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36——游泳与感染风险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一直有读者留言询问关于游泳与新冠病毒的感染风险问题,虽然我之前表示过可以佩戴防水的面罩或者潜水设备下水(这算什么游泳),但这其实并不算正经的回答,所以本期就在《后流Q&A-06》当中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来详细介绍一下关于游泳的问题。毕竟在炎炎夏日游泳还是令人感到非常舒适的一项运动,即便在冬季,在水中也可以很好地放松心情和身体。

(原本想用爱丽儿,但很担心迪士尼的版权综合征)

本期分享主要有以下内容:
  • 水中的风险

  • 出水的风险

  • 水质的问题

  • 如何降低风险



游泳本身其实分成“水中”“水外”两个场景,在不同场景下的感染风险是各不相同的。

一、水中的风险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新冠病毒可以在水中存活(包括海水),具体存活时间取决于水温等一些因素,单从这一点来说在水中游泳是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都会选择人工泳池中进行游泳,而人工泳池按照相关要求必须进行人工消毒。根据英国的一份研究显示,较低的ph值和较高的游离氯水平可以使新冠病毒更快的失活,当游泳池中的水pH值不超过7.4且游离氯超过1.5ppm时,可以在30秒内使新冠病毒的滴度降低至少3-log10,在这个病毒载量的情况下,在水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非常低。

另外,即便是没有人工消毒的海水浴场,由于大海强大的稀释效果也会将病毒载量降低到很低的程度,只要不是在新冠感染者刚刚活动过的区域进行游泳,在海水中的感染风险也很低。同样地,即便是游离氯浓度不足1.5ppm时,泳池的稀释效果也会极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从结果上看,在水中游泳时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非常低。
但如果是比较拥挤的游泳池,在整个过程中很可能会与其他人距离很近,如果当中有感染者就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所以在泳池游泳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前往拥挤的泳池同时尽量与其他人保持距离
  • 关于我国游泳池游离氯浓度和ph值
根据《游泳场所卫生规范》规定,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应保持游离余氯浓度为0.35~0.5ppm之间,其中池水中游离性余氯应控制在0.3~1.0ppm,pH值应在7.0~7.8之间。

二、出水的风险

相比在水中,出水之后的感染风险其实更高,特别是在狭窄且通风条件较差的更衣室,未经消毒的更衣柜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很好理解,不在水中时就和我们平时所面临的大多数感染风险是一致的,只不过场景从学校、办公室和餐厅变成了海水浴场、泳池更衣室等地方。不过室外游泳的风险理论上会比室内泳池低,一方面是因为室外通风条件较好,受污染的空气会更快地被气流稀释,另一方面则是阳光和相对较高的温度也会抑制病毒的活性,从而降低其传染性。

三、水质的问题

但现实中很多时候呼吸道疾病(比如腺病毒)和肠道病毒(比如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的爆发与传播是与公共游泳池或水上乐园密不可分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儿童或免疫系统较弱的成人在水中游玩后出现严重发热或其他症状的报导,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泳池中的水未能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消毒造成的。毕竟在水中的时候,各种病毒的传播途径实质上是粪口传播(新冠病毒本身会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和尿液中,所以在消毒条件不达标的公共泳池的水中也增加感染风险),以腺病毒为例,在消毒不到位的情况下腺病毒可在水中存活10天以上。

所以这里涉及到我国各地游泳池水质的问题,从相关研究来看,在地域分布方面北上广深杭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公共游泳池的卫生合格率在85~95%之间,其他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在70%~85%,经济发展水平潜力巨大的地区通常不到70%。另外从泳池类型来看,酒店和学校泳池的卫生情况要好于小区和社会经营的泳池卫生情况。这大概是因为酒店和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可以定期换水和消毒。

按照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公共泳池每日都会对水质进行公示,不过通常情况下均为自检,仅作为参考使用(不过要是连公示都没有的泳池,还是不要去了)。

  • 关于公共泳池里的尿

2017年香港城市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研究人员在暑假选取了香港地区6个免费公共泳池不同位置的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中的尿素含量来推测泳池中的尿液含量,其中有5个公共泳池都检测到了明显的尿液,比例最高的泳池中35.9万升水中尿液为13.2升。不过由于粪便、汗液、化妆品、死皮等物质都含有尿素所以这个结果会偏保守一些。
另一份加拿大的研究则显示,在加拿大随机抽取的31个公共泳池当中,平均计算下来在83.2万升的水中含有75升的尿。该研究是通过追踪无法被人体吸收的甜味剂来推测尿液,可能更接近真实情况。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本身是无菌的,在泳池消毒合格情况下并不会有什么健康风险。但,就是很别扭。

  • 关于女性的特殊情况

    由于生理结构差异,清洁不到位的游泳池更容易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通常情况下不建议在生理期前后几天前往公共泳池游泳,因为此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很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的影响。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出水后更衣前去摘朵花,比直接冲水的抑菌和清洁效果更好。


四、如何降低风险
虽然从防疫的角度考虑,我个人仍旧认为游泳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是一项不安全的活动,但如果确实有需求,可以采取这些措施来降低风险:

  • 尽量减少在室内的时间。

  • 尽量选择人少的时间段或地点。

  • 可能的话选择室外游泳池。

  • 离开水中时请佩戴口罩。

  • 在水中时请与与他人保持距离。

  • 避开任何在水中/岸上大喊大叫、咳嗽、打喷嚏或大笑的人(这些活动意味着更多的飞沫和气溶胶)。

  • 在触摸脸部、补水或进食前需要进行手卫生。

  • 选择管理和消毒条件更好的公共游泳池。

  • 去私人泳池。

  • 在家使用“陆游器”。



不管怎么说,希望读者们都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活动,安全度过暑期剩余的时间。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也可以给我发送邮件(dzdyzj@126.com)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参考资料:

https://www.cdc.gov/healthywater/swimming/aquatics-professionals/covid-19-and-aquatic-venues.html

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are-pools-safe-during-covid/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480993/

https://bmcinfectdis.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79-021-06802-4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