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部宏观 | 从人民币贬值“路径”看未来“方向”——加息顶点、衰退起点系列之三

西部宏观 边泉水经济研究 2024-06-16

  //  核心结论   

CFETS人民币指数今年走势三部曲。第一阶段:3月上旬至5月下旬出现明显回落。从国内来看,受到上海疫情扰动,市场对于“内强外弱”的预期差修正,从海外来看,俄乌危机等地缘冲突影响导致全球市场避险资金涌入美元,叠加联储不断加快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美元兑人民币升值。第二阶段:5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企稳震荡。从国内来看,由于6月起上海等地宣布复工复产,配合稳增长政策的发力,CFETS人民币指数止跌小幅回升。第三阶段:7月中旬以来,“美元强、人民币弱”分化下推动CFETS人民币指数回落。人民币对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均有所贬值。8月底以来逆周期因子明显回落,说明在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预期上行下,顺周期波动有所加剧。

人民币贬值“现象”情理之中,但“理由”略超预期。首先,房地产作为“矛”,是近期人民币对中美名义利差敏感度加剧的最重要因素。今年MLF超预期下调以及后续LPR紧跟调降,引起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背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地产风险不断发酵,稳地产成效略低于预期。政策利率的下调所反应的不仅仅只是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也体现了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并未发生扭转,导致汇率端对名义利差敏感性较去年有所回升。在基本面预期走弱下,资本外流也成为了人民币贬值的“助推力”。“弱预期”比“实际经济”更悲观下,资本流出的压力直观体现在金融账户中。从数据上来看,金融账户中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规模出现快速回落。但是出口从结售汇端对于人民币的支撑其实略超预期。当前出口韧性依然较大,带动贸易顺差持续攀升,从数据上来看二季度贸易差额和商品贸易项下的结售汇差额处于较高的水平,叠加外汇存贷差处于高位,均对汇率形成利好。

人民币后续将如何博弈?往后看,短期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好转、中期贸易顺差仍有所支撑,但是汇率的核心走势还是要取决于能源价格、地产预期是否能够有效扭转。首先,人民币贬值现象存在但是整体可控。从远期利率来看, 7月以来一年期NDF从6.68至当前的6.88,说明人民币贬值压力存在但并未大幅上升。另外,在岸和离岸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之差并无明显走阔。其次,资金外流最大的时间点已经过去。陆股通累计买入成交净额在8月有所回升,且同期境外投资者总体净买入我国证券。第三,中期贸易顺差较大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仍存。下半年贸易差额走高的概率较高,且上半年结售汇需求还未完全释放,对人民币汇率潜在的托力较为可观。但是仍需警惕美元指数上行带来人民币的被动贬值。一方面欧洲衰退预期继续发酵,助推美元指数上行。另一方面,美国“滞胀”和“衰退”仍然处于互相博弈中,资本市场对其敏感性较高。另外,房地产修复斜率从利率端影响,进而传导至汇率端。若修复力度不及预期,大概率维持甚至扩大目前的中美利差,对人民币形成进一步的贬值压力。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人民币是否破“7”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当前央行对人民币维持稳定的决心较大,但是欧美经济基本面“比烂”还未结束,四季度仍需警惕美元升值带来的人民币被动贬值。

风险提示:疫情扰动超预期,我国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


正文


引言

近期在美元指数维持强势下,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压力渐显,叠加下半年市场对于经济修复的情绪并非乐观,而欧美需求放缓的迹象已经较为显著,人民币贬值压力往后看,我们认为取决于两点:1)部分能源价格的上涨对美元指数提振的贡献程度;2)地产销售端是否能够有所起色。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CFETS人民币指数今年走势三部曲

