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航母上的“刀尖舞者”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4-07-22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最近,取材于我国第一支舰载机试验试飞大队的军旅剧——《海天雄鹰》,登陆央视一套,不仅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也在网络上收获了一波流量。有网友评价其“满足了好奇心”,也有网友说“看得人热血沸腾”。

这是一部由海军政治工作部指导、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的浙产电视剧。《海天雄鹰》究竟“揭秘”了什么?面对竞争趋于激烈的电视剧市场,军旅剧该如何起飞?




作为“国之重器”之一,航母是很多人眼中的“流量担当”。航母入列、舰载机的更新迭代等话题总能引发热议。虽然充满自豪感和好奇心,但不少人还缺乏形象化、通俗化了解航母、舰载机的渠道。

电视剧《海天雄鹰》的出现,让广大观众更为直观地看到中国航母舰载机如何“从零到一”,从近海挺进远海。

在航母编队成军进程中,最大的技术壁垒之一就是舰载机降落。因为风险过大、难度过高,舰载机起飞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而舰载机飞行员被称作“刀尖舞者”。这个“刀尖”有多小?一组对比数据可以体现:

与长达千米的陆地军用机场跑道相比,不到300米的航母飞行甲板可利用的降落距离只有100米左右。从舰载机飞行员的视角来看,整个甲板大致“只有一张邮票的大小”。时速300公里的舰载机要在如此短的距离内实现“极速刹车”,难度可想而知。

舰载机飞行员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危职业之一,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 图源:“时代楷模发布厅”微信公众号


对于飞行员来说,将飞机降落到摇摆不定的移动甲板上是对身体、心理和技术的严峻考验。然而,着舰的容错空间基本为零。航母上成功降落只需极短的时间,背后往往是成千上万次的反复训练。

在电视剧中,以飞行员谢振宇、余涛、秦大地等为代表的舰载机试飞大队,面对的正是这种充满风险与挑战的摸索。舰载机起降的庞大系统,由无数个未经验证的子系统组合而成,各个系统之间是否能够适配运转,达到最佳适配度又有哪些数据作为支撑,都需要飞行员来进行试验。


前方是坦途还是险境?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剧中舰载机的每一次起降,都让不少观众捏了一把汗。我们从中看到舰载机试飞史的“关关难过”,也看到国防事业建设者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的强大毅力和智慧,看到“不挑事也不怕事”的中国精神与中国实力。


如此精彩的中国故事,怎会叩不开观众的心门?


2017年,歼-15突破夜间舰基起降训练难题 图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除了以“硬核”的历史真实填补很多观众认知的空白外,《海天雄鹰》还刻画了更为饱满立体的中国军人形象。

比如,竞争对抗成为故事主线。回想《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亮剑》等经典军旅剧,一般围绕着军人的团结合作展开,主人公们在艰苦训练中磨炼意志,以众志成城来夺取胜利。《海天雄鹰》中的军人角色展现出了另一面,尽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惺惺相惜,但在训练和选拔中不断竞争对抗才是他们的事业主线。像主人公谢振宇一直希望与大队长秦大地、队友余涛一较高下,对象征着“海空之王”的“第一试飞员”资格的争夺贯穿始终,将军人的锐气、血性展露得淋漓尽致,有观众感叹:“看到了中国军人锋芒毕露的另一面‘人设’。”

再如,向死而生是真实常态。舰载机试飞是一项充满艰辛的事业。有报告表明,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5倍、普通飞行员的20倍。试飞员资格承载着“海空之王”的盛名,但也意味着更近距离地直面死亡。每一次驾驶舰载机起降,都可能是一名试飞员以生命测量舰载机、阻拦索极限数据的唯一机会。

《海天雄鹰》向观众呈现了军人生涯中的惊险时刻,像飞行员余涛出身于飞行世家,他的爷爷余兆年是与外国飞行员殊死对决的战斗英雄,父亲则为国捐躯,但他仍渴望走向舰载机试飞这条随时面临牺牲的荆棘之路。

当前国际纷争四起,多国战火蔓延。而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安稳,有赖于国防事业现代化和中国军队筑起的安全屏障。舰载机试飞员光鲜背后的千辛万苦,让我们更深刻理解“有人在负重前行”。


舰载机利用航母阻拦索进行高速拦停 图源:“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一直以来,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爆款”较多,像《长津湖》《红海行动》等,都斩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也有观众直言,一些军旅剧存在“披着军旅壳讲青春偶像故事”等问题。那么,在观众阅片视野拓宽、审美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军旅剧能否探索出一条新路,赢得更多观众的心?笔者认为,有三个“故事”需要再多讲一点。

多讲一点“新”的故事。部分电视剧走入套路化的误区,原因就在于总是围着曾经火爆的经典题材打转,堆砌一些“似曾相识”的故事元素,拍几段“猜得出来”的情节,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想要在海量作品中突围而出,军旅剧的创作者需要摒弃“复制粘贴”的惰性思维,用创新的眼光、扎实的采风,创作更真实、更新颖、更动人的作品。像《海天雄鹰》把目光聚焦到鲜为人知的航母舰载机首次试飞,《和平之舟》则讲述了“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国之担当,都在积极探索军旅剧的“无人区”。

国防事业、中国军队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找到感受强大祖国的更多“打开方式”,引发观众新的亲切感、自豪感,作品的流量才能滚滚而来。

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 图源:新华社


多讲一点“人”的故事。纪律严明而又能打善战是军人在人们心中的普遍印象,一些军旅剧中常会出现英雄标签化、人物扁平化等现象。但军人也是生活中的“人”,也可能面临“职场”危机、婚姻困境等。正如《海天雄鹰》编剧所说:“浪漫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并把现实融进浪漫的英雄主义故事中去。”

如何展现更多有血有肉的“人”的故事,让观众产生共鸣,或许是军旅剧不落入窠臼的关键一招。

多讲一点“大家”的故事。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很多时候,人们关注一部剧,除了出于对剧情的好奇,还因为从剧中看到了自己,那些共同点往往能够触及内心、生发共鸣。

像《海天雄鹰》中刚出场的秦大地就像现实中遭遇“35岁人生困境”的普通人,被职场和家庭的重担双重夹击,谈转业嫌太早,做战斗机飞行员又到了年龄极限,只能在课堂上给新飞行员讲空战理论;谢振宇则像是处理不好职场关系的年轻人,工作能力一流,为人处事却难以做到圆滑……这些剧中人与现实中的“你我”或许有着相似的人生处境,观众会好奇这些角色的人生会如何演变,追剧自然更有动力。

《海天雄鹰》还在热播,更多新的作品正在路上,更多充满大国力量、文化自信与人间情味的好故事会与我们每个人相逢。




各位读者: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留言在本文发布的24小时以内得到点赞数最高者,将获赠《话由心生》一套。您听说过“刀尖舞者”的故事吗?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