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03——消毒液回顾【苯扎氯铵】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都说“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但其实防疫也一样,每隔几周都会有不同的读者留言询问消毒液方面的内容。由于消毒溶液相关的内容更新的比较早,我也知道大家一般懒得去翻以前的分享,于是更新了索引目录方便查找相关内容。不过由于之前消毒溶液的内容是作为整体内容出了四期分享,可能还是不方便查询某个单独的品类,再加上之后可能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导致部分内容过时,所以决定以“消毒液回顾”的方式不定期的将一些常见品类的消毒溶液的内容细化下,可能会有酒精、二氧化氯、次氯酸、双链季铵盐等等。就先来回顾一下这几天留言较多的苯扎氯铵
本期内容主要包括:
  • 苯扎氯铵的基本信息
  • 苯扎氯铵的主要用途
  • 苯扎氯铵与新冠病毒
  • 苯扎氯铵的安全性
PS:索引更新v1.1【01-100】

一、苯扎氯铵的基本信息

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ZK、BKC、BAK、BAC),又名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ADBAC),商品名Zephiran,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有机盐属于季铵化合物(单链)。

二、苯扎氯铵的主要用途
苯扎氯铵是一种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属于双功能消毒剂,既能杀灭细菌/真菌、又能灭活病毒。特别是由于其抗菌活性,苯扎氯铵是许多消费品中的活性成分:
  • 医药产品,如眼、耳和鼻滴剂或喷雾剂中作为消毒剂。

  • 人护理产品,如洗手液、湿巾、洗发水、肥皂、除臭剂和化妆品。

  • 皮肤消毒剂和伤口清洗喷雾剂。

  • 润喉糖和漱口水,作为杀菌剂

  • 避孕产品,杀精剂。

  • 地板和硬物表面清洁剂。

  • 用于清除小径、屋顶瓦片、游泳池、砖石等处的藻类、苔藓、地衣的除藻剂。

不过日常中最常见的苯扎氯铵大概是创可贴。

三、苯扎氯铵与新冠病毒

关于苯扎氯铵是否可以杀灭新冠病毒的问题,在大流行早期其实并没有太大争议。因为早在1998年的实验就显示苯扎氯铵对人冠状病毒无效,所以大家普遍惯性认为苯扎氯铵同样对属于人冠状病毒的新冠病毒无效。

但随着大流行的持续,特定时间内常用的酒精消毒液开始出现短缺,所以研究人员又将目光重新转向了苯扎氯铵。在一份发表于《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0.2%的苯扎氯铵和三种商用季铵盐消毒剂(其中一种名为Qimen的国产消毒湿巾的效成分为0.13%的苯扎氯铵)对新冠病毒的作用(使用了有机土壤和硬水来模拟洗手场景)。从结果上来看,除Clean Quick之外,其他三种样本的四种化合物都能在接触后15秒内和存在有机土壤的情况下有效灭活新冠病毒(doi.org/10.1016/j.jhin.2020.11.023)

而另一项实验中,在没有土壤负载的情况下测试了苯扎氯铵新冠病毒的影响,0.1%的苯扎氯铵大约在5分钟之后实现了对新冠病毒的灭活(doi.org/10.1016/S2666-5247 (20)30003-3) 

或许有些颠覆,但从实验结果上来看,合适浓度的苯扎氯铵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新冠病毒的灭活。另外,作为洗手液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苯扎氯铵可能优于酒精(乙醇),因为它在使用后对皮肤具更明显的抗菌效果。相关研究显示苯扎氯铵在接触后长达4小时内均表现出持久的抗菌活性,而乙醇基消毒剂在使用后仅能在10分钟内表现出皮肤保护作用。(季铵盐一贯的长效抑菌)

四、苯扎氯铵的安全性
和很多消毒剂一样,高浓度的苯扎氯铵是具有毒性的,被怀疑对呼吸道和肠胃及神经具有一定毒性,高浓度的苯扎氯铵会腐蚀和刺激皮肤和粘膜,如果内服足够的体积会导致死亡。不过由于技术相对成熟,所以对于商家来说,大多数鼻用、眼用和耳用消毒产品,苯扎氯铵是首选的防腐剂材质。但近些年的研究显示在常用的浓度下,苯扎氯铵对中耳组织有刺激性其内耳毒性已被证实。另一方面许多吸入式喷剂和鼻腔喷雾都含有作为防腐剂的苯扎氯铵,但有很多研究都显示长期使用(6个月~1年)含苯扎氯铵的这类产品会对鼻腔纤毛运动、粘膜纤毛清除、鼻粘膜组织、中性粒细胞功能和白细胞对局部炎症的反应产生不利影响。但研究还证实浓度等于或低于0.1%的苯扎氯铵与药物引起的鼻炎之间没有相关性

根据美国毒理学会得出结论,0.1%浓度苯扎氯铵是可以安全地应用于完好的皮肤的最高浓度。但2011年,美国一项旨在评估不同活性成分的洗手液在预防学龄儿童中病毒传播的,大型临床试验中,出于安全考虑排除了基于苯扎氯铵的洗手液。在欧洲同样对应用于人体的苯扎氯铵的浓度有所限制,以消毒湿巾为例,欧盟将湿巾纳入化妆品进行管理,欧盟化妆品法规(EC)1223/2009对苯扎氯铵的浓度要求是是≤0.1%

苯扎氯铵在我国也曾有类似限制,比如说《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中对苯扎氯铵浓度的要求是,淋洗类发用产品浓度≤3%,其它产品≤0.1%但该规范在后续的更新中删去了对苯扎氯铵的浓度检测要求,更改为需标注对眼睛存在刺激性。另外中国大陆地区将消毒湿巾作为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而不是化妆品进行实际监管,湿巾国家标准GBT 27728-2011《湿巾》未对苯扎氯铵含量进行要求(前文中Qimei消毒湿巾的苯扎氯铵有效浓度为0.13%)。
另外,尽管苯扎氯铵被证明对狗和老鼠的冠状病毒有灭活作用,但由于不同动物对苯扎氯铵耐受力不同,家养宠物的苯扎氯铵中毒已被确认为直接接触使用苯扎氯铵作为活性成分的消毒剂清洁的表面的结果(《Handbook of Poisoning in Dogs and Cats》)。

总的来说,苯扎氯铵可以杀灭新冠病毒,并且由于其持续抑菌的效果作为洗手液或表面消毒剂使用可能比酒精的效果更好,但由于其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要求接触皮肤使用的产品中苯扎氯铵的有效浓度不超过0.1%。由于我国在相关标准的制定方面比较不同,所以在选用含苯扎氯铵的消毒产品时,请谨慎注意稀释后的有效使用浓度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