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过规划和评估,让自然教育更专业

陈阳 盖娅研究院
2024-08-29

为什么成立盖娅研究院‍‍‍‍

大家好,我是陈阳,老朋友们叫我阳阳或者大叶榄仁。我从2007年大学环保社团时期开始接触环境教育,恰逢学姐王愉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环境教育归来,让我系统的参与了环境教育教师的培训和实践。接着在2008年参加了绿色营转型后的第二届自然解说员训练营,并在之后的五六年都有深入的参与。在此基础上,之后在自然保护&环境教育类的非盈利机构实习、工作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在红树林基金会(MCF)公众教育部全职工作的时候,有机会和国际一流的环境教育中心和优秀的同行们交流合作,并且从他们的经验倒推分析、去改善我们的工作,希望能获得好的教育成效。

按照当时的状态去实践几十年,似乎也能有一个不错的图景可以达成;但是实际工作中自己还是有各种细碎的疑问会不时的冒出来:如果我们想让公众参与保护,除了捐赠还有哪些途径?他们参加我们的教育活动后就能有行为的改变吗?他们觉得自己保护行为可以抵消日常生活中的浪费怎么办?……诸如此类,堆积的沉甸甸压在心里。

直到参加了中国植物园联盟的“环境教育高级培训班”,两周时间疯狂读文献上课讨论做项目,才意识到原来环境教育的研究已经覆盖了我的大部分疑惑,全世界同行们的环境教育实践经验被理论化、被记录下来,我们可以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自己的工作、可以有强有力的工具去解决现有的工作瓶颈。

考虑了很久,我在30岁的时候辞去了工作,去台湾大学森林系学习环境教育,现在是一名环境教育方向的博士生。带着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重新回到校园后,我的学习如鱼得水。每天都有新知、不断拓展视野;之前碎片化的知识和理论遇到系统的环境教育理论研究,被妥善地组织和建构了起来;环境教育的强烈的实践属性让我们每个课程作业都要和真实的受众打交道,带着以往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视角,每次实践都是新的感受。环境教育基础理论、环境教育课程设计、社区环境教育、环境解说、自然保护区管理、环境教育系统规划、环境教育教学法…………研究方法的不断磨砺也让我有了力量和信心,2021年我回到大陆开始进入论文的田野工作阶段。

在田野的过程中惊讶于国内自然教育的同行们也在飞速进步着,本地化的实践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这些经验到了需要被总结的时候;另外,同行们也向我反馈,我拥有理论的视角对大家的实践很有帮助,这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自己受益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反复锤炼,又看到了伙伴们的需求,萌生了成立一个机构的想法,希望能够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支持到大家的工作。

加上在田野期间和盖娅的伙伴们一起沉浸式的工作,逐渐互相了解并建立了信任,在大的愿景和价值观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工作途径的细分,以战略合作的形式支持我成立这个小小的社会企业——盖娅研究院,成为盖娅共同体的一部分。


盖娅研究院做什么

盖娅研究院具体的工作领域是自然教育/环境教育系统规划评估,源于大家在找我咨询时,通常会问我“应该做什么课程?怎么找到特色?”这些具体的问题其实需要通盘的考虑,需要系统的进行分析和规划。评估则是大家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还是很忐忑没有信心——好的教育效果是怎么发生的?大家希望能够通过评估打开“黑匣子”,了解教学成效、改善教学过程。

 盖娅研究院的使命是架起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效能感,让理论和实践能够良性循环愿景是专业、健康的自然教育行业发展。        

可以看出,盖娅研究院的愿景需要我们一起达成:环境教育的研究是不能脱离实践存在的,大家在不同地方不同方式的实践是研究的土壤和基础;同时环境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可以支持实践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携手,让自然教育更专业


联系我们

 如果你有自然教育评估、规划方面的需求,请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表单,可以获得一次免费咨询的机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盖娅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