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37——高校及寄宿制学校的防疫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不知为何,最近我为数不多的粉丝中突然多了一些在高校大学生,正好上一期我们分享过了《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防疫》,这期也就顺势聊一聊高校及寄宿制学校的防疫。

一、“何不食肉糜?”

高校及寄宿制学校,之所以把这两个放在一起是因为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住在学校进行学习,无法回到家中这种安全地带。所以最好的最晋惠帝的解决方案就是走读或者在外面租房住,这样只需要把租住地或家中打造成防疫安全区即可。当然这种方案只适合家中经济条件允许且家长也支持的情况,更多的人还是只能选择常规的住校生活。如果读者是家中有孩子在上大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读中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支持孩子从学校宿舍搬出来,或者在经济上适当给予补助以便采购相关防疫用品。虽然很无奈,但放开之后坚持防疫确实需要一定的额外支出。

二、“就让他们去吃奶油蛋糕吧!”

如果没法在校外租房或者走读这里还有一种非常玛丽皇后的办法,那就是把所有的舍友都变成坚定的“防疫爱好者”(一般应该是2~8人寝),也可以通过多轮次的换寝将班级、年级或学校中的防疫同志集中到一起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样你们就可以一起把寝室打造成安全区,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对于绝大多数想坚持防疫的在校生来说,道路终归是曲折的很可能并不会有合适的同伴一起,但你们要知道坚持防疫的前途是光明的。越少的感染次数意味着越低的后遗症风险,健康的身体和完整的大脑将会是让你在日后学习和工作中脱颖而出的强力武器,坚持下去就肯定会有收获。虽然我已经离校多年,但高校的生活环境应该还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我仅以各种常见的学习生活场景为线索,分享一下防护的建议。

(一)上课与自习
相对来说是最简单的防护场景了,一般只需要佩戴好符合标准的口罩即可,高峰期无法开窗的教室则建议额外增加护目镜。比较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上课老师没有戴口罩的习惯,那么建议选择教室中部或靠后的座位,毕竟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话时飞沫和气溶胶都会比在平地上飞的更远些。相对的如果是在阶梯教室上课最好只选靠后的座位,因为阶梯教室的构造后排同学产生的气溶胶同样可以飞的更远,从而落在位于前排的你的身上。

(二)体育课
如果不是特别激烈的课程,比如太极拳、瑜伽、交际舞等项目佩戴口罩即可;相对激烈的课程,比如足球、篮球、网球等可以选择带送风系统的口罩或者半面罩(例如远大肺保);特殊的游泳课,你看看能不能调成别的课或者重修的时候换成别的?

(三)声乐、戏曲和表演
考虑到一些小众专业在上课时是无法佩戴口罩的,那么情况就比较特殊了,好在这些专业一般都是采用3~5人的小班或者是一对一的形式授课。首先请尽量打开窗户确保教室内的空气流通来降低气溶胶风险;其次尽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1.5米以上来降低飞沫传染的风险;之后如果可能可以和你的老师协商在教室内添加空气净化器或者CR box来进一步降低气溶胶风险;或者你可以自己携带便携款的空气净化器自己带往教室,只需要让老师允许你开启即可。特殊专业虽然无法完全规避风险,但如果尽可能地降低环境载毒量也会降低整体的感染风险,即便不幸感染症状也会相对较轻。另外别忘了你的优势就是小班,比大班教学更容易的了解你的同学和老师的感染情况,在有同学或教师感染的情况下你可以直接请假。(考虑到教育部的技术方案中禁止带病上课,你已经被动规避掉了大量的风险。)

(四)就餐
在校就餐主要会面临两个问题:
1、就餐环境风险
每个学校的食堂基本上都符合“三密”场景,特别是在就餐高峰期。如果你可以判断学校正处于疫情低风险期,那最好选择错峰吃饭,在大部分人都上课的时候前往食堂就餐。这里就不推荐向后错峰了,毕竟去晚了通常也没吃的了。若你判断学校正处于疫情高峰期,那么绝对不要在食堂就餐,请选择打包带走,在校园内寻找一处无人且通风的室外场所就餐,如果宿舍是安全区也可以带回宿舍食用。

2、食物病毒风险
由于存在食源性感染风险,附着在食物上的病毒可能会在进餐时通过口腔黏膜使你感染。虽然食源性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也要尽量避免,所以如果食堂或宿舍有微波炉的话建议对食物进行二次加热,一般2分钟左右可以杀死新冠病毒。还有一种选择是选择刚刚做出的食物或在持续加热中的食物,而不去选择摆放好的菜品,一般情况下的各种小炒、盖饭、拉面、米粉、煎饼、麻辣烫都符合这一标准,可以根据自己学校食堂的具体情况选择。

