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70——新冠感染与骨质流失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五一之前有一位读者和我沟通了一件事情,就是他的母亲(59岁)在家时突然晕厥,而且是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两次晕厥之后持续性昏迷,幸好被前来探望的亲属发现,及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送医进行了紧急抢救。医院的诊断是“晕厥;头晕;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之后又进行了各项主要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但这位读者的母亲的状态并没有很快恢复,考虑到他的母亲在去年12月的时候感染过新冠病毒,但医院的大夫并不认为有相关性,于是他选择了和我进行了沟通。同时抗原与核酸结果均显示他的母亲(下称“病人”)目前没有感染新冠。
本期内容大概分为三部分:
  • 具体案例的分析
  • 骨质流失的原理
  • 一些个人的建议


一、具体案例分析说明

由于我并不是医生,无法给出专业的医疗建议,所以仅仅是尝试通过长新冠的角度来尝试分析,并不保证完全正确,如果不妥欢迎指出。事后在征得他的同意后,将我们沟通的一些结果作为本期分享来展示给大家,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帮助。
首先是常规血细胞的检查,很明显可以看到病人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包分析、淋巴细胞绝对值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考虑到白细胞总是正常,那说明免疫系统应该是在正常工作,但很可能有急性细菌感染在病人意识清醒后,这位读者对其进行了询问并将结果转述给了我。病人有比较明显的腹痛,且前日食用了东北酸菜。考虑到4月中下旬的气温对冬季腌渍蔬菜可能产生的影响,病人有极大概率是因食用了有食品安全隐患的酸菜造成了急性肠胃细菌感染,可能的话需要有针对性地服用一些抗菌药物(事后病人服用了左氧氟沙星,相关症状有所缓解)。

之后是微量元素检查,最明显是的不足,这符合医院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判断,同时铁元素偏低。前白蛋白也偏低,鉴于主要器官检查并无异样,那么前白蛋白的偏低极有可能是因为急性细菌感染造成的。

血液离子检查方面,钠离子和氯离子偏低,符合微量元素检查的结果。比较值得注意的是血液酸碱度二氧化碳分压,这两项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都非常接近不正常区域。考虑到采血时距离晕厥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身体应该是进行过自我调节,那么造成晕厥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是碱中毒。碱中毒则有很大概率是因为电解质失衡而造成的。

综合这些信息似乎已经可以得出结论,病人是因为急性肠胃细菌感染导致了电解质紊乱,进而引起了代谢性碱中毒从而引发了晕厥。可是读者介绍病人在晕厥前并没有明显的呕吐或腹泻情况,所以似乎急性肠胃细菌感染可能是一个诱因但并不会导致如此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这个时候我注意到读者母亲的铁元素的情况也不正常,所以想了解一下以往的体检数据。很幸运,病人分别在2022年10月底2023年3月初进行了两次体检,而中间正好经历了新冠病毒感染。主要对比了近3次读者母亲的钙、磷和血清铁的指标,结果如下:

可以明显发现,在经历了新冠感染后构成骨骼的主要元素钙、磷和铁都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说明其骨质在感染后发生了持续性的流失。而钾又是骨骼细胞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持续性的骨质流失势必也会影响体内钾的浓度。所以除去急性细菌感染的表象,最终的原因很可能就是骨质的持续流失造成了体内元素的失衡

二、新冠感染与骨质流失

统计显示大约24%的长新冠患者存在长达7~10个月的持续性的骨痛或肌肉酸痛,且重症新冠患者的骨密度显著低于同一环境中的轻症患者。另一份对出院后症状持续长达三个月的新冠幸存者进行的一项放射学研究表明,骨髓中的炎症在康复后持续存在。这些数据说明新冠病毒对骨骼的影响可能是持续性的。
(一)新冠病毒与骨骼感染
由于ACE2和TMPRSS2几乎不存在于骨骼细胞中,所以理论上新冠病毒直接感染骨细胞是几乎不可能的,相关研究也证明了新冠病毒无法结合和感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

(二)新冠病毒与骨质流失
虽然缺乏足够的人体数据,但有研究人员根据根据对仓鼠的模拟取得了一些实验数据。在研究中通过让仓鼠感染新冠病毒,并收集它们感染后的骨组织。使用了三维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新冠感经导致仓鼠严重骨质流失,从20%逐渐增加到50%,更重要的是骨质流失从感染期的一直延伸到康复期 ,直到第60天骨密度仍没有恢复。而且在从仓鼠身上采集的不同骨组织中也有类似的发现,这表明骨质流失不是特定部位的,而是全身性的。如果没有适当的干预,即使无法检测到新冠病毒了,骨量和骨密度也几乎没有恢复。

(三)新冠病毒与炎症细胞
研究人员通过仓鼠对比实验,发现骨质流失与新冠病毒诱导的细胞因子失调有直接关系,因为促炎细胞因子不仅上调了骨质中破骨细胞分化,而且在骨骼组织中引发了持续性的促炎级联反应,以增强其促破骨细胞生成作用。从结果上来说,炎症细胞因子被认为是这些病理性骨质流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它们不仅激活破骨细胞,而且阻碍成骨细胞功能。

三、一些个人想法

虽然目前还缺乏对新冠康复者骨骼状况的系统性研究,但通过仓鼠实验、长新冠患者数据追踪和这位读者母亲的亲身经历,我们大体上可以确认新冠病毒在感染后会持续性影响感染者的骨质即便在康复后骨质的流失仍会至少持续数月之久。骨质的持续性流失会使得新冠感染者的康复变得更加复杂化,骨密度较低的老年人会有更高的骨折风险,而骨密度相对较高的年轻人也会面临持续骨质流失带来的各种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其他与骨骼相关的微量元素的状况。
所以对于在第一波不幸中招的读者,如果可能请定期检查自己骨密度情况及时采取适当干预手段来弥补骨密度的不断流失,最好根据需要补充额外的钙质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并留意其他与骨骼相关的微量元素情况。对于没有感染新冠的读者,最好也根据自己的骨密度情况预防性地增加钙质的摄入,但注意不要过量。

另外,根据和提供案例的读者的最新沟通,他的母亲在持续补充钾、钠、钙、VD等微量元素,近来恢复得不错已经可以在室内走动了。在这里希望她能够早日康复,也希望其他读者能够尽量避免家中发生类似的情况,希望大家的父母都能够健康。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