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9月4日 下午 10:30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很多地方的基建,都养不起了

倪刃 黑噪音
2024-08-25
基建狂魔这个称号,是有代价的。

因为基建要花钱的地方远不止修建它们,更重要的是运营和养护成本。

所以在搞基建的时候一定要有个规划,就是以后维护的费用是否能撑得住、费用来源是什么。
如果在经济发展最快、信用扩张最迅猛的时候搞过度基建,就可能会导致养护成本过高,等到财政收入下滑时便无以为继。

兰州地铁债务背后的全国地铁隐忧 

当很多人还在吐槽西方发达国家的地铁老旧时,却忽视了一点——他们的地铁都已经运营一百多年了。

地铁在基建当中是最烧钱的之一,所以就连西方富裕国家的财政都要颇费力气才能维持得住。地铁不仅建设起来超级费钱(一线城市的地铁造价超过惊人的每公里10亿元),后期的运营就更是一个巨大的吞金兽,往往需要依赖财政补贴。

很多人吐槽西方办事很慢,没法集中力量办大事,但这背后是因为他们规划、设计、论证的流程很严格复杂,财政支出需要经过的质疑非常多,哪个领导想拍脑袋决定一个重大项目的建设,是绝不可能的。

据媒体公开报道,兰州轨交2014年—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81.54%、79.58%、76.28%、77.26%、80.66%、79.54%、80.31%、81.35 %、82.63%、82.40%。
也就是说,兰州地铁的负债率常年维持在80%左右,这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

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货币资金,到了2023年仅有3.16亿元。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债务规模却高达402.17亿元。

这样下去,债务越滚越高,流动性越来越差,未来十年,兰州地铁会怎样维持呢?

除了兰州地铁,其他地方的地铁公司也并不乐观。2023年,29家地铁公司公布了2023年的财务报告,具体请看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最右列“扣除政府补贴后的净利润”,是一长串的负数。在其中,兰州地铁甚至都不算亏损较多的。

收入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地产低迷——楼市就是影响力如此巨大。因为很多地铁公司的运营模式中,往往都高度依赖地铁物业和房地产。

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地铁作为一个需要考验财政持久性稳定性的基建项目,捆绑高杠杆、高波动率的房地产,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举动。尽管在建设时期这种模式会带来很高的流动性,以支撑建设的债务滚动,但在后续的维护运营中,一旦流动性收紧,其不足就很容易暴露出来。

另外,随着经济下行,出门坐地铁的人本来就会减少,这也是地铁收入减少的一个原因。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地铁设施的逐年老化,其维护运营成本还会不断猛涨。现在人们所嘲笑的西方,就是在地铁的破旧和维持运营之间小心翼翼维持着平衡,才让地铁正常运转了一百多年。

但是要注意到,西方也已经富裕了几百年,才能做到如此。 
建于1904年(清朝末年)的纽约地铁之破旧,是人们吐槽的对象

除了地铁还有其他

前些年,兰州地铁新线路项目被叫停,随后各个地方的地铁上马都没那么容易了。

于是各个地方开始动新的脑筋——地铁建不起,咱弄个有轨电车还不行吗?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有23个,运营线路总长度为580.25公里。这些城市中既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包括武汉、长春等省会城市,还包括文山州、黄石、天水等普通地级城市。

然而,未经详细论证就一窝蜂上马的弊病,又产生了。有轨电车虽然在西方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且现在仍然是西方很多城市的最美风景线,但是在中国,它遭遇了水土不服。

在我看来,这是“照猫画虎”没画成的典型例子,因为规划的时候都是主观想象成分居多,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

西方的有轨电车,不光是“有轨”,它其实等于城市当中的小铁路。那是随着城市的长久规划,一点点融合进去的。所以在西方一些城市甚至能看到,有轨电车在曲曲弯弯的小巷子里都能走,而且还享有独立的轨道和路权。

在其背后,是极其细腻的行车路线规划,以及基于民众使用感受的人性规划思维。
葡萄牙里斯本的有轨电车,不仅完美融入城市,而且乘坐率极高

但中国很多所谓的有轨电车,并不享有独立路权,而是要和普通车辆共享路面,这就已经极大地变味了。这就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行驶达不到规划速度,导致有轨电车变成了晃晃悠悠的慢速叮当车。

本来旨在提高交通效率的有轨电车,反而成了“太慢”的吐槽对象。

另外,中国的城市规划设计高度依赖商业体,商业中心过两年就一变,导致有轨电车路线很快就变成鸡肋,没人坐了。
最典型的代表——天水的有轨电车可能大家都听说过。

本来倍有面儿的天水有轨电车项目,很快走向“建也没钱建、拆也不能拆”的尴尬局面。一期工程运营后,年运载乘客仅约80万人次,收入为可怜的160万元,但年运营成本约4000万元,投资高达24亿元。

天水作为一个地级市,这24亿的巨额投资,当初是怎么论证的?一个地级市天水,真的需要如此昂贵的有轨电车?如果多买些公交车来解决交通问题,而将20个亿大头花在能真正带动当地经济的方面,是不是会更有意义?

基建维护总体前景令人担忧

除了有轨电车,还有其他问题。

以前“基建狂魔”称号下最为骄傲的,便是公路。但这些公路们,其实已经开始老化了,它们的维护成本,也已经开始上涨。

2021年,全国二级及以上的高等级公路,有一半以上都超过了15年的路龄。要知道高等级公路的设计年限也就是15年到20年而已,这也就意味着其养护成本会飙升。

除了上述这些基建项目,还有无数漂亮但荒凉的高铁站、比拼谁更高的摩天大楼……但凡以前作为“基建狂魔”骄傲的项目,其实背后都存在着巨大的维护支出。

很多基建项目,建设至今也已经有十几年了,接下来这些项目将会纷纷开始变得老旧,它们的养护成本,会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快速上涨,会形成未来全国各地巨大的财务压力。
基建养护的钱从哪来?最终还是从财政来;财政的钱又是哪来的?是纳税人的钱。

缺乏强有力质询的决策程序,诞生一个又一个不切实际的项目,是一种必然。
有很多人说西方没落的标志是基础设施的老旧,认为高楼大厦、漂亮的高铁站才是富裕发达的象征。但他们忘记了一点,高楼大厦本身并不产生经济效益,它们只是钢筋水泥。

繁荣的基建,背后需要有持续繁荣的经济活力,需要地方财政的长期稳定和充裕,更需要细腻而人性化的规划论证过程,让基建成为融入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用来观赏的漂亮奇观。

当人们兜里空空如也,再高大上的基建,也只会成为花瓶和浪费,会成为一个又一个的财务黑洞。


我建了一个社群,欢迎大家加入。
这个群功能多多:往期被删的文章分享、你问我答、宏观经济和投资趋势的分析、关于各种热点话题的动态、政经和思想的专栏、优质电子书分享,等等。
我接下来还会在里面分享一些知识结构方面的东西,比如经济和哲学的知识体系如何建立。
这个群是付费的,88元/年,现在已经有上百人加入,以后它会逐步成为一个思想讨论的集合地。
请不要理解为“收割”,因为在里面所能得到的,一定比一顿饭钱有价值得多。
感兴趣的读者朋友,请扫下面二维码加入,期待你们!
写作题材敏感,有封禁风险,防失联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号:
原创不易,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请点赞,在看,分享到朋友圈支持一下吧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黑噪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叫停!这些大基建,建不成了
有些地方的基建,已经养不起了
有些地方的基建,已经养不起了
全国大基建,要停了!
叫停!这些大基建,建不成了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