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大流行时期的生活145——紫外线·其五【222nmUVC】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3-12-24
传统UVC消毒灯因为其较强的穿透性以及DNA和蛋白质的吸收波峰问题,很容易引起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损伤,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避免对人体直接照射,存在诸多使用限制,无法做到消毒时的人机共存。基于各种现实需求,穿透力较弱的222nmUVC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222nmUVC的应用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期就分享一下222nmUVC的相关内容。

本期分享主要有以下内容:
  • 222nmUVC对皮肤的影响

  • 222nmUVC对眼睛的影响

  • 222nmUVC对呼吸道的影响

  • 222nmUVC对植物的影响

  • 222nmUVC的整体安全性

一、222nmUVC对皮肤的影响

首先来回顾一下上期当中UVC对皮肤影响的:
  • 过度照射会引起皮肤鳞状细胞癌。
  • 过度照射会引起红肿、水肿或溃烂。
  • 辐照总量存在一定的积累风险。
  • CPD含量代表照射后DNA的损伤程度。
先来看小鼠实验的情况,研究人员选择了使用SafeZone UVC 的222nm氯化氪准分子灯作为光源,对白化的无毛小鼠皮肤进行了照射,分别测试了7.5mJ/cm²、15mJ/cm²和30mJ/cm²三种辐照剂量。

从结果上来说,三种辐照剂量均没有观测到明显的紫外线红斑现象,但15mJ/cm²和30mJ/cm²在完成照射后的24小时后出现了可观测到的水肿,在48小时后则观测到了鳞屑(鳞状细胞)。在CPD方面,两种辐照剂量均只在表皮上层检测出了CPD阳性,并未影响中深层。

之后在一项人体实验中,有4名志愿者参与了222nm的最小红斑剂量 (MED)照射实验,在使用了40mJ/cm²的辐照剂量之后,其中有两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红斑并且通过刺穿取样在基底层细胞当中发现了CPD的形成,根据这项结果,研究人员认为222nmUVC照射是存在紫外线红斑和CPD风险的。尽管这项实验的结果被广泛收录,后续有研究人员认为实验中使用的未经过滤的的KrCl准分子灯,产生了波长大于230nm的UVC射线才导致了红斑的出现。所以在2020年另有研究学者在使用了过滤水平更好的实验用222nmUVC灯进行了50~500mJ·cm辐照剂量对志愿者的背部进行了照射,从结果上来说在照射结束后并未观测到明显的紫外线红斑(该实验未进行48小时后的观测),但照射区域皮肤出现了少量CPD的波动。2021年的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对自己的手臂使用了222nmUVC后,也仅在表层皮肤出现了CPD反应。故此,研究人员认为合理的使用222nm波段的UVC消毒灯在短期内不会导致明显的皮肤损伤。

造成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结果不同主要原因可能是不同生物皮肤中222nm波长附近的UVC辐射阈值和角质层透过率存在差异。另一个显著的结果则是需要使用过滤水平合格的222nmKrCl准分子灯。
在一份使用对紫外线敏感小鼠的研究当中,研究人员使用5mJ/cm²辐照剂量每周三次,连续10周对小鼠进行照射,并在照射实验结束后持续跟踪了15周,并未发现明显的肿瘤或皮肤癌迹象。尽管25周的实验是否属于长期仍有争议,总归还是提供了一些相关数据。不过很遗憾关于222nm辐照总量对人体的累积影响,目前尚无相关的长期研究。

二、222nmUVC对眼睛的影响

常规来说UVC照射可能会导致眼睛出现光性角膜炎或翼状胬肉。为了搞清楚222nm波段的相关影响,研究人员使用0.07μW/cm²的UVC强度的222nmUVC灯、254nmUVC灯和277nmUVC灯,进行了20分钟和60分钟的照射(分别对应87.6mJ/cm²和262.8mJ/cm²辐照强度),并在照射实验后的2、5、9和14对天检查了暴露于不同UVC波长的ARPE19细胞(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活力。结果上来说254nm和277nm两个波段的照射导致了ARPE-19细胞的死亡,而222nm波段照射则使得ARPE-19出现了活力下降,生长速度降低的情况。尽管和其他波段UVC(如254nm)照射相比,细胞仍具有活性,但很明显JNK/ATF2通路仍然受到了抑制,DNA造成了损伤和转录变化。在后续的观察中还研究人员还发现,肿瘤抑制基因Rb1和p53在暴露于222nmUVC照射后的1~3天内出现了明显的下调

虽然这项结果显示出了比较明确的癌症风险,很令人担忧,不过在实际当中由于眼球的结构,但大部分UVC会被角膜吸收,可能只有非常少量的辐照剂量会穿过晶状体抵达视网膜,在小鼠的动物试验中大约需要3500mJ/cm²的222nmUVC辐照剂量才会引起光性角膜炎。所以尽管目前尚无志愿者或研究人员愿意进行222nmUVC照射的眼部人体实验,但合理的使用222nm波段的UVC消毒灯在短期内不会导致眼部损伤。相应的,222nmUVC消毒灯可能不适合应用在眼部手术的消毒当中。

