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楞:陈丹青所说的西方青年,他们凭什么可以憨?

阿斗的梦 阿斗下墙 2023-07-22

作者:楞楞

经常刷到陈丹青的视频,他传递的很多事实和观点,常常带给我启示、思考和认同感。前几天,刷到一段《陈丹青谈中国青年》的视频,他说:西方青年,比他见到的中国青年要淳朴的多,并且归纳他们的特点:“真实,憨,很容易相信人,你也很容易相信他。”

他还说:“中国青年绝对不是这样,可能也很单纯,性情也很好,但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权力世界里,从家里、街坊邻居、幼儿园开始,一切都在教他(比如幼儿园老师,这个人你不能得罪的),一直到大学,一路上大人们都在提醒他:权力是最重要的,你有些话不能说,有些话必须说……”

他说:“这是很可怕的现象,是毒药。”

这段时长仅仅50秒的视频,令我心头大震。我们的确生活在一种由权力搭建的细密结构中,有多少人依托在它的周围,不知不觉变得聪明伶俐继而圆滑狡黠,而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并不认为“这是很可怕的现象,是毒药”。

现实中,我身边很多青年(包括我自己)也常说:“其实我很憨、很容易相信别人”,这印证了陈丹青说的“中国青年可能也很单纯”。然而恰恰相反的情况也出自这些青年:说话滴水不漏;不该说的从不说,有人提及则巧妙回避;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等等。

我想,陈丹青所说的西方青年之所以憨、真实、容易相信别人,并非他们生来本性如此。人性,不论年龄、不论东西方,大致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所处社会环境不同,人们又展现出相异的人性表现。同样是“憨”,有的是特定生活环境下的单纯,有的是被单一信息强制统御之后的愚知,有的是在安全状态下的不设防,等等。

我认为,建立信任的前提不是人性里的憨、真实、容易相信人,而是简单明确的社交方式、公平可靠的合作环境、严密有力的法治状态以及在此基础上不被攻破的社会底线。一个社会具备这样的生存条件和基础,人们无须担心被骗被坑而付出惨重代价,人们尊重法律规则互相兑现承诺,谁欺骗别人就必须被法律惩戒。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的社交纽带是契约精神而非权力关系,谁又不愿意活得憨一点轻松一点,而非要处心积虑心机重重呢?

2014年,我在餐厅吃饭时被小偷偷了包,恰巧旁边就是派出所,我急忙进去报案,警察让我按提示填一张表,填好后我问后面怎么办?回答:放下吧,如果有人送来,会联系你的。我给在分局工作的亲戚打电话求助,亲戚问了我情况得知包里并没有重要物品,就说:算了吧,找关系能把包找回来,但是没必要落这个人情。

2018年,我朋友晚上停车把衣服和一些财物落在了车里,第二天一早发现车窗被砸了。当时她同学是当地分局局长,她打电话给同学说明具体情况和详细地址后,下午就有人送来了丢失的衣服和财物,又有人来接走被砸坏的车,第三天便修好送了回来。

去年年底,我们去殡仪馆吊唁一位老前辈,她女儿告诉我们,为了安置父亲的尸身找了很“大”的关系,现在能顺利安葬已经心满意足,因为有许多人去世半个月多了还在排队。试问,去冬有多少人染病过世进殡仪馆没找关系?

当我们因为“有关系”而得到特殊照顾时,“没关系”的往往会面临不相识的冷遇;“关系”这个词妙不可言,就学需要、就业需要、就医需要、直到人生的终点也需要,人们一生都要找关系。关系是什么?就是管事儿的人。找关系可以获取特殊,找关系破坏了公平,找关系依附了权力。陈丹青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权力世界里,一针见血、毫厘不差。

这些现象在西方青年生活的地区,也是如此泛滥成灾吗?一个正常社会,人们应当强调遵守共同的社会法则,而无须拼比谁的关系硬,约翰逊身居位高权重的一国首相也可以骑单车出行,难道他就不怕被人暗杀吗?难道他是憨吗?我想,他所在的地区,人们只是正常看待而并不忌惮权力,权力在人前也并不高傲,人们不被权力或者关系所拖累。

相比起西方青年,中国青年不但不憨,而且精明,他们也看到了社会底线不断被洞穿,也清楚是谁有这样的能力,也感受到身边有一张谎言编织的大网。他们太清楚,用力搜索身边貌似真诚的人,十个里面一个说真话的也没有。

上大学时,我曾经兼修过法律,对卢梭的法学名著《社会契约论》印象深刻。社会契约论的核心主张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基于人民而存在且听命于人民。那时的我很憨,以为这番表述也属于这片土地,因为我从老师的口中得知,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路。

英国法学家梅因有一句名言:迄今为止,所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纵观我们自身经历的“运动”和历史转型进程,我们还在极其缓慢地演变中。而西方青年所在的国度,业已形成的契约精神、法制保障以及人文环境基础,在底线上既制约也保护着着人们的一言一行,不论是总统还是市民,人们共同尊重、敬畏的,是律法而非权力。

而陈丹青所说的中国青年,在逐年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一步步丢掉了真实、单纯、好性情,增长了虚伪、机心和不得不让人设防的能力。他们明白,得罪上级可能丧失前程,向上讨好才能一路青云。和权力处好关系成为人们混社会的优先考虑和非凡技能,大多数人为了生存更加注重利益关系而非专业特长,所以我们每一个行业的水都很深,每一个行业扒开看都不堪入目。这正是当下中国青年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

当下带过不说,这份写照令我想起鲁迅先生在民国十四年《华盖集·忽然想到》中的一段话:“我觉得仿佛许久没有看到所谓中华民国。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他对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人看得很透彻,也对那时的国家走向进行了精准的判定和深刻的思考。

我认为,许多西方青年憨、真实、容易建立信任,是社会环境原因;许多中国青年精、虚伪、难以互相取信,也是所处环境造成的。人们为何要争相找”关系“?因为规则不起作用。规则为何失灵?因为”关系“破坏了它。如果遵守规则行事,我们毫无出路;如果依附权力行事,我们的内心无处安放。这就是时代给我们的无力感。

50秒的视频中,陈丹青神情略带沉痛、表达严肃睿智,我反复看了几遍,思考了很多,而每思考一次,就又增加一些感悟。他的一席话,看似在说小事,实则事关世界文明的进程。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我们如何重构建立信任的社会环境,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自鸦片战争以来,已经为此奋斗了150余年。还要经历多久,还要经历怎样漫长的曲折、艰辛的挫折甚至灾难与代价?我们每一个渺小的个体,不论是否是青年,为自己、为后代,除了无力感,还能做点什么?


【作者简介】楞楞,不忘初心,不弃思考,不逐灵魂。一枚园地耕耘者。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我手写我心。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往期精选 :
从容楚卤:又到了这一天

说事儿(137)从容楚卤:在那遥远的小山村(连载六)
云淡风轻:让你遇到麻烦的不是未知,而是你确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
说事儿(138)明若水:迷茫的青春--我的知青生活纪实(下)
闭眼观天:时代在进步,人心也渐渐亮了起来
南宫踏舞:惠州西湖美如画,同道中人喜相逢
说事儿(137)从容楚卤:在那遥远的小山村(连载五)
说事儿(138)明若水:迷茫的青春--我的知青生活纪实(上)
说事儿(137)从容楚卤:在那遥远的小山村(连载四)
三年(4)江澜声: 在思考细节上改变自己就是改变所处的环境
江棋生:贻笑天下的陈冰一席谈
刘又生:今年赏梅花有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