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攀登8000米高山的人,都在挑战什么?

探险编辑部 肯道尔国际山地电影节
2024-08-28

“肯道尔专题”是肯道尔探险编辑部的话题栏目之一,我们持续关注户外行业动态、户外人物故事,与户外从业者和爱好者深度对话;解读户外事件,探讨户外运动/体验对当代生活的重要性。每月1-2期,分享探险精神,传播户外文化。



Vol. 13 编者按



7月29日,Kristin Harila(K姐)用时三个月零1天完攀世界14座8000米高峰,打破了此前她自己创下的一年零5天的纪录。这个纪录前无古人,在最大限度利用资金、人力、物力的情况下,K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突破人类的想象力、体力、耐力的天花板,震惊了世界。要知道,世界上第一位登顶全部14座的人梅斯纳尔,可是用了整整16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一壮举!



K姐在加舒布鲁木Ⅰ峰©Kristin Harila



在为K姐喝彩的同时,我们也想提问:那些攀登8000米高山的人,他们都在挑战什么?


这篇文章,我们盘点一下14座攀登史上的精彩故事,通过他们的故事,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那些攀登8000米高山的人

都在挑战什么?


文/楚悦




1950年,人类首次登顶8000米以上的高峰——安纳布尔纳峰,这次登顶由法国人莫里斯·赫尔佐格(Maurice Herzog)和路易·拉什纳尔(Louis Lachenal)完成。1953年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夏尔巴丹增诺盖代表英国首次登顶珠峰。1964年,最后一座8000米高峰希夏邦马由许竞领导的中国队完攀(中国西部山峰直到1978年才对外国旅行者开放)。



从左至右:首登安纳布尔纳峰的Herzog©E.P. Dutton

首登珠峰的埃德蒙·希拉里©Yousuf Karsh

首登希夏邦马峰的许竞



在那个时代,就算举全国之力,也要抢到一座首登。那么,如果拿下全部14座8000米山峰呢?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优秀的攀登者不再满足于常规的攀登,他们希望用更有想象力和挑战性的方式,登上八千米的山峰,挑战自己的极限。于是对于完成全部14座8000米的攀登挑战开始出现。




阿式攀登 vs. 喜马拉雅式攀登


1786-1865年,阿尔卑斯4000米以上的山峰都全部被登顶了,也由此发展出了“阿尔卑斯式攀登”,简称阿式攀登,这是一种强调依靠自力、采用尽可能少的装备、快速大胆地攀登并安全返回的登山方式,公平、自主和快速是阿尔卑斯式攀登风格和精髓。


攀登经验和装备的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人类开始望向8000米级别的山峰。对比阿尔卑斯式攀登,人们发现8000米以上的山峰,光靠一支2-3人的精英队伍就能登顶是不现实的。因此,早期的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脉,人们使用“围攻式”的攀登,也叫做喜马拉雅式攀登。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数多,往往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背上几个月的口粮,请高山向导、雇人帮忙背包,才能实现登顶。目前的商业攀登基本都是以喜马拉雅式攀登进行的。



#01

14座首次登顶之争


1986年,人类迎来了史上第一位登顶全部14座八千米山峰的传奇人物——意大利人梅斯纳尔,耗时16年。与他同期展开竞争的波兰人捷西·库库奇卡,则于稍晚一些的时间,1987年,完成14座攀登。


梅斯纳尔在完攀14座8000米前,已经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攀登者和探险家。而他攀登14座的方式也有相当的独特性:无氧攀登所有山峰;独攀珠峰、南迦帕尔巴特峰;从南侧攀登马纳斯卢峰(当时无人攀过这条路线)。



梅斯纳尔在珠峰©KRAUSE, JOHANSEN



攀登南迦帕尔巴特峰的代价,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梅斯纳尔在这座山上,永远地失去了七个脚趾和一个亲生兄弟。


完成全球14座山峰后,梅斯纳尔从此再也不登山,转而写了超过80本关于自己探险经历的书;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梅斯纳尔参加演讲的出场费高达3万欧元。2010年,他获得了金冰镐(世界登山界的最高奖项)颁发的第二个终身成就奖。2018年,他与维利茨基(Krzysztof Wielicki)共同获得了阿斯图里亚斯公主奖体育类奖项。


