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越来越“不明白”了

朱建 朱健仍是朱健 2023-09-21

点击蓝字,一键关注 “朱健仍是朱健”


(此篇文章发表于2019年)


 

    母亲,是195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是新中国第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

    当时,有知识的女青年,在新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女性。

    母亲,现在老了,已经八十六岁了。


    但她的许多认知、思维、习惯,仍然像烙印一样,深深地镶嵌在每一个细胞中。

   

    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荡击着全球每一个犄角旮旯,裹挟了每一个妇孺老幼。

   

    母亲,作为曾经的知识女性,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

    就如同,席卷在巨变的风暴里,困惑在过去与现实中。

    母亲,越来越不明白了。


【神圣的纸质存折】


    母亲,定居上海已经十五年了。

    新疆原单位每个月通过银行卡,给她发退休金。


    但她对银行卡,始终没有感觉。

    也可以说,她就不明白银行卡,也没想搞明白。

   

    她总要让我去银行,帮她把退休金从卡里取出来,做到“眼见为实”。


    我说,不用这么麻烦,小区就有ATM机,随时都可以查询银行卡里的金额。


    但她还是要坚持,将钱取出来。

    也难怪,从她第一次领到工资,到现在也快七十年了。


    七十年养成的标准动作,就是一手领现金、一手签字。


    习惯成自然,这“标准动作”,几十年下来,就形成了下意识的“落袋为安”。


    这在我的眼里,放着银行卡的便利,不去使用,却多此一举。


    是多么不可思议,甚至是现代数字化社会的笑话。

   

    但母亲作为八十六岁的耄耋老人,潜意识的思维中,银行卡里的阿拉伯数字是“悬挂”着的。


    只有见到现金、数完钱,才叫:“拿到手里”。


    母亲对钱的态度,是标准的中国传统: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应该讲,我们家经济条件还是非常好的。可节俭,已经渗透到她的骨子里。

   

    我经常出差。东航公务舱一次性拖鞋上印着:“请将我带回家”。

    这是东航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也是现代文明。

   

    老实讲,东航的一次性拖鞋,质地是非常好的。

    但我们穿了一段时间后,只要一脏,就扔到家里垃圾桶里。


    可母亲居然从垃圾桶里,捡回来,又刷洗干净。

    我告诉他,这是一次性的拖鞋,脏了不要洗,就是扔掉。


    可她坚持,没有坏,就不能浪费。洗干净,还可以继续用。

    

    母亲,对使用钱,可是明明白白。

    她有一个清楚的底线:人要保持尊严。任何时候,只能花自己的钱,不能花别人一分钱。

    这底线,她坚持了一辈子,也要求了我们一辈子。

   

    她甚至想到并安排好了,自己的人生,花最后一笔钱的情景。

   

    她常说:人老了,总归要生病、住院,告别这个世界。

    这一切,都不要给任何人,甚至子女添加任何经济上的负担,她要完全自主、自理。

   

    今年,她让我给她办一个纸质的存折。


    我问她,为什么要办纸质的存折?

    

    她说:“为了防备自己生病时,脑子不记事了。所以,要提前将钱准备好,到时候不要花子女的一分钱。


    纸质的存折,白纸黑字。钱的数额,看得清清楚楚,心里非常踏实。”

   

    这就是她的思维:

    提前预备自己不省人事时,也要有尊严。

    在尊严中,花自己的钱。

   

    我告诉她,纸质的存折有一个很大的麻烦,只有本人到银行柜面,才能将钱取出来。

    将来她生病动不了时,我是代替不了她取钱的。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亲儿子,怎么会取不出钱呢 ?

    

    我陪她去了银行。

    银行的工作人员很热心。再次明确告诉她,纸质的存折取钱时,必须是本人,带好身份证,到银行柜面来取。

    

    母亲告诉银行的工作人员说,她专门写一份授权委托书,让儿子或女儿来取钱,行不行?

    

    银行的工作人员说,这是国家的规定,写授权书也不行。

    

    为了成全母亲的想法,更多的是体现她的尊严。

    我还是请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她办理一个纸质的存折。

    

    银行的工作人员,很认真地找了半天,才找到了纸质的存折。

    看来,这真是一项“古老”的、濒临消失的业务了。

    

    纸质存折,如母亲之愿办好了。



    可新的问题,又成了她的心病:

    万一自己动不了,或者人走了,钱取不出来,怎么办?