三、222nmUVC对呼吸道的影响
222nmUVC对呼吸道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部分波段的UVC照射会产生额外的臭氧,而一定浓度的臭氧则会会影响呼吸、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后流134-UVC与臭氧》当中有过比较详细介绍,这里为了解构的完整性仅做简单说明)

(这张图连续用了三期了)

如果只从臭氧发生量的角度来看,根据222nmUVC消毒灯的功率、设计、使用时间和填充物的不同影响,在没有适当通风的房间中,是存在将臭氧浓度提升到危害使用者身体健康的浓度的可能的。不过从相关实验来看,低功率(<15W)的222nmUVC的发光模块在理论上不会产生任何显著的臭氧含量变化。
四、222nmUVC对植物的影响

除了动物和人之外,广义上的“安全无害”理论上应该也包括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的叶子结构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但一般情况下表皮细胞的厚度为0.1~1μm。此外在一些植物物种中,对于气体交换很重要的保卫细胞也存在于叶子的表皮细胞中。因此短波长的UVC光可能会对叶片表皮细胞造成严重损伤。为此,有研究人员使用了222nmUVC和254nmUVC对拟南芥幼苗进行了照射实验,实验总共进行了7天,从结果上UVC的照射严重影响了拟南芥幼苗的生长,后续的跟进研究显示222nmUVC照射会严重损害植物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也会造成叶肉细胞中线粒体断裂,并破坏其相关功能,从而抑制了植物的生长。222nm波段对植物的影响比254nm波段更严重。

从这个结果来看,如果有比较心爱的植物,请尽量避免其和222nmUVC消毒灯共处一室。
五、222nmUVC的整体安全性

尽管目前有非常多的研究表明合理使用222nmUVC消毒灯可能对眼睛和皮肤不会造成伤害,能够满足人机共存的消杀需求,但各种结论均来自各国研究人员的分散研究。国际紫外线协会 (IUVA) 2021年发布的远UCV消毒白皮书中甚至说明222nmUVC的安全性观点仅代表文章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IUVA。不过随着各种研究的进行,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师协会 (ACGIH) 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 (ICNIRP)最终还是在2022年将222nmUVC每日暴露的安全阈值建议调整为皮肤479mJ/cm²,眼睛160mJ/cm²。

结合《后流128-辐照剂量与灭活效果》当中的内容,222nmUVC可以灭活99.97%的新冠病毒,尽管不像254nm等其他波段那样可以完全灭活,但使用得当也能极大程度的降低感染风险。但是UVC辐照安全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通常需要建立在长期、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才可以审慎地得出结论。对于销售者来说,应该基于相关组织的辐照阈值建议正确说明产品效果,现阶段任何强调“完全无害”或“绝对安全”商业宣传都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个“安全”还不包含植物,Plants Lives Matter!)。受限于222nmUVC本身的灭活效果和各种不同产品的设计、功率和单位时间的辐照剂量输出,“秒杀”或者“完全杀灭”的宣传则明显属于夸张宣传或欺诈宣传。

在实际使用222nmUVC进行消毒时,应基于安全剂量阈值,以及该阈值已远高于消毒所需剂量的相关研究结果,调整并优化消毒流程,在实现对新冠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有效灭活的前提下,避免眼睛和皮肤接收到超过安全阈值剂量的。一些可能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

  • 根据设备的UVC强度注意每天使用的时间,避免超过安全阈值,特别是眼睛。

  • 使用过滤水平合格的222nmUVC消毒灯,排除其他波段UVC的影响。

  • 使用15W以上的222nmUVC消毒灯时要注意通风,降低潜在的臭氧风险。

  • 在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环境中使用222nmUVC消毒灯,减少空气中颗粒物对消杀效果的影响。

  • 避免将222nmUVC消毒灯作为绝对有效的消杀方案,它很难代替口罩。

  • 避免家中植物暴露于222nmUVC消毒灯的辐照。

  • 慎重考虑家中宠物(猫、狗、仓鼠等)暴露于222nmUVC消毒灯的辐照。


不管怎样,在现在这个时期多一种消杀方面的选择总归是一件好事,读者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现实需求选择不同的消杀设备,但也请注意规避可能的各种风险。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给我留言,也可以给我发送邮件(dzdyzj@126.com)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新冠相关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参考资料:

  • ICNIRP Mini-Symposium, 19 June 2022, Nagoya, Japan

  • 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 (2022) Threshold Limit Values and Biological Exposure Indices. 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 Cincinnati, OH. 

  • doi:10.1111/php.13384

  • doi:10.1371/journal.pone.0235948

  • doi:10.1111/bjd.19816

  • doi:10.12030/j.cjee.202204196

  • doi:10.1111/phpp.12156

  • doi:10.1667/RR0010CC.1

  • doi.org:10.3390/ijms23169112

  • doi:10.1111/php.13671

  • doi:10.1111/php.12093

  • doi:10.1111/php.13391

  • doi:10.1073/pnas.1917196117

  • doi:10.1111/php.13269

  • doi:10.1007/s43630-021-00123-w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