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25——热带风暴/台风与健康风险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这几天最受大家关注的消息可能是已经登陆的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与可能即将登陆我国的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受其影响台风过境的地区可能会迎来大风和大量降水,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即便是远离台风过境地区的地方,气象条件也会受到其剧烈的影响。比如说华北地区已经发布了暴雨预警,北京很多室外活动场所都进行了临时关闭。很多读者只知道台风过境会对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但实际上它也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期分享就来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台风对个人健康的影响(本期不仅限于新冠病毒,非直接影响地区可以参考《后流105-下雨与感染风险》《后流108-湿度与感染风险》《后流109-温度与感染风险》)。

本期分享主要有以下内容:

  • 热带风暴/台风是什么

  • 热带风暴/台风的环境影响

  • 热带风暴/台风的健康影响

  • 热带风暴/台风影响期间的一些建议


一、热带风暴/台风是什么
气象学上对热带风暴和台风的定义如下:

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是指其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达8-9级(17.2-24.4米/秒)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是“台风编号”的起始级。为便于应用和对外服务,有时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统称为“台风”。

台风(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中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一些地方也会将台风称为“飓风”,不过并没什么实际区别。热带风暴和台风这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旋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尽管有大有小,但很显然都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后续为了方便叙述,文中将统一称之为“台风”

二、热带风暴/台风的环境影响

通常情况下由于对基础设施和制造设施的破坏以及可能的洪水,台风会增加生化危险源的暴露程度。在台风的影响下,一些化学品会很容易被释放到环境当中,比如制造业相关的材料造成的泄漏,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石油和树脂等。同样,台风对废水处理设备和农田的破坏也可能会导致各种化学品和病原体的扩散,这很容造成包括传染病在内的各种疾病风险的上升。有报道称,在美国新奥尔良地区,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过境后,洪水中艾氏剂(有机氯杀虫剂,剧毒,致癌)、砷、铅 (PB) 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被发现有明显增加,并且超出了人类所能承受的健康阈值。由于在风暴潮输入的低铅沉积物残留以及从城外引进低铅园林绿化材料,造成了当地儿童血液中铅含量的明显上升,直到10年后浓度才有所下降。对土壤沉积物的抽查则显示,由于砷污染物的沉积,37%的土壤样本中砷浓度超标(神奇的北美)

三、热带风暴/台风的健康影响
当台风过境后,恶劣天气除了会造成很多的直接损失,后续出现的温湿度变化以及动植物死亡,会导致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会使得人们很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尽管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有限,但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因素使得北美地区有着充分的关于台风的研究数据可供参考。
(一)呼吸道系统疾病
台风过后,由于气温和湿度的剧烈变化,很容易引起感冒、咳嗽和哮喘等呼吸道系统的疾病,另外生物气溶胶(霉菌、毒素、病毒等)的增加也会增加呼吸道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根据相关研究,台风“卡特里娜”在美国过境后,进行房屋修复的工作人员出现了大量呼吸道健康问题,包括鼻窦炎、中毒性肺炎、哮喘等,甚至产生了专有的“卡特里娜咳嗽”。据推测这主要是因为洪水过后房屋中霉菌生长的水平出现了显著提高(北美特色木头房),使得维修人员在工作时暴露于高浓度的气溶胶环境当中,从而引发了健康问题。同样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也很容易受到影响,根据当地医院的相关数据霉菌气溶胶造成的影响在台风发生两个月之后才有所下降。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当台风艾克在俄亥俄州的汉密尔顿县发过境后的的第二天,当地环境中的霉菌水平翻了一番,环境的破坏和风力影响增加了环境汇总已有的霉菌浓度。