这是阿斯图里亚斯公主奖体育类第一次颁给户外运动类的人物,此前获奖的人物包括赛车运动员舒马赫、田径运动员叶莲娜·伊辛巴耶娃等。维利茨基是波兰冬攀的代表性人物,2018年带领波兰队冲击人类最后一座未在冬天登顶的8000米级别山峰K2,并在海拔7000米的高处开展了一次史诗级救援(下文详细介绍)。



梅斯纳尔在演讲©Brost Stiftung



库库奇卡与梅斯纳尔同期开展14座攀登的竞争,两个人都想成为世界上首位登顶14座的人。更甚的是,库库奇卡不仅想在时间上超越梅斯纳尔(他只花了7年11个月14天完成全部14座,此项纪录一直到2013年才被韩国人金昌鎬打破),在攀登过程中他采用了冬攀、独攀、无氧、新路线等方式,把痛苦的攀登,做得更具想象力,更具颠覆性,更难被重复。其中有一些路线难度之大,目前还无人重复过。哪怕是组建团队攀登,他也是做先锋开路的那位。这样的自由攀登者,在实践的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艺术。



捷西·库库奇卡(左)和安德烈·乔克

1980年在珠峰沿新线路攀登©Andrzej Heinrich



虽然与首次登顶14座失之交臂,但库库奇卡在登山时极尽全力去开创新的方式,已经足以证明自己的顶尖实力。


梅斯纳尔率先完成14座8000米攀登时,收到库库奇卡一句话的简洁电报:祝贺你获得大满贯。梅斯纳尔也同样简洁地回电:你不是第二,你很伟大。足见强者之间的惺惺相惜。


但执念即宿命,库库奇卡的至高和至暗时刻都落在了他对攀登难度的极致追求上。在他的14座攀登中,洛子峰曾是唯一采用常规路线攀登的山峰,这是他无法接受的部分。1989年,库库奇卡再次来到洛子峰,想要尝试难度较大的南壁。这次出发成了他最后一次踏上14座的征程——库库奇卡在先锋开路时,从洛子峰南面的垂直岩壁上坠落,高差达到了2000米。就此殒命。



捷西·库库奇卡 ©Archiwum Jerzego Kukuczki 





#02

波兰冬攀时代


就在全球的国家举全国之力抢首登时,波兰登山者却因国家动乱,错过了20世纪50年代开启的喜马拉雅黄金年代,一座首登都没抢到。这些不甘心的高手们选择另一种首登:冬季首登。


这群迟到的冰峰战士在波兰适度开放、经济好转的1980年代,来到喜马拉雅山区。从1980年2月17日珠峰冬季首登开启扉页,到1988 年12月31日登顶洛子峰,这群战士在8年之间摘下7座8000米山峰的冬季首登纪录。此后,波兰又陷入了长时间的大萧条之中。磨练了十年的冰峰战士们(Ice Warriors)突然面临个人生存危机,失去了企业赞助和生活保障。14座8000米高峰冬季首登计划嘎然而止。




波兰80年代冬攀成就


1980年,人类历史上冬季首登珠峰;

1984年,冬季新路线首登马纳斯卢峰;

1985年,冬季首登道拉吉里峰,

1985年,冬季新路线首登卓奥友峰;

1986年底,冬季首登干城章嘉峰;

1987年,冬季首登安纳普尔娜峰;

1988年圣诞前夕,维利茨基(Krzysztof Wielicki)单人冬季首登洛子峰


独攀洛子峰的维利茨基

《最后的冰峰》主角、波兰冬攀K2领队


上世纪80年代的波兰冬攀队



波兰经济复苏后,当初那群开启冬攀时代的登山家年事已高,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冬攀全部14座的梦想。2002年开始,他们又开始尝试在冬季冲击8000米。但此时非彼时,波兰以外,世界范围内的登山高手在这段时间都成长起来,他们竞相在冬季的8000米高峰攀登记录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到了2018年,世界上只剩下了一座没有在冬季登顶过的8000米高峰了——乔戈里峰(K2)。这座高峰成了波兰登山家们的目标,这是他们心中“最后的冰峰”。