(五)洗漱
洗漱也是相对简单的防疫场景,早上可以早起错峰完成洗漱,也可以拿着你的洗漱工具在校内找一个无人且通风的地方独自洗漱。不用太在意其他人的目光,毕竟哪个学校没几个“怪人”呢。

(六)洗浴
洗浴场景的防疫相对有些困难,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1、独立卫生间
如果你的寝室附带可以洗浴的独立卫生间,那么只要洗之前做好环境杀毒就可以很简单的完成洗浴了。
2、公共澡堂
大陆地区北方的大学普遍都是能让大家坦诚相见的公共澡堂,虽然听起来感染风险很高,但实际情况比一般预想的要好一点。低谷期在开着淋浴洗澡时的感染风险其实感染风险是相对较低的,因为淋浴和下雨天的情况类似,水流的飞溅会先产生大量、干净无病毒的大尺寸气溶胶,这些气溶胶会把空气中作为病毒载体的小号气溶胶吞噬,然后由于尺寸越大的气溶胶越容易沉降,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要十几秒,由于重力水雾就可以夹裹着空气中的病毒一起沉降到地面被水流冲走,从而降低空气中较高处的病毒浓度,减少吸入的可能性。公共澡堂的风险更多的是集中在符合三密环境的更衣室,不过在这里你可以佩戴口罩,直到洗澡前再摘掉。同时也可以准备一个有单独包装的口罩,在冲洗完毕后直接戴上。

但如果在疫情高峰期去公共澡堂洗浴,依然十分危险。这里建议选择佩戴可以适配3M7093滤盒的面罩进行洗浴,因为7093滤盒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本身在浸润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过滤效率。当然,极端一点你也可以直接戴着便携潜水设备去洗浴(好像又可以上游泳课了?)。

另外如果寝室有较为方便的阳台,男生也可以在阳台以擦洗替代前往澡堂洗浴;女生的话可以考虑加个大小合适的浴帐。

(七)寝室
在无法将寝室打造成清洁区的情况下,那就只能从床铺和座位处下手了,至少要能保证睡觉时的安全(戴着口罩或者面罩睡觉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1、床铺
整体的操作类似于缩小版本的隔离区打造,使用塑料膜或者雨布将床铺进行封闭,然后连接空气净化器或者高过滤等级的CR box通过向封闭的床铺送风,来营造一个空气洁净的微正压区域。

搭塑料膜或雨布的架子可以采用寝室床铺常用的蚊帐架或者床帘架,之后根据自己寝室的实际情况在上面开口通过管道连接空气净化器或在适当位置架设CR box。考虑到床铺的实际面积较小,所以并不需要采用风量很大的空气净化器或者CR box风扇,毕竟还需要考虑设备带来的噪音是否会影响自己及同寝室友的入睡情况,一般静音的电脑风扇会比较适合这种场景。

基本原理就是图上的样子,请原谅我的“灵魂画手”,毕竟毕业多年的我暂时没有条件亲手制作一个正压床铺给大家展示,微博上应该会有类似的成品的样子。如果有读者完成了正压床铺,也欢迎给我投稿。
2、桌子
可以选择不进行处理,佩戴口罩即可;如果不想佩戴口罩,也可以参考类似床铺的改造,隔离出一小块区域做成正压空间,但这可能需要和同寝室友提前做好沟通;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增加寝室内的空气净化器或CR box数量,尽量降低寝室内部的气溶胶风险。
3、注意事项
考虑到有些高校并不会24小时供电,所以为了维持设备在夜间的正常运行,还需要准备一些户外电源或者电池盒来保障供电,具体的规格取决于设备的耗电情况。

(八)其他
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涉及到的手卫生、消毒液等其他问题可以参考之前的专项内容,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

在前面已经说了在学校坚持防疫会是件很难的事情,但并不是不能坚持。为了能够长期作战,你可能会需要定期给自己加油鼓劲以维持一颗坚强的心,这种时候你可以选择在网络上去寻找和你志同道合的伙伴,尽管可能天南海北大家无法见面,但你们仍旧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支持。虽然可能和同校生产生了社交疏远,但你们依然有机会收获友谊和爱情。如果说中小学的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那么你们这些高校生就是祖国的明天,希望你们能够在这后大流行时代都保护好自己,带着野蛮的体魄和文明的精神,健康顺利地完成学业,去拥抱自己美好的未来。
这里借用教员的名言作为结束——“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加油!

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也欢迎在校读者分享自己的防疫办法或相关作品。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