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岁的红日亭依旧年轻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8-31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在温州,知道红日亭的人不在少数,“夏烧伏茶、冬施热粥”是往来群众口中的美谈。

每天在红日亭里忙活的,大多是退休老人,他们有满腔的热情,只想为这座小城做点什么。

在日出日落的循环往复中,红日亭转眼迎来了50岁生日。而与50年前相比,如今的红日亭,更是热气朝天、活力满满。

红日亭

这是一座怎样的亭?又为何“年过半百”依旧充满活力?

我们不妨到老人们与红日亭的故事里,一起寻找答案。



在电影《红日亭》中,主人公高春梅在红日亭里忙前忙后,就像一个大家长,关心着茶有没有煮好、粥用料足不足、热心群众捐的善款有没有保存好……

高春梅的原型是红日亭的第三代“亭长”孙兰香,电影几乎复刻了她的“操心”。

孙兰香 图源:温州发布

在孙兰香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对用电特别严苛,总是要求孩子们随手关灯,但每到夜晚,她却总会在小巷里点上一盏灯,为过往的行人留下一束光。母亲的举动在孙兰香的心里埋下了向善的种子。

2010年的第一天,刚退休没多久的孙兰香加入了红日亭。每每回想,她都觉得那一天改变了她之后的人生。

从那之后,早出晚归成了日常。每天清晨四点,她就起床来到红日亭,和老伙计们忙里忙外,煮茶、洗米、熬粥、切菜……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

除了煮茶施粥这些常规工作,孙兰香还带着志愿者把爱心送到亭子之外,慰问环卫工人、向困难家庭和孤儿院提供帮助、资助贫困学子等等。

当“亭长”的3000多个日夜,孙兰香几乎没休息过多少天,但她似乎从不疲倦,她总说:“来到红日亭,才找到了一份归属感。”

“归属感”,这个词或许会让很多热心志愿服务的老人产生共鸣。对他们来说,付出就是一种收获。

电影《红日亭》片花



红日亭的门口,每天都会排起长队。如今的这份红红火火,是许多像孙兰香这样的老人心手接力传递下来的。

温州老摄影家孙守庄记录下了红日亭曾经的样子:护城河边,忙碌中的人们行色匆匆,不少搬运工在红日亭门口小憩。

孙守庄1975年拍摄的红日亭照片。图源:温州新闻网

随着照片,回到50年前。

温州东门的涨桥头是进城的入口之一,河边码头停满了蚱蜢舟,车夫、船夫、搬运工来来往往,人群熙熙攘攘。

为了让大伙有个乘凉歇脚的地方,附近的爱心老人廖立科在河道边搭了一座毛竹凉亭。但由于人气太旺加上日晒雨淋,毛竹亭日渐破败。在那之后,老人们又“众筹”建了座砖瓦亭。

大家不忍心看着忙碌的人们舀河水生饮,就开始在亭子里烧伏茶,免费供大家解渴祛暑。

几十年间,因为填河、修路等种种原因,红日亭建了拆、拆了建,直到2013年,一座功能完善的红日亭终于在华盖山脚下扎下了根。

孙守庄翻出自己拍摄的红日亭新老对比照片的册子。图源:温州新闻网

在孙守庄自己制作装订的相册里,这张拍摄于1975年的老照片与拍摄于2020年的新红日亭贴在相邻的两页,旁边还手写了一行字:“1975年环城河改路,红日亭被拆,由于一班老年人热心要求重建,现在成了社会慈善亭,给社会免费供早点、节日供糕点,被广大群众称赞。”

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红日亭的传承,是许许多多“画中人”近乎“执拗”的坚持和奉献——

廖立科是红日亭的搭建者,最初他自己搬石头、垒地基,一点一点搭起了最早的那间毛竹亭,为了方便照明,还从家里拉了一根电线,给亭子装了一盏灯;


2006年,朱永麟、叶宝春等26位老人捐出退休金,筹集近4000元购置锅碗瓢盆。正是在那年中秋,红日亭的第一碗热粥出炉;


烧茶的钱都是大伙筹的,最初所有账目都由退休员工章兰燕登记,为了节省费用,她每年还会写报告申请公价购买蜂窝煤的计划票……


红日亭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一段段故事让人们发现,这个延续了50年的志愿服务品牌,是用一个个最质朴的爱心行动垒起来的。红日亭虽几经搬迁,但这股乐善好施的热情,从来没有减退。



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红日亭里的老人们却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现在的红日亭,有40余位固定志愿者,年纪最小的62岁,最大的88岁,这支“银发力量”将退休时光奉献给了这座小亭子。

他们乐观、豁达、勤勉,为一部分鼓吹“低欲望”“躺平”的人打了个样:年龄不是限制,人人都能成为服务社会的“骨干力量”。

红日亭志愿者开展义务理发服务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谁说老年只能暮气沉沉?在红日亭,六七十岁还是“年轻人”,就算八十多岁也不服老、不掉队。

50岁的红日亭尚且年轻,它静静诉说着,朝阳每天都升起,奋斗何时都不晚。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