肯道尔影片《最后的冰峰》记录了

2018年波兰冬攀K2的故事



2018年冬季,壮志未酬的维利茨基领着波兰小将们来到了K2。


正当波兰冬攀队有条不紊地向上推进时,突然传来紧急消息:200公里外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上,法国女攀登者伊丽莎白(Elisabeth Revol)和波兰搭档托马斯(Tomasz Mackiewicz)登顶后陷入困境,托马斯因雪盲困在海拔7280米,伊丽莎白则在海拔6100米处因冻伤而无法下撤。队长选择了四个攀登主力前往南迦帕尔巴特峰进行营救。在完全不熟悉的线路上,以最快的速度直上千米。最终他们成功营救了伊丽莎白,却放弃了自己的波兰同胞托马斯,他永远被留在了山上。此次救援传遍全球攀登界,堪称一次史诗级高海拔救援——海拔7000米以上,面对完全不熟悉的线路和风险,争分夺秒地速攀,找到伤员并下撤。



波兰登山家营救成功



尽管最终波兰队未能在冬季首登K2,但他们的神话永远留存在高山之巅。





#03

8000米之上的女性身影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高山攀登基本都由男性主导,完攀14座8000米山峰更是极少数顶尖攀登者才会设定的宏伟目标。库库奇卡同期,出现了一位极具野心的波兰女性攀登者旺达·鲁特凯维奇,她大胆向世界展露自己在18个月内攀登14座的雄心,并积极付诸实践。要知道,当时成功登顶过14座的只有梅斯纳尔和库库奇卡两人,而且他们的攀登时长,一个用时16年,一个近8年!



旺达在珠峰大本营©《自由的艺术》剧照



旺达敢为人先地发起和组织女性喜马拉雅远征探险队,发掘并扶持优秀的女性攀登者,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75年,在旺达组织的女性远征队中,她与两位女性攀登者安娜、哈莉娜搭档登顶加舒布鲁木Ⅱ峰,成为登顶8000米级别的首支纯女性攀登队。


1982年,她组建了一支12人的全女性攀登队伍(甚至拒绝了男性背夫)来到K2攀登。她的腿当时受伤了,但是坚持拄着拐杖与队伍一同徒步到大本营,全程150公里,他们走了两周。实在不能忍受伤痛时,旺达就吃几片止痛药。遗憾的是此次攀登以失败告终,并且一位队员也在此丧生。



旺达拄拐徒步62公里抵达登山大本营©影片《自由的艺术》



1983、1985、1986这几年,她分别登顶了布洛阿特峰、南迦帕尔巴特峰,并再战K2。她登顶了全球14座中的8座,于1992年攀登干城章嘉峰时失踪,几年后被宣告死亡。



旺达·鲁特凯维奇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市的涂鸦

©Andrzej Otrębski



2011年8月,来自西班牙的登山家Gerlinde Kaltenbrunner成功站在K2的峰顶,成为了第二位完成14座八千米的女性,也是第一位不使用辅助氧气完成这一壮举的女性(数据来自8000ers.com)。此前她曾6次尝试登顶K2,均以遗憾告终,并在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同伴的死亡。最终Gerlinde在第7次尝试中,迈出最后一步,站在了这座美丽而危险的顶峰。



Gerlinde Kaltenbrunner





#04

8000米速攀挑战


2011年,“瑞士机器”Ueli Steck计划速攀全部14座8000米山峰,当年的4月17日,他仅用10个半小时即登顶希夏邦马的南壁;同年5月5日,他在一天之内登上了卓奥友峰。2012年5月,他和搭档Tenjin夏尔巴无氧登顶珠峰;2013年,他仅用了28小时,即从南壁登顶安纳布尔纳(世界上最有技术难度的8000米路线之一)并返回大本营,并且是独攀。2017年,Ueli在无氧连攀珠峰和洛子峰时坠崖身亡。



Ueli Steck©Grayson Schaffer



“瑞士机器”与夏尔巴打了一架


2013年,意大利登山家西蒙·莫罗(Simone Moro)和“瑞士机器”Ueli Steck计划好了速攀珠峰,并且进行了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到了珠峰,技术上一切顺利,因为传统路线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难,然而没想到的是和夏尔巴人起了冲突。


那一天,Ueli负责先锋,在洛子的冰壁上修路。同时进行的还有夏尔巴A队。所谓A队就是夏尔巴里技术最好的队伍,负责最难的部分,这是他们的骄傲。然而Ueli迅速地超过了他们,很快就到了他们上方。比起这种速度上的碾压,让夏尔巴更生气的是Ueli不断踢下来的冰。他们不断提醒Ueli不要踢冰下来,会砸到他们。然而掉冰是不可能避免的,就在双方火气都越来越大的时候,搭档西蒙没有控制住自己,用夏尔巴的母语大声骂了一句“婊子”。


