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殊的学费

朱建 朱健仍是朱健 2023-09-21

点击蓝字,一键关注 “朱健仍是朱健”


(此篇文章发表于2019年)



    前些日子,我写了一篇“一个草根行业的故事”。

    最近,一直有朋友、读者催我,想继续听“故事”。

   

    一位金融学院的教授说,大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些书本上没有的原生态故事。

    好吧,继续“雅俗”共赏,聊一个,“学渣”变“学霸”的故事。


【“儿子”把“老子”卖了】


    1991年,中国老百姓,告别了相伴30多年的粮票、肉票、油票、布票。


    吃饱肚子的人们,开始追求一个更高层次的生活形态。

    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财产,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及生命。


    市场,在呼唤保障老百姓美好生活的行业。

   

    在市场的呼唤下,1991年我们扯起了大旗,成为了中国第二家,干保险的公司。


    当时,在全世界的保险版图中,中国大陆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在西方,保险业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也有一百年的历史。

   

    但解放后,我们认为,我们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废除私有财产。

   

    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去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

    又怎么能将国家的主人——人民,作为商品标的,变成可以随意买卖的生意呢?

   

    于是,一声令下!就关掉了商业保险。 

   

    这一关:

    就关掉了,一代人的时光!

    就逝去了,一代人的光阴!

   

    历史长河,就是这样。

    它,绕一个小小的弯子,百姓就得赔上一辈子。


    与世界隔绝了一代人的中国老百姓,对保险的认知,又退回到了 “混沌”的原始状态。

   

    你可能还不知道,1991年作为代表国家,监督管理保险市场的机构——“中国保监会”,当时也无踪无影,因为它还没有出生呢!

   

    我们公司在1991年出生时,那真是踩着急促的改革开放步伐,在只争朝夕的节奏下,“早产”的!

   

    总公司“老子”刚出生,“儿子”们,也就是各省的分公司,就争先恐后地呱落地了。


    “老子”、“儿子”基本同时出生。

    “老子”没有育儿经验,也没有管教“儿子”的措施和手段。


    “早生”的分公司,既没有家教,也没有约束。

    完全由着“儿子”们的性子,让他们在“放养”中,快乐的成长。

  

    “老子”、“儿子”都没干过保险。

    也只能到图书馆、资料室,找出爷爷辈们曾经用过、早己泛黄的保险教材。

    现学、现卖、边学、边干。

    

    公司像初生的牛犊,勇猛无畏!

    在财产保险领域,摧城拔寨,硕果累累。


    两年后,公司觉得只做财产保险不过瘾,也玩起了人寿保险。


    其实,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经营领域。

    就犹如,田径运动中跑百米与跑马拉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运动游戏。


    那时,公司根本不知道,做人寿保险,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特殊的人才,如精算师。


    精算师,是集数学、统计、财务、风险管理为一体的特殊专业人才。

   

    精算师,是保险行业的大脑和眼睛,是产品的设计师,控制风险的阻击手。

   

    当时,美国已经有两万多名精算师了,而我们全中国,拿到国际认证的精算师,伸出“半个”巴掌就能数过来。

  

    那时,公司不仅不知道,精算师的重要作用。

    也不知道每一个产品的背后,是以诸多领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的。

   

    如:人类的生命表、疾病数据、医疗发展、国家经济变化、利率、股市、国债、汇率等变化。

   

    精算师们,要将成千上万个数据,反复假设、论证、计算,才能设计出一个产品。


    更不知道,任何一个国家,推出的保险产品,如果没有总精算师签字,国家备案审批,那是违规违法的。

   

    无知者,一定无畏!

    各分公司,干劲可大了。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分公司,居然拍着脑袋,拿着算盘,自说自话,有模有样地设计起了人寿保险产品。


    年底,总公司召开表彰大会。

    一家分公司,业绩闪耀,老总披红戴花,并领到了丰厚的奖金。

    全国各分公司好羡慕,好敬仰。


    晚上,兄弟分公司的老总,提着好酒,去到获奖分公司老总的房间取经、学习。

   

    酒,三巡过后。

    获奖分公司老总吐出真言:自己出考卷,自己批卷子,不拿一百分,还混什么!


    心有灵犀的兄弟分公司老总,一点就通了!

   

    对呀,“产品”都是各分公司自行设计的。

    我们为什么不设计,最便宜、最好卖的“产品”呢?

    放着一百分不拿,放着英雄不当,这不就是脑残嘛!


    当时公司的评价体系,只看“当下”的业绩,以”当下”的业绩论英雄。

  

    而且,人寿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业绩,算现任领导的。

    买单,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八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在考核评价体系和人寿保险自身特点,双重叠加的“漏洞”下。

    部分分公司拿着算盘,拍着脑袋,不断推陈出新,搞出了“白菜”价的“热卖”产品。


    真是:

    只要“当下”业绩好,哪怕日后洪水滔天!

    日后,也是猴年马月,“后生”们的事情了!


