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67——CDC第16周数据研究(比肩随踵)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分析疾控中心周报,是因为这是我们判断国内疫情发展趋势的主要手段,可以指导并帮助我们安排后面的工作和学习生活。4月29日时疾控中心发布了2023年第16周《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周报。
虽然我在写这期分享的时候是4月30日,但大家看到的时候肯定是5月1日了,所以先祝大家五一国际劳动节快乐。

一、流感病毒阳性检测率继续高位放缓

(一)流感阳性率继续下降
根据疾控中心的数据来看,2023年第16周的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阳性率为27.7%,已经连续四周持续下降。

随着流感感染高峰的结束,流感阳性检测率继续下降,随着气温的回升和未感染人群的减少,整体下降速度较往年稍快,如果没有其他意外情况影响,初步判断会在2~4周的时间降低到较低水平,基本符合对流感疫情的持续判断。如果流感病毒阳性检测率能够尽快下降,之后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可能就不再继续分析流感的情况了。

虽然整体上流感已经过峰,但结合疾控中心第16周流感周报来看,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感仍处在较高的流行水平。虽然已经连续三周下降,但南方省份的流感阳性检测率仍高达38.4%,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除了在上次周报分析中提到的要预防流感在南方省份的再次流行之外(南方地区在夏季也会因为潮湿和炎热等原因容易造成流感的再次流行),随着五一假期的开始,甲流和新冠共感染的几率也在提高。当甲流与新冠共感时,人体ACE2水平可升至28倍,而ACE2的上升将极大促进新冠感染速度和严重度,肺组织病变程度也更高。这意味着甲流会大大增强新冠感染概率,二者在体内可发生共感染,会使新冠病毒感染性增强,导致更严重病情。在之前北方流感高峰时已经发生过类似的共感案例,南方省份的读者请注意防护。北方省份的读者请继续恢复或保持免疫力。

另外根据中央气象台和微博中国气象爱好者的相关内容来看,虽然目前全国各地天气普遍晴朗,但从5月2日开始,新一轮降雨将从川渝向东扩展,全国雨雪天气明显增多,到假期最后一天暴雨笼罩长江中下游,出游的读者要注意返程时天气变化,居家的读者请注意增减衣物。


综合来看五一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会经历一段时间温度的波动,还希望各位读者根据所在地区的情况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因为温差变化而造成抵抗力低下,给流感和新冠以可乘之机。五一假期结束之后预计全国将迎来大范围的升温。

(二)流感样病例数持续下降

全国流感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不等同于流感病例)在第10周(3月6日-12日)达阶段高峰(9.1%)后开始下降,第16周流感样病例占比为5.3%,下降比例已经连续两周放缓,情况不容乐观。

二、新冠核酸阳性人数连续上升

从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来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检测人数开始上升,且核酸阳性检出率也上升至4.7%(第15周为1.3%),直接提高了两倍。抗原阳性检测阳性数也由第15周的0.5%上升至本周的1.5%。

随着检测样本数的小幅回升,哨点医院实验室的阳性检出率也已连续五周上升,第11周为1.9%、第12周为2.3%、第13周为2.6%、第14周为2.6%,第15周为3.2%,第16周4.4%。可以肯定前一轮低谷期已经结束,之后会开始逐步爬坡过程,而随着五一假期大量人群外出旅游(预计2.4亿人),可能会在极大程度上加快爬坡的速度。

三、变异毒株上报数爆发增加

本周新冠变异毒株数量较上周的158个分支,上升到178个,增加了20个分支,且连续三周有效上报序列超过4万例。根据NGDC&CNCB的数据,在上个采样周期中,XBB系毒株的占比已经超过50%,势头异常迅猛。第16周累计上报74例XBB.1.16(15周为42例)、38例XBB.1.16.1(15周为5例)、139例XBB.1.5、377例XBB.1.9.1,基本表现为XBB.1.16、XBB.1.5和XBB.1.9.1一同快速增长,在争夺有力的病毒位。另外比较令人担忧的是还检测出了12例XBB.2.3。随着XBB系的快速传播,基本可以认为旧有的“免疫长城”已经开始崩坏。

以上就是我这里对疾控中心2023年第16周《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的一些看法和分析。
四、周报之外

考虑到周报数据的延迟性和统计学方法,除了周报本身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周报之外的消息来辅助判断疫情的发展情况。这里将上周部分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 4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新冠疫情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 4月2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一级响应第67次例会。

  • 4月24日~4月30日,多个省份公共卫生机构接到上级主管单位通知,要严格落实新冠病毒“乙类乙管”措施

  • 4月24日~4月30日,可能是上周上海车展的后续影响,汽车相关的媒体人和汽车相关的从业人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声。

  • 4月29日~4月30日,随着五一假期的开始,部分地区医院已经出现发热门诊人数上升的现象。

  • 4月25日~4月26日,很多媒体试图引导舆论,传播“二阳患者以轻症为主”的未经科学证实的消息,淡化二次感染问题。

  • 网络社交平台依旧出现多地出现了小范围的集体感染情况(同一家庭、同一宿舍、同一店面等),推测部分地区或部分人群的新冠抗体水平已经十分衰落。




分析周报主要是为了能更准确地判断全国疫情的大致走向,以便指导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这里仅代表个人擅自总结了一些内容作为参考。

  1. 本周后半段全国普遍降雨降雪,请读者们做好衣物增减,特别是南方地区。

  2. 五一假期开始,外出活动的读者请尽量避开人群密集地区并提升防护等级。

  3. 五一假期期间整体相对安全,但想必各位读者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现在的旅游盛况假期和令人担忧的防护意识,假期结束之后随着外出旅游人群返回,很可能会引起新冠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危险性增加。

  4. 可以预见,五一期间和五一之后会有很多人出现新冠感染的相关症状,如果可能请尽量减少外出。

  5. 五一假期请准备好各种防疫物资,再次检查家中可能存在的防疫漏洞,准备迎接之后的感染冲击。

  6. 鉴于疾控中心周报数据存在一周的滞后和各地流行趋势的差异,可以根据医院呼吸科或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判断本地疫情发展情况。


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