虽然这个词有点类似于西蒙在气头上的口头禅,但不幸的是,当他将话说出口时,夏尔巴正巧按下了对讲机的开关,于是传到了山上几乎所有带着对讲机的夏尔巴耳中,引起了众怒。


回到C2后,愤怒的夏尔巴全部聚集在一起,朝他们躲避的帐篷投掷巨大的石头。最后以西蒙跪地谢罪挨耳光大结局。


事发两天后,夏尔巴领导人在营地安排了一场和平会议。西方登山者和少数夏尔巴斯签署了一份手写条约,声明他们相互原谅,同意今后共同合作,不再使用暴力。



肯道尔影片《高度紧张》记录了这一事件始末


2012年,Kilian Jornet(K天王)发起了“Summits of My Life”计划,目标是速攀全球七大洲的标志性山峰。2017年5月22日~5月27日期间,K天王两次完成了无氧速攀(且不用路绳)珠峰的壮举,震惊了登山界和越野跑圈。


这两次攀登中,他第一次到达海拔7200米之上时,出现了腹泻和呕吐的状况;他坚持了12小时没有吃饭,登顶后迅速返回大本营,往返耗时26小时;第二次距离第一次登顶一周时间不到,共用时17小时,在下降中途他出现了记忆“断片”,清醒时发现自己距离一个致命的悬崖仅500米,同时还出现了幻觉。最终他找回了自己的意识,安全返回大本营。



K天王“Summits of My Life”计划©Kilian Jornet


K天王攀登珠峰©Summits of My Life





#05

商业攀登纪录


2019年,尼泊尔攀登者Nirmal "Nims" Purja(简称Nims)设定了在6个月完成攀登全球14座的艰巨挑战,并把他的挑战命名为“计划可行”(Project Possible)。虽然他最终完成时间为2年五个月15天,并未如愿完成自己的挑战,但他依然打破了前一位记录保持者的速度,韩国人金昌鎬用时七年10个月6天的无氧攀登记录。




Nims登顶14座完成时间争议


2019年,Nims花了6个月零6天完成了14座八千米,创造了当时的速度纪录。然而后来有研究者指出,Nims第一轮攀登道拉吉里峰和马纳斯卢峰两座山峰时并没有抵达真顶,因此Nims于2021年重新攀登了这两座山峰,导致他的最终完成时间为两年五个月零15天。也是在2021年,他跟随尼泊尔冬攀队,登顶了K2的顶峰,这是人类首次在冬季登顶K2。



Nims这一轮的攀登使用了辅助氧气,并且雇用了夏尔巴作为协作,被一部分人诟病。但Nims将这视为自然的嫉妒心理。许多登山者将攀登一座8000米高峰作为他们的事业巅峰。Nims的壮举——包括成为第一个在48小时内登顶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和马卡鲁峰的人——使得这些人的巡回讲演难以卖座。而Nims的攀登被拍下并由Jimmy Chin制作成纪录片登陆全球最大的流媒体平台网飞。



Nims的攀登由Jimmy Chin制作为纪录片并登陆网飞



2022年,Kristin Harila设定了在六个月内完攀全部14座的目标,直指当初Nims的计划,并把她的攀登命名为“她能移山”(SHE MOVES MOUNTAINS),然而第一轮在她攀完第12座山峰时因为签证问题不得不停止,但是K姐决心之强,第二年立即从头再来,并且把她的时长限定在了三个月!2023年7月29日,她登上K2的捷报传来,这代表着她在三个月零1天的时间内攀完了全部14座8000米山峰,将人类的攀登速度暴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K姐和夏尔巴团队登顶马纳斯卢峰©Krsitin Harila



但她也因攀登采用的方式引来了攀登界广泛争议:她不仅雇了两个夏尔巴带她攀登,还雇了一个专门的修路团队为她的前进铺好路绳,最受争议的是,她还用直升机投递夏尔巴,让他们兵分两路,分别从上和从下修路,以加快攀登速度。


这样的行为受到强烈质疑,Explorer's Web认为,K姐并不能称为登山家(Alpinist),她的攀登也非“纯粹”的攀登。如果没有专业的夏尔巴团队,她可能一座山都登不上去,更遑论打破14座的攀登纪录。



点击图片了解K姐攀登故事





#最后

期待“纯粹的探险”


