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医药新闻

“减肥神药”利拉鲁肽国内现断货传闻,业内称院外市场供应暂无虞

徐红 科创板日报 2023-09-22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诺和诺德利拉鲁肽在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断货现象;虽然院内市场略有紧张,但利拉鲁肽院外市场供应整体仍然平稳。


记者 | 徐红

明星降糖减肥新药全球供不应求的“热火”,似乎也烧到了国内。

继欧美之后,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诺和诺德降糖药利拉鲁肽在国内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断货现象:整个辽阳市的医院都没有利拉鲁肽,各医疗机构采用限额配送,糖尿病患者们四处求药。

截至目前,除了诺和诺德的原研药以外,国内利拉鲁肽仿制药仅有华东医药(000963.SZ)一家获批。因此,原研利拉鲁肽供应紧张或会对华东医药形成一定利好。不过,截至发稿,《科创板日报》记者尚未从公司处获得进一步消息。

虽然院内市场略有紧张,但利拉鲁肽院外市场供应整体仍然平稳

在京东等电商平台依然可以看到诺和诺德利拉鲁肽(商品名:诺和力)在售,并且患者能够正常下单。还有业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其联系南京及合肥的连锁药房后了解到,目前利拉鲁肽在这两个城市的药房销售也保持正常。

利拉鲁肽国内也现断货

GLP-1受体激动剂是近几年上市的新型降糖药物之一,这类药物除了具有明确的降糖作用以外,还能让患者获得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等多重获益。

特别是自诺和诺德利拉鲁肽(Saxenda)以及司美格鲁肽(Wegovy)相继获批减肥适应症以后,GLP-1受体激动剂开始在减重市场刮起一股旋风。

国外市场上,已经获批上市的GLP-1类减肥药物主要是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其中,利拉鲁肽(Saxenda)于2014 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肥胖症,是全球首个GLP-1类减肥药物。司美格鲁肽减肥针(Wegovy)则于2021年6月在美获批。

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都已经在国内上市,但均只是获批了糖尿病适应症。其中,利拉鲁肽仿制药只有华东医药的利鲁平获批。但除了糖尿病适应症以外,利鲁平还在今年7月初获批了减重适应症,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在GLP-1减肥针。

此外,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菲塑美®)也在今年7月底获批减重适应症,与华东医药利拉鲁肽一起,是目前国内唯二的两个上市GLP-1减肥针。

而在利拉鲁肽医院缺货、患者四处求药的消息传出后,诺和诺德对媒体回应称,诺和力(利拉鲁肽注射液)在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的供应紧张或是因为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并承诺已经在尽全力扩大产能,以尽快满足患者对于诺和力产品的用药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受到减肥人士的追捧,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去年在国内也曾一度断货。当时,诺和诺德还在一份声明中称司美格鲁肽需求超过预估,为全面恢复,停止院外市场供应。

受司美格鲁肽热卖波及

事实上,这也并非是利拉鲁肽首次出现供货紧张。更早之前是在海外,根据今年7月FDA发布的药品短缺清单,利拉鲁肽(Saxenda)到2023年底全美供应量都将受限。

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同属GLP-1类新型降糖减肥药物,但两者上市后的销售表现其实相去甚远。

统计显示,利拉鲁肽(Saxenda)2014年获批之后,2015年销售0.7亿美元,之后缓慢爬坡,到2022年其年度销售为15.1亿美元。

而司美格鲁肽减肥针(Wegovy)因为依从性更高,只需每周注射一次,加上减肥效果更为显著,因此上市后销售火爆,被誉为“减肥神药”。在2022年,也就是上市后的首个完整商业化年度,便斩获了8.77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进入2023年,其表现继续抢眼,一季度实现6.7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大涨225%。

利拉鲁肽此前销售平平供应不缺,但如今为何又会突然紧张?对此,有关注减重市场的投资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结构相似,因此两者可以共享产能,而司美格鲁肽的热销又导致有限的产能向其进一步倾斜,由此影响利拉鲁肽供应

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的多肽链主链是一模一样的,唯独脂肪酸链(即画圈部分)不同,所以两者产能可以共享。现在司美格鲁肽卖太好了,并且价格还远远高于利拉鲁肽。那么产能肯定要向它倾斜,主链生产出来后都拿去做司美格鲁肽了,利拉鲁肽的生产自然就会减少。”对方表示。

图|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结构式

图|利拉鲁肽(Liraglutide)结构式

可以看到,在司美格鲁肽爆火之后,诺和诺德也在抓紧扩大产能。公司在2021年底曾公布一项产能扩张计划,计划耗资25.8亿美元建设三个新制造工厂,并扩建其位于丹麦卡伦堡的庞大工厂,主要是为了提高原料药(API)的产能。

另外,今年6月,诺和诺德还承诺再投入23亿美元扩大其位于丹麦Hillerød的API工厂的生产规模。

虽然有观点认为GLP-1靶点药物在全球仍会长时间面临短缺,但前述投资人却显得更为乐观,认为产能紧张只是短期现象,预计明后年就能起来。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供应紧张或只是因为诺和诺德此前对需求预估不足,导致规划产能没有跟上,“但之后应该能很快上来”。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