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49——药物与病毒载量(上)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这几天让我比较吃惊的是有读者给我留言说,最近他们本地的某些鼻喷已经被买的涨价了。我的分享仅仅是提供一些原理方面的信息,请各位读者朋友不要盲目购买,应该仅仅当做在遇到高暴露风险或暴露感染后进行紧急干预降低病毒载量的辅助手段,日常防护中请不要将鼻喷作为主要防护手段,最有保障的依旧是口罩、护目镜这些常规防护措施。

虽然关于如何在暴露感染后降低病毒载量方面已经进行了三期分享,但仍有一些内容需要补充,所以也就有了这期药物或者说补剂的相关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其实有些介于暴露感染后降低载量和确认感染后进行治疗之间,之后的内容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处方药。我个人非常不建议非高危人群在暴露后或感染初期擅自使用任何处方药,如果确有需求请一定要在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情况服用。如果已经确认感染(核酸或抗原呈阳性),最好前往医院寻求正规医疗干预,请不要擅自进行治疗。高危人群建议根据自身身体情况提前向医生进行咨询,根据医生的指示准备相关药物,并在感染后及时就医。我在这里仅仅只是提供药物或补剂原理方面的信息分享。

从感染人体的机理上来说,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是通过与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和TMPRSS2(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的结合来侵入人体细胞,进而形成免疫突破,最终造成感染。除了我们之前所提到的降低环境内病毒载量、漱口、洗鼻、洗眼等方式,还可以通过药物来来降低病毒载量。药物从原理上来说有三种方式可以降低或限制病毒载量,来给自身的免疫系统或外部医疗干预提供时间,分别是临时提升免疫系统本身的水平来提高病毒免疫突破所需要的载量阈值、通过限制ACE2和TMPRSS2受体来限制病毒的进入以及抑制病毒本身。

提升自身免疫水平

免疫本身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术语,当像病毒这样的病原生物攻击人体时,我们会求助于免疫系统来对抗一系列威胁,对抗病毒最好的方法是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变得强大。这部分内容会涉及到一些和免疫系统相关的微量元素,如果平时本身就有足量摄入的话,可能意味着病毒针对你突破免疫所需的载量阈值本身就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再临时增大这些元素的摄入剂量并不会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所以还请各位读者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判断。

(一)锌元素
锌是影响人体健康和营养的主要微量元素之一,锌在人体生长发育、免疫、维生素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研究通过每天补充锌,慢性腹泻的爆发和持续时间最多可减少25~30%。此外,除了减少普通感冒的持续时间外,可将急性呼吸道感染率降低多达45%。
1、锌元素与免疫功能
很多细胞功能的调节都离不开锌元素,比如DNA复制、RNA转录、细胞分裂和细胞活化。在免疫系统的运行中锌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细胞介导免疫和体液免疫都需要锌元素的参与,几乎每个免疫过程锌元素都会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多形核白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这些先天免疫机制在缺乏锌元素的情况下其趋化性和吞噬作用的效果都会降低。补锌可增加T细胞和NK细胞的数量,并促进IL-2和可溶性IL-2受体的产生(IL-2:白介素-2,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产生,是所有T细胞亚群的生长因子。),同时可以影响巨噬细胞铁稳态的调节效果。

2、锌元素与病毒感染
锌元素对多种病毒具有多种直接和间接作用,特别是RNA病毒。锌元素对RNA病毒的影响是通过多种机制共同实现的,包括调节病毒进入、融合、繁殖和病毒蛋白的生产。此外,锌也可以通过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来保护细胞膜,通过调节紧密连接的蛋白质来促进抗病毒免疫,从而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降低自身的炎症反应。同时锌还可以通过抑制病毒RNA聚合酶和相关蛋白的水解来发挥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而新冠病毒正是典型的RNA病毒,细胞内锌浓度的增加会损害新冠病毒的复制。

