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希望将军”赵渭忠,走了


河北省公民道德楷模

河北省军区原副政委

2004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赵渭忠将军

于4月22日16时在北京逝世

享年92岁



1932年7月

赵渭忠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贫苦家庭

从小失去双亲的他

靠乡亲们接济勉强完成学业

19岁那年

赵渭忠光荣参军

逐渐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

1992年退休后

卸下戎装的他全身心投入希望工程

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奔走呼号

筹集捐助资金、资助贫困学生

援建“希望小学”几十所

在燕赵大地、在太行山麓、在长城脚下

到处都流传着

“希望将军”赵渭忠的动人故事


△《百年记忆:石家庄100个红色档案故事》——“希望将军”赵渭忠


和希望工程发源地

桃木疙瘩小学的不解之缘


1989年10月17日

中国希望工程在河北保定涞源

桃木疙瘩小学开始实施

张胜利成为希望工程受助第一人

1997年从上海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

长期关注他的“希望将军”赵渭忠

和“希望老人”车志忠一起赶到上海

将张胜利接回河北涞源


△首批资助的桃木疙瘩村失学儿童——张胜利,在上海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桃木疙瘩村小学任教。


随后,张胜利回到

大山顶上的桃木疙瘩小学

成为一名代课教师

经历了撤校和并校、贫穷和挫折

张胜利曾经多年一直是代课老师

一个月只有150元的工资

直到2004年

在赵渭忠将军和有关领导的关注下

他终于成为一名正式的老师

和张胜利一样受益于

“希望将军”赵渭忠的学生还有很多

而这一切的原点

都要回到太行山老区里的

四间破旧校舍


筹措2万元

为太行山老区的小学盖起9间新校舍


1990年

时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的赵渭忠

到太行山老区看望转业军人和烈属时

在抗日英雄王二小家乡

保定市涞源县的赵家井村小学

他看到这样一幕:

学校一共四间校舍

两间倒塌,两间危房

孩子们夏天露天读书

冬天在羊圈里上课

这让赵渭忠揪心不已

“看着当年小英雄王二小

为抗日献身的地方,

如今孩子们却没有地方上学,

我心里难受呀!”


回石家庄后

赵渭忠让妻子拿出1万元

并多方联系筹措到2万元

为赵家井村小学盖起9间新校舍

他和老伴商量

将来退休就投身希望工程


△赵渭忠与受助学生互动。燕赵都市报资料片


赵渭忠在河北省军区任职期间

一直关注革命老区的失学儿童

狼牙山、隆化、黄土岭

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退休后的第一件事:

去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报到


1992年10月

赵渭忠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

这位戎马半生的老人

办理完退休手续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怀揣着3000元钱

来到河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表示自己只想做一名希望工程志愿者

为那些贫困的失学孩子做点事情


他说

这3000元是他的报名费

他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

“希望工程志愿者”几个字

从那天开始

这位将军就和无数贫困孩子

结下了不解之缘

希望工程也成为他退休后的全部事业

他自此走上了一条

爱心之路、奉献之路、希望之路


瞄上了老战友、老部下

带出一支“希望军团”


赵渭忠走到哪里

就把帮学助学工作做到哪里

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

他的女儿、女婿、侄女、姐姐

甚至孙子都纷纷加入希望工程

赵渭忠的姐姐是位普通的农民

老人在临终前把一生省吃俭用积攒的

7000多元钱全都交给了弟弟

让他去资助那些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孩子

还有许多部队官兵、企业家、打工者

甚至国外友好人士

都成了他的“希望之友”

凝聚成一个近千人的“希望军团”


△赵渭忠的志愿军照片


为了使更多的人资助希望工程

赵渭忠首先瞄上了老战友、老部下

有一次

一个老战友一下子捐了5万多块

让赵渭忠高兴了好几天

让赵渭忠将军最难忘的是

香港商人黄汝霖的捐赠

黄汝霖在媒体上看到希望将军的故事后

通过多层关系找到赵渭忠

表示要捐50万给希望工程

本来已经约定了打款日期

连账号都告诉对方了

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黄汝霖打来电话

赵渭忠心里一惊,以为黄要反悔

没想到,黄汝霖要多捐

总共200万

这笔钱也是希望将军

彼时筹到的最大单笔款项


△河北省军区“希望将军”赵渭忠为希望工程志愿者颁发证书。


一个“惜财如命”的将军

一份负重前行的忧愁


身为共和国将军

他虽薪资丰厚

却自诩“爱财如命”

家里用着旧货市场买的陶瓮

春秋两季总穿着一件

领口、袖口已经磨破的夹克衫

到他家探望的“感动河北”人物涞源三姐妹说

“老将军吃饭

就是一点米饭、一点白菜

下一顿还是一点米饭、一点白菜。”

她们心疼地哭了

赵渭忠却笑笑:

粗茶淡饭活得长!



他总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但许多人并不知道

他的大女儿步云在10岁时

患了一种罕见的肾病

后来发展成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己的工资全部捐出去

只剩下老伴的工资

为了给女儿凑医药费

老两口节衣缩食

但为希望工程捐款从没有间断


△赵渭忠等社会爱心人士20余人共同捐款帮助革命老区平山县宋家口小学建立“希望书屋”。(资料图片)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直到2005年媒体披露

各界人士的爱心捐款纷纷涌来

最终这些善款被用于

专门救治肾病、糖尿病困难患者的基金

存进了河北省青基会的爱心专项基金


“希望将军赵渭忠被誉为中国希望工程标志性人物。他以自己的无私奉献,极大地推动了这一慈善事业的发展;他广交希望朋友,带动了一支爱心浩荡的希望大军。”


这是2004年

赵渭忠将军当选

“感动河北”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

“希望将军”是老百姓给他的崇高荣誉

也是他“为人民服务”的生动注脚

80岁时,“希望将军”曾说:


“我还要再陪大家干20年。我要活到100岁,建立100所希望小学。我的生活就是和贫困、愚昧争夺下一代的生活,我的血是热的,我的情是真的,干是实的,我愿意当终生的志愿者,做永远的小红帽!”


如今

“希望将军”走了

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善行大爱几十载

谁人不识赵将军?

“希望将军”

一路走好!


»大家都在看河北最新预警!雷阵雨+中雨!未来三天……
国家级示范!河北9县区入选
来源|纵览新闻客户端编辑|宋子烨
↓点击图片,即可下载纵览新闻APP↓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资讯↓河北新闻网微信视频

点击可直接观看更多内容请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