第一阶段:CFETS人民币指数于3月上旬至5月下旬出现明显回落。从国内来看,受到上海疫情扰动,市场对于“内强外弱”的预期差修正,高频数据表现疲软,A股下挫的同时,资金外流使得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从海外来看,一方面,俄乌危机等地缘冲突影响导致全球市场避险资金涌入美元,从而推高美元指数;另一方面,美联储不断加快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市场提前快速推升美元指数,进一步增大人民币被动贬值的压力。包括从中美利差看,自4月起中美利差不断收敛并出现倒挂,引发跨境资金流出,叠加银行结售汇顺差缩小,推动人民币贬值。
第二阶段:CFETS人民币指数于5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企稳震荡。从国内来看,由于6月起上海等地宣布复工复产,配合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经济层面持续修复,不断向好的基本面预期促使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从海外来看,人民币相对美元虽仍有小幅贬值,但由于欧元区经济受俄乌冲突和高通胀的影响,欧洲整体经济表现出相对疲软,因此人民币兑欧元的升值抵消了一部分对美元的贬值,从而使人民币指数整体呈现企稳态势,CFETS人民币指数止跌小幅回升。
第三阶段:人民币7月中旬以来,“美元强、人民币弱”分化下推动CFETS人民币指数回落。7月中旬至今,美元兑主要其他国家货币均有所升值,美元指数本身回升1.7%、美元兑欧元升1.5%、美元兑英镑升3.0%、美元兑日元升1.5%、美元兑加元升0.9%,说明美元趋势走势较强。另外,人民币指数本身压力也有所加大。从人民币兑其他货币来看,除了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外,人民币兑欧元、100日元与加元均分别贬值1.87%、1.56%和2.52%。另外,8月底以来逆周期因子明显回落,说明在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预期上行下,顺周期波动有所加剧,逆周期因子主动抑制贬值预期。


人民币贬值“现象”情理之中,但“理由”超预期

首先,房地产作为“矛”,是近期人民币对中美名义利差敏感度加剧的最重要的因素。从2021年4月至今年年初,虽然名义中美利差收窄,但是在出口强韧性下人民币不降反升,背后或意味着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对汇率的影响有限。然而,今年MLF超预期下调以及后续LPR紧跟调降,引起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背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地产风险不断发酵,稳地产成效略低于预期。政策利率的下调所反应的不仅仅只是货币政策的分化,也体现了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并未发生扭转,导致汇率端对名义利差敏感性较去年有所回升,而与此同时,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表态偏“鹰”派,加息节奏不断升温,情绪端的释放导致美元兑人民币不断升值。

在基本面预期走弱下,资本外流也成为了人民币贬值的“助推力”。国内疫情再次出现多地散发态势,“弱预期”比“实际经济”更悲观的情况下,资本流出的压力直观体现在金融账户中。从数据上来看,金融账户中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规模出现快速回落。其中,直接投资规模从一季度的599亿美元快速回落至二季度的150亿美元,证券投资在一季度为-797.56亿元,明显弱于季节性表现,一方面在风险偏好回落下,A股大幅净流出,另一方面在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下,债市也明显承压,资金外流加剧了人民币的疲软。
出口从结售汇端对于人民币的支撑略超预期。首先,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放缓下,出口韧性依然较大,带动贸易顺差持续攀升。从数据上来看,二季度贸易差额和商品贸易项下的结售汇差额处于较高的水平,二季度为1698亿美元,说明外贸企业的结汇需求确实在对人民币支撑的久期拉长。其次,外汇存贷差作为衡量外汇供求的指标之一,虽然两者从三月均出现回落,但是贷款回落幅度高于存款,7月外汇存贷差虽高达922亿美元,两者之差依然处于高位对汇率形成利好。但是综合来看,在证券投资、直接投资、中美利差倒挂以及地产投资拖累下,难以对人民币汇率起到像去年以来的支撑。


人民币后续将如何博弈?