3、锌元素与新冠重症
2022年2月在一项针对470例新冠重症患者的双盲实验中,采用随机分配补锌组(n=231)和安慰剂组(n=239)来对比,补剂量为50mg每日(分两次),疗程为15天。从结果上看,补锌组和安慰剂组的30天死亡率分别为6.5%和9.2%,补锌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32%;重症发生率(ICU分别为)5.2%和11.3%,补锌组的风险降低了57%;补锌组的综合风险(死亡和重症)相较于安慰组合计降低了42%。
总的来说锌元素一方面可以起到提高自身免疫水平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冠病毒的复制,同时也可以减轻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在暴露感染后增加锌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并提高突破感染所需要的阈值。急性锌中毒的情况比较罕见,通常每日摄入量超过200~400mg时才会出现,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等,同时若细胞中过高水平的锌也会损害淋巴细胞的部分功能,进而对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通常情况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男性每日补锌量为12.5mg,而女性每日补锌量为7.5mg,并且每日补锌总量不超过40mg。不过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每日摄入30~50mg的锌可以对新冠病毒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在确认感染后临时加大锌的摄入也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二)硒元素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证明,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发生,全世界40多个国家处于缺硒地区,我国22个省份的几亿人口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人口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很高。

虽然暂时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研究证据表明硒元素和降低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但一份针对我国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12月13日期间,147个城市共报告的14045例新冠病例的研究来看,新冠报道病例和土壤以及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中的硒含量具有显著的生态相关性。新冠报道病例多发生在缺硒地带,并且城市土壤硒水平低的地区,其新冠感染造成的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另一份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研究中发现,在感染后人体中的血清硒和硒蛋白P水平会快速下降,表明身体对硒元素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如果感染者体内长期维持过低的血硒水平,则进一步增加重症和死亡的概率。
基于硒元素对提升免疫系统的作用可以变相降低感染后的病毒载量,个人认为可以适当进行补充,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的补硒量为50-250μg


(三)槲皮素(Quercetin)
槲皮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天然类黄酮,又名栎精,是植物界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醇类化合物。由于其有益的药用/治疗特性,所以一直备受研究者们关注,槲皮素被证明可以防止巨噬细胞在体外产生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肿瘤坏死因子),并通过促进锌元素在脂质膜上的转运来促进锌的抗病毒活性,从而提高免疫水平。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时期的研究还发现,槲皮素可以调节ACE2受体的表达,从而影响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的细胞。也有很多研究显示槲皮素对LC的治疗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也许之后会详细展开)。

虽然槲皮素在新冠病毒治疗和预防方面仍然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不过可以提高锌元素的表现),但早前一项随机招募了1002名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者的研究表明,以每日1000mg的剂量持续给药12周,可以明显缩短患病天数。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额外补充槲皮素。

槲皮素虽然广泛存在于植物当中,但普遍含量相对较低,不过有读者提供了一种比较有趣的补充方法,即通过食用咖喱来增加槲皮素的摄入,这是因为洋葱、胡萝卜、土豆和苹果这些咖喱常用的配菜中均含有相对较高水平的槲皮素。

 

(四)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茶多酚中最有效的活性成分,属于儿茶素。EGCG有离子载体活性,和槲皮素类似,它们可以螯合锌阳离子并将其转运通,从而提高锌元素在免疫因素中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新冠病毒在感染后,很容易诱发IFN(干扰素)的过度反应,进而引起全身性的免疫风暴(免疫风暴状态下各种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会快速增殖并高度活化,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和化学介质,在杀伤病原体的同时对宿主本身也会造成巨大的免疫破坏)加重病情,而EGCG可以对影响免疫风暴反应的STAT1、STAT3、NF-κB、Nrf2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避免过度反应。
虽然依旧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但在暴露感染后,适当补充EGCG可能是有利的,因为它们作为转录因子活性及其靶基因表达的调节剂的多靶点作用,EGCG可以恢复组织稳态,进而抵消IFN和细胞因子的过度反应以及肺纤维化的发生,也可以进一步促进锌元素的免疫表达。相关研究人员给出的建议是如果症状加重,可以每天服用600~900mg来降低免疫风暴的影响和肺部纤维化的概率。

EGCG主要存在于绿茶的茶多酚中(含量大约占绿茶毛重的10%),但红茶中并没有EGCG。所以日常有饮茶或喝茶饮料习惯的读者可能并不需要特意补充EGCG,正好现在也是新茶上市的季节(此处应有绿茶广告)。不喝茶的读者如果认为有必要,也可以使用补剂(图是展示用的,不代表我推荐,如果读者有需求可以自己搜索EGCG绿茶提取物、茶多酚,我觉得喝茶就可以了)。

(未完待续)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受限于篇幅还有很多内容没有介绍,会在之后的分享中继续。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