒有效果,但这不代表这里就推荐日常使用它,或者作为家用常规消毒剂。因为对氯间二甲苯酚的刺激性和毒副作用还是需要注意,不过还是可以使用商家配比好的酚类消毒溶液来对衣物进行清洗。

不推荐,但不是因为无效。
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有其他关于消毒溶液方面的问题欢迎大家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