往后看,短期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好转、中期贸易顺差仍有所支撑,但是当前汇率的核心走势还是要取决于能源价格、地产预期是否能够有效扭转。
首先,人民币当前贬值现象存在但是整体可控。一方面从远期利率来看,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小幅上升但是相对有限。一年期NDF由于在离岸柜台市场交易,能够衡量海外对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预期,从年初以来大幅回升推动CFETS人民币指数回落。7月以来一年期NDF从6.68至当前的6.89,说明人民币贬值压力存在但并未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当前在岸和离岸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之差并无明显走阔,说明短期来看,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较为稳定。
其次,资金外流最大的时间点已经过去。宽信用的进程仍在进行,最明显的则是在近期疫情扰动下,票据利率重新回升,说明弱复苏仍在持续中,陆股通累计买入成交净额在8月有所回升,且同期境外投资者总体净买入我国证券,资本外流风险对人民币汇率的负面影响减弱。
第三,贸易顺差较大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仍存。虽然出口放缓的趋势不变,一方面8月韩国前20日出口由前值的14.2%大幅回落至3.9%,表明全球贸易需求已有减弱信号;另一方面,出口相关的价格也呈现回落,CCFI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和SCFI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近期快速下行。但是我们认为下半年贸易差额走高的概率较高,结售汇需求还未完全释放,对人民币汇率潜在的托力较为可观。
但是美元指数上行带来人民币的被动贬值仍不容低估。首先,欧洲衰退预期继续发酵,助推美元指数上行。俄乌冲突仍在发酵,天然气价格势头仍在高升,意味着欧元区未来一段时间的通胀情况仍将大概率维持高位,欧元区衰退预期促使欧元贬值的趋势将进一步助推美元上行。其次,美国“滞胀”和“衰退”仍然处于互相博弈中,资本市场对其敏感性较高。一方面,在美联储不断加紧步伐加息的背景下,7月美国CPI数据从9.1%的高位小幅回落至8.5%,然而后续通胀情况仍有待观察,譬如能源与食品价格能否回落仍需等到经济衰退后才能确定趋势,小幅略超预期则会带动市场对加息节奏快速定价,推动美债和美元指数。另一方面,美国基本面放缓趋势不变,但是部分指标的小幅阶段性回升,也会致使美元指数回升,对人民币形成压力。
另外,房地产修复斜率将对利率端影响,进而传导至汇率端。从历史来看,从我国过往多次房地产回暖(以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升为标识)的情形下,均伴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行。从近期来看,央行为稳地产保经济选择再次下调5年期LPR,下半年地产修复力度若较大,将大幅度提振经济信心,从而推动长端利率上行,以此缩小中美利差,从而对人民币汇率有所支撑;反之,若修复力度不及预期,将大概率维持甚至扩大目前的中美利差,对人民币形成进一步的贬值压力。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人民币是否破“7”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当前央行对人民币维持稳定的决心较大,但是欧美经济基本面“比烂”还未结束,四季度仍需警惕美元升值带来的人民币被动贬值。



西部宏观边泉水团队

边泉水

首席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美经济学培训中心福特班研究生;国家统计局百名经济学家景气调查特邀专家;曾长期担任中金公司高级经济学家,曾任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财新莫尼塔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直属办事机关副处级调研员;擅长政策研究,致力于构建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以经济周期、流动性和政策为支点的宏观研究体系和研究团队。

宋进朝

资深分析师。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CFA,FRM,曾任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分析师、首席经济学家助理;多年宏观金融研究经验,主要从事宏观、产业及政策研究,尝试从结构主义视角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特征,致力于搭建中观经济学研究框架和体系;研究方向为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

刘 鎏

资深分析师。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金融学硕士;此前在中邮保险资管中心从事组合管理工作,曾长期担任中金公司研究部经济学家,曾任北大国发院研究助理;尤其擅长宏观数据的处理、分析和预测工作,曾在“远见杯”中国经济预测评选中多次获得前三名;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总量指标分析预测、经济周期及主题研究。

杨一凡

高级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曾任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擅长大类资产主题研究;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及大类资产。

赵红蕾

助理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宏观基本面、内需结构、侧重于财政政策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从人民币贬值“路径”看未来“方向”——加息顶点、衰退起点系列之三》

报告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9日

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分析师:边泉水

分析师执业编号:S0800522070002

邮箱:bianquanshui@research.xbmail.com.cn

联系人:杨一凡

邮箱:yangyifan@research.xbmail.com.cn



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本公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报告及本公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对于本报告可能附带的其它网站地址或超级链接,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链接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仅为方便客户查阅所用,浏览这些网站可能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本公司关于本报告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博客、QQ、视频网站、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投资者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