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整重发: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76——BCDC(北京)第18周数据分析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昨天的分享引用了一张中央气象台的气温变化图,由于我校稿时不够仔细,没有看出地图的问题,所以被举报并删除了分享内容,我对地图使用不规范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向各位读者道歉,并保证之后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还请各位读者原谅。

另外在调整被投诉内容期间,正好从央视新闻刷到了这样一条消息:“根据怒气按广州市发热门诊的数据,有20%~25%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我们在上周《后流72-BCDC第17周数据分析》中分析认为第18周全国的数据高值应为27.45%,考虑到目前南方省份流感流行水平略高于北方省份,那么全国新冠流行水平应该略高于广州市,推测在25%~30%之间。如此看来,上周的数据分析结果还相对准确。


CCDC不光上周的第17周的新冠周报没发,现在第18周的新冠周报也没有发布,多数CDC分支机构也持续静默状态,更新的还是只有流感周报。不过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BCDC)依旧坚持发布了第18周的疫情周周报,所以我们这期还是以北京的数据和全国流感周报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全国第18周流感周报数据

从数据上来看第18周南方省份流感阳性数为14.4%(第16周38.4%,第17周为27.2%),北方省份流感阳性数为5.0%(第16周11.3%,第17周为8.5%),全国范围为10.1%(第16周25.8%,第17周为18.3%)。

从数据上来看北方省份流感已基本进入低流行水平状态,南方省份整体流行水平也相对较低,应该也会在2~3周内进入低流行水平状态。

二、北京市第18周疫情周报

2023年第18周(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5月7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0508例。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和痢疾,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7.7%。

第18周北京地区法定传染病前5位,依次是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新冠病毒连续两周超过流行性感冒位居第一。另一点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和第17周6438例传染病病例相比,第18周传染病病例达到了10508例,单周增幅达到63.22%。考虑到北方省份流感阳性检测比率已经从上周的8.5%降至本周的5.0%,而感染性腹泻、病毒性感染肝炎和肺结核都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烈性传染病,合理推测第18周新增的大部分病例数都应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基于在《后流72-BCDC第17周数据分析》中确认的“BCDC数据变化趋势符合CDC全国数据变化的趋势”这一结论,以及“第18周新增的大部分病例数都应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一新结论,基本可得出第18周全国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检测率在持续上升。这里继续采用第17周数据分析时得出的预测数据作为参考,即若流行水平较低则全国范围内新冠病例阳性检测率可能略高于8.5%(假设为8.6%)流行水平较高全国范围内新冠病例阳性检测率可能略高于18.3%。那么依旧按照刘清司长所说的全国发热门诊监测结果显示,五一期间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小幅上升的15%来算,则第18周新冠阳性检测率低值可能为9.8%,高值可能为27.45%所以这里以北方流感阳性检测率作为基准,推测了一个可能的曲线变化,来尝试代表全国的新冠病毒阳性检测率变化情况。(一切以CCDC最终公布数据为准)

考虑到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个人认为刘清司长所预计的小幅上升很可能还是相对保守了,真是数据很可能会更糟糕。由于缺乏官方公开数据,所我们在这里还是采用刘司长的说法进行估算。但不管是保守估计下的低值还是高值,可以肯定的是第二波新冠感染已经开始快速爬坡了。
三、本周的天气情况
根据中央气象台和微博中国气象爱好者的相关内容来看:
今天我国气温南北倒挂,郑州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河北峰峰36.9度,中国最低点吐鲁番艾丁湖气温都超过40度了;但与此同时华南西南雨水不断、气温持续低迷,广州南宁最高26度出头,深圳海口更是只有22-24度。未来三天,南北方气温差距还将继续扩大,华北高温范围将由点到面、部分地区直逼40度。
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开启了高温的序幕,南方地区则会降温几日,还请各位读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注意更换衣物。考虑到未来几日,华北大部分地区将持续升温,这部分地区的读者请注意额外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中暑或其他夏日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以免需要前往医院就诊而承担高暴露风险。
四、周报之外
各位读者可能会比较好奇现阶段感染新冠病毒的是首次感染的居多还是二次感染的居多,虽然没有官方的统一说法, 但结合CCDC的部分数据采集点的明细来看,现阶段应该是“一阳”人数高于“二阳”的人数这大概可以说以下四个问题:
  • 2022年12月第一波疫情高峰时的“幸存者”比预想的要多。
  • 如果放松警惕依旧会被“查漏补缺”。
  • 即便已经6个月过去了,首轮感染后的“预存免疫”依旧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 本轮不太可能复制第一波时的“快速过峰”,整个过程将会很长。
PS:连周报都没有了,“周报之”着实是有些尴尬。

分析周报主要是为了能更准确地判断全国疫情的大致走向,以便指导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这里仅代表个人擅自总结了一些内容作为参考。

  1. 华北地区本周将持续高温,请该地区的读者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 全国普遍性的高温即将到来,请不要因为过于担心中央空调的风险而造成中暑等问题。(《后流65、66-空调系统与感染风险》

  3. 我们已经身处第二波疫情当中了,请提高防护等级。

  4. 第二波疫情可能会是一个相对较长的阶段,请准备好物资并调整好心态,延长赛已经开始了。

  5. 随时检查家中可能存在的防疫漏洞,迎接感染冲击。

  6. 有条件或者说没条件的读者,可以尝试提前准备居家隔离所需要的负压隔离间。(《后流75-居家负压隔离间》

  7. 医院虽然感染风险较高,但如果因其他疾病或事故需要医疗干预,请及时前往就医不要耽误病情。


本期的分享就先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份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