   

    这心病一直困扰着她。

   

    前几天,她又问我,除了纸质的存折,银行还有没有其它,白纸黑字的存钱方式。

    同时,当她生病不能动,甚至离开我们的时候,子女也能将她的钱取出来的业务。

   

    我说,银行有一种叫“天天利”的保守理财,基本可以满足她的所有要求。


    我又陪她去了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很耐心地解答了,她所有的疑问。

    

    好“天天利”,困惑她的问题解决了,她的心总算放下了。

   

    母亲又交待我,如果她住医院,脑子不清楚,出现没有意义的生命状况时,就不要浪费钱抢救了。

    她希望,人生消费的最后一笔钱,也要节省点,多留点给孩子们。

    

    这就是中国式的老妈妈、老奶奶。

    一生节俭,节俭终生!

    

    母亲,那一代人是讲奉献的。

    奉献的背后,是一代人个人利益的牺牲,一代人沉默坚忍的付出。

    甚至,是一个个悲催的岁月和现实。

    

    母亲,真的不明白,她最悲催的事情,就是一辈子存的钱,放在当下来使用。

    

    她每一分钱,是怎么存的?我是知道的呀。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设者。

    他们那一代人,除了节俭,还有忧患意识。

    要将省下的钱,存起来,以备万一。

   

    那一代人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每月工资,也就是几十块钱。

    拿几十块钱的工资,每月还要省吃俭用,存出钱来。

    

    母亲是1954年从解放军集体转业,每月工资68元。

    从此,她除了每月孝敬外公、外婆15元外,还要存5块钱。

    这存钱的习惯,伴随了她一辈子。

    

    改革开放后,工资逐年提高。1988年,她退休时每月工资已经拿到923元。每月存的钱也多了起来。

    虽然,她只享受了十年改革开放工资提高的好日子,但是她已经非常高兴和知足了。

 

    在她心目中,六十五年来,她省吃俭用,日积月累存下的每一分钱。

    都是沉甸甸的一笔“大”钱。

   

    这“大”钱,可是她一辈子,操持理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从5元钱开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从嘴里、身上省出的。

   

    这“大”钱,放在今天,让我说什么好呢?

   

    用时间作轴,对比曾经的购买力和现实的缩水。

    

    我查了资料。50年代在新疆,一公斤一级和田玉籽料的价钱,是5元钱。现在是百万元起价。

    

    好在,他们那一代的人,视“玩物”为丧志,对奇石异物从来不屑一顾。


    好在,母亲今天也不明白什么叫通胀,也不会明白什么是M2。

    更不会明白今天的M2,对她几十年来省吃俭用积攒的钱,意味着什么?

    

    好在,她从没住过院。不明白自费药的价格,更不明白当进入了重症监护室ICU,一天没有一万多元,是不行的。


    好在,这一切的一切,她都不明白!

    

    我只希望,在母亲心目中,那纸质存折里的“数字”,永远是沉甸甸的,是神圣的!

    只希望,这一切的一切,她永远不明白!

    

    看着母亲一辈子存的这“大”钱,对照当下这“大”钱的含金量。

    我只是觉得他们那一代人太悲催了。只想替她,替他们那一代人,大哭一场。

    

    他们那一代人,每个人在奉献了青春、终身的同时,都用点滴的力量,为共和国的大厦,奉献了原始积累,甘当了后人看不见、深埋在大厦基石中的一颗颗微小沙粒!

   

    他们那一代人,时代赋予了很多特有的烙印。

   

    奉献、自尊、节俭。

    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根本烙印,也是他们特殊的品质和人格。

   

    一辈子讲奉献。

    在艰苦的生活中,还要省吃俭用,打理好每一分钱。

    在自尊中,使用每一分钱。

    

    最后连离开我们,母亲都明明白白地自己安排好了。

    她要在自尊中,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钱,坚持走完人生最后一步。

   

    我只能含泪写下这句话:


    今天,能想到明天,在自尊中坦然理性的面对。


    这是伟大的豁达!真心的明白!


    这就是新中国第一代,永远奉献自己的母亲!


母亲在缝补袜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