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永和九年的这场雅集,见证了民族交融的历史现场

杨超 道中华 2023-08-07

蓝色字关注“道中华”

本文约 2700 字

阅读需要 7 min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022年10月,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社交媒体引用中国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名句,表达在太空的所见与所想,并配有从太空拍摄的中国风景照片,让不少网友赞叹不已。
《兰亭集序》全文324个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在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的一场集会,有40多位名士参加。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书写了一幅“江南历史画卷”。1600多年来,兰亭集会与《兰亭集序》对当时和后世的中国文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通过《兰亭集序》,我们还能探寻到一段民族交融的历史。

兰亭修禊图(局部)之《兰亭集序》 钱榖(明)绘。
兰亭集会与《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会稽内史兼右军将军王羲之邀请好友,在会稽山阴兰亭进行上巳节的“修褉”(一种祓除灾病的祈福活动)众人在蜿蜒的溪边依次列坐,“流觞曲水”:上游一人将盛满酒的酒杯放至盘中,顺流而下,酒杯流至客人面前,客人即须吟诗作赋,作不出便被罚酒。当时大家所赋诗歌37首,结集称为《兰亭诗集》,推举聚会主办者、德高望重的王羲之为其作序,即《兰亭集序》。
这场文人聚会和取得的成果,已然成为后世效仿的范例。南宋诗人刘克庄为纪念这一天写就了《忆秦娥·上巳》:“修禊节,晋人风味终然别。终然别,当时宾主,至今清绝,等闲写就兰亭帖。岂知留与人闲说,人闲说,永和之岁,暮春之月。”
魏晋时期,国家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却形成了中华文明史上独树一帜的魏晋风度,这实属难得。《兰亭诗集》集中体现了因魏晋玄风所形成的魏晋风度,流露出士人的生死之悲、山水之情。魏晋名士将儒、佛、玄、道融于至和,美于至臻,最终形成了清峻、通脱、华丽的诗文之“气”,及追求以“玄”为核心的书法之“韵”。无疑,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魏晋风度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留住了魏晋风度的底色,赓续着中华文脉传统。
多位东晋名士出现在这次集会上。根据南宋桑世昌《兰亭考》记载,此次集会参加者共42人。但南朝梁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企羡》和