另外一项整合了1999年至2010年间美国180个县受飓风影响的报告中显示:在台风接近的当天,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住院率增加了14%,并且在风暴结束后的几天内仍保持较高水平,其中风暴后2天的住院风险最高。同时,随着台风的风力提升,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住院风险也随之上升,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与台风的相关性特别高,分别达到了31%和20%,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影响尤为突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台风属于大型气象系统变化,在正式来临前会带来大风和暴雨的影响,强风可能会提高花粉和其他可吸入颗粒物的环境暴露浓度,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心脑血管疾病
台风影响期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出现明显波动。美国近10年的研究显示,在台风接近当天,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概率降低6%,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在台风抵达当日的下降尤其显著,而其他心血管疾病入院的变化情况则变化不大。台风过后,心血管疾病的住院风险则会升高,在台风过后2~3天风险最高,在10天的台风期内,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率整体上增加了3%。其他一些样本较小的研究也发现了台风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2012年台风“桑迪在新泽西登陆后的两周内,受台风影响比较严重地区的医院因心肌梗塞就诊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22%,因中风就诊的人数增加了7%。同样,在1992年台风“伊尼基过后的两周内,夏威夷考艾岛的几家医疗机构观察到心血管疾病就诊人数有明显增加。

台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机制尚不确定,但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猜测,首先是台风很容易引起急性心理压力,进而可能心血管问题,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之后是与台风相关的危害可能会损坏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从而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加重原本轻症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台风天当日住院率的降低,很可能与受天气和交通影响部分患者选择延后就诊造成的。
(三)其他传染病
台风过后传染病爆发的报道屡见不鲜,我国也有“大灾之后有大疫”的相关说法。这些传染病的病因可能是细菌性的也可能是病毒性的,根据相关研究包括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胃肠道感染、人畜共患疾病感染和媒介传播疾病在内的相关疾病在台风后,感染风险均有显著上升,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当台风过后由于栖息地增多(积水),蚊子的显著上升,与其相关的媒介传播疾病也会增加,比如2016年台风“马修”过境后,海地的霍乱和寨卡病例数量出现了明显增加;2013年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两个月后,登革热病例也出现了明显上升。

(四)生殖健康
2012年台风“桑迪”在美国过境期间,纽约市因妊娠并发症而前往急诊室就诊的人数有所增加,这表明台风过后更有可能发生妊娠并发症。此外在台风过后的7~8个月,妊娠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也有所提升。造成这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台风期间带来了额外的精神压力,使得妊娠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出现了影响。

(五)慢性病
根据相关研究,台风对健康的持续影响可能也会使得已有的慢性病程度进一步恶化,比如在2005年“卡特里娜”过后,新奥尔良地区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慢性肾衰竭的病例也有所增加。推测这可能与环境污染和精神压力有关。

(六)意外损伤
在台风过后由于基础设施损毁和积水等各种原因,摔伤、割伤、骨折、溺水、触电等意外损伤也会有所增加。针对北美地区中的研究还发现汽油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在台风过后出现明显上升,原因是不当使用个人发电机。


四、热带风暴/台风影响期间的一些建议
在台风过境期间,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相关影响:
  •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有基础病的人群和老人。

  • 外出时请佩戴好口罩。

  • 请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不要造成额外的健康影响。

  • 台风前储备一些瓶装水,以免停水或水源(水塔)二次污染造成影响。

  • 台风前储备一些食物。

  • 台风前到来前适当减少开窗时间,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影响。

  • 台风前做好门窗的加固工作,低洼地区做好防汛准备。

  • 台风期间做好家中除霉工作。

  • 台风期间通过机械手段尽量维持室内恒温恒湿,避免因为温湿度变化而引发疾病。

  • 台风过后注意环境卫生,减少蚊虫数量。

  • 台风过后减少与野外动物的接触。

  • 如果发生次生灾害,请配合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救灾工作。

现在我国已进入台风高发季节,且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使得台风的爆发频率有所上升。希望可能受到台风过境影响地区的读者都能做好相关防护准备,尽量降低台风带来的各种影响,毕竟如果因台风引发了额外的就医需求而前往医院,也会增加额外的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希望读者们都能在台风季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特别是家中的老人,他们是容易受到台风影响的人群。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