8000米的山峰曾经被视为无法踏足的领域。但是带着对未知的向往,人类终于还是站上了所有14座山峰之巅。从最开始的喜马拉雅式围攻,到如今的阿式攀登、速攀,以及为普通人登山而兴起的商业攀登,攀登方式一直在不停演变。


商业攀登有其价值所在,让即使没有丰富攀登经验的人也能够站在8000米的顶峰,同时,也为当地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拥挤的珠峰大本营©National Geographic



选择商业攀登,完全OK,行业的存在需要商业化运作。


雇五、六个夏尔巴,也不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做了。(2022年,一位中国台湾的女性雇了7位夏尔巴为她冬攀K2保驾护航,她的目标是成为台湾首个登顶过14座的女性。)


挑战纪录,也无可厚非。成为最快、第一,是无论哪个登山者都想要摘下的桂冠。


但是,如果不是相同的条件下产生,那纪录将没有可比性。


另外,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如今即使是在难度最高的K2,也有着成堆的垃圾,2021年,K2上的攀登队伍多到甚至一度在冲顶的路上“堵车”。而过多使用直升机也造成了更多的碳排放。



2022年,攀登K2的队伍在冲顶路上“堵车”©mingma.g



我们之所以将阿尔卑斯式登山视为纯粹的、干净的、自主的登山方式,就是因为它不给自然留下过多的痕迹,所有人都是自主攀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除了企业赞助物资,几乎没有商业的参与。


或许最重要的在于,这些自主攀登者,无论成功与否,他们都尽情享受攀登的每个瞬间,在他们眼里能看到熠熠星光,感受到他们对这个星球和生命的热爱。



旺达·鲁特凯维奇(Wanda Rutkiewicz) ©Seweryn Bidziński


从17岁攀登到94岁的“攀登浪子”Fred Becky

©肯道尔影片《攀登浪子》



所有不断挑战自我边界和极限的攀登都是值得肯定的,但那些更纯粹、对自然不产生过大影响、不造成资源浪费的探险,更能彰显人类对于可持续探险的坚持。更直面困难的,更值得尊重。


高山之所以迷人,就在于那些人类尚未成功或鲜有人成功之处,它们是探索者的天堂,每前进一寸,都是对于人类未知的一次推进。


毕竟——借Royal Robins曾说过的那句话——getting to the top is nothing, the way you do it is everything.(登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何种方式登顶。)







策划:肯道尔探险编辑部

撰稿:楚悦

编辑:飞飞

排版:楚悦

筹备:飞飞 楚悦 小林 小悦

资料来源:(上下滑动查看)

Freedom Climbers by Bern McDonald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7%AF%E6%98%93%C2%B7%E6%8B%89%E4%BB%80%E7%B4%8D%E7%88%B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9%87%8C%E6%96%AF%C2%B7%E8%8D%B7%E7%B4%A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ight-thousander#List_of_climbers_of_all_14

https://lifestyle.livemint.com/news/big-story/the-incredible-himalayan-history-of-poland-s-legendary-ice-warriors-111603803780836.html

https://www.france24.com/en/20180131-daring-himalayan-rescue-spotlights-polands-ice-warriors

http://altitudepakistan.blogspot.com/2013/01/ice-warriors-poles-and-winter-altitude.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rmal_Purja#First_winter_ascent_of_K2

https://mp.weixin.qq.com/s/0wsg_VjSK6nlV56RUxTmwg

https://mp.weixin.qq.com/s/-DSFYRhk3jLtS65cFKS_zw

https://mp.weixin.qq.com/s/CG22lvWV6dRNMWp54A2SeA

https://mp.weixin.qq.com/s/lKZN8A35et1byjlCs_NAUw

https://mp.weixin.qq.com/s/I2lmU9msp1X_Hhpj1RY4Ow

https://www.8000ers.com/cms/en/lists-of-ascents-mainmenu-226.html

https://www.redbull.com/gb-en/kilian-jornet-climbing-everest-twice-in-six-days

https://explorersweb.com/kristin-harilas-speed-record-perspective/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dventure/article/kilian-jornet-mountain-runner





- 阅读更多 -


七位数赞助、直升机修路

这个女人用3个月完攀14座8000米高峰

《最后的冰峰》 | 波兰“冰峰战士”冬攀K2的传奇纪录

专访刘勇:传统的探险正在消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肯道尔国际山地电影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