    几年后,总公司“老子”强大了,“老子”要管“儿子”了。

   

    “老子”开始将全国分公司“儿子”们的财务、业务、IT的权力,全部集中到总公司“老子”手里。


    总公司“老子”,将分公司“儿子”们的“作业”包,打开一看,可怜的“老子”,便晕倒在厕所里了。


    部分分公司“儿子”们做的业务,真是:

    “儿子”,把“老子”卖了!

    “当下”,将“未来”卖了!


    这真印证了,中国几千年的一句老话:崽卖爹田,不心疼!


    我曾经到一个省,代表总公司“老子”协调处理,其中一个“儿子”做的业务。

    那现场画面,至今记忆犹新。

   

    副省长非常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仔细听取我们的汇报。

    我们汇报说,在这个省,我们分公司“儿子”,曾做了三个大型国企,近十万职工的养老保险业务。

   

    这几家国企,为每位职工交1000元保费,待到职工退休时,每人每月可领取100元养老金,直至去世。

   

    我们告诉副省长,这些保险合同在产品“定价”时,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保费收得极不合理。

    每位职工,我们只收到1000元保费。届时,职工只需10个月,就将“本”,领光了。

    之后,几十年,直至职工去世。我们每个月,都要为职工付养老金。

    我们公司是亏了大本,也没赚上吆喝声!

   

    二是,没有锁定职工退休的“概念”和年龄。

    许多女职工30多岁,男职工40多岁,就提前办理了“内退”,早早开始领取养老金了。

    这“内退”的概念,是有歧义的。

   

    三是,当时,分公司假设:男职工70岁死亡,女职工75岁死亡。

    但现在生活、医疗条件好了,人的寿命会大大延长。所以,这个“假设”完全是错的。

   

    四是,当时,分公司是按照利息年均12%,股市年均收益率30%。

    这样的“假设”,去算保费投资收益的。

    但,现实是残酷无情的。中国股市和存款利息,十辈子,也别想有这种高收益、高回报!


    这一头一尾,一进一出,一上一下,一错一误。

    导致产品“定价”严重偏差,严重失误。

    这么多人,几十年不停的领取养老金,“金山”也会取空的!


    我们希望,能在科学精算的基础上,重新签订合同。


    副省长沉思了半天,严肃的面庞带着坚定的语气,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

    “契约,是十分严肃的法律事情。

    老百姓的事情无小事。我们时刻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

    关于“内退”产生的年龄歧义,可以按照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去执行。

    至于其他问题,你们作为大型国企,“儿子”有误,“老子”要担当,要敢于负责!

    只当,你们为人民、为社会办了一件好事吧!”


    绝!实在是绝!

    副省长真是人民的好领导,好父母官!

    一句话,噎得我们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这一个案例,就是我们公司在成长初期,一个活生生的“写照”。

    也是中国保险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它记录了,我们当初起步时,连滚带爬,一步一跤,一踉一跄的过程。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也没有必要,对于创业者再去苛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和不足。

   

    公允地讲,透过“学费”的背后,我们仍能看到创业初期,朴实、粗犷、盲动、鲁莽、江湖的色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创业之初的“学费”,是有底线的。这底线就是,从来“不坑”老百姓。不占老百姓的便宜!

   

    因为,当时是担心老百姓不买保险。所以,“儿子”们为了冲业绩,是怎么便宜,怎么卖!

   

    “儿子”,宁愿对内“坑老”,卖老子的田。也要对外撑“大方”,挣面子。

   

    这“学费”,最终实际上许多都馈赠了咱们的老百姓,培育了中国保险市场。

    这也算是我们公司,对国民的贡献吧!


    近三十年过去了,中国保险业真可谓,今非昔比。


    中国的保险业从零起步。到今天,已经非常强大了,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

    这成长的速度,让我们自己都瞠目结舌,惊叹无比!


    我们公司也成了,中国保险业的三巨头。公司规模已跃升为上“万亿”的大平台。

    并且,早已在A股 、H股上市多年。

    公司也成为了,世界第220位的超大型企业。


    创业之初所交的“学费”,也早已被发展所消化。

    “学费”已成为记忆,成为有滋有味的笑谈,但仍然十分珍贵。


    为了这份,既特殊,又珍贵的记忆。

    建议各位读者、朋友回家翻一翻,找一找。

    如果你家能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买的人寿保险。

    那真的要恭喜你,我们交的“学费”转赠给你了!

    你捡到,皮夹子了!


    “学渣”的逆袭证明:

    再牛的“学霸”,曾经都“渣过”,都交过“学费”。

    成长,是“学费”积累出来的。




【以下是曾经百万级阅读量的文章,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王波的70天
小店
天空,飘来“半粒灰”
护工陈阿姨,总能给人带来思考
护工陈阿姨,她还好吗?
护工陈阿姨
一枚公章
一个绝版高尚的人
爸爸的户口
我的“文盲”兄弟,帮我考大学
士兵探营



谢谢阅读,欢迎转发!
如需加我微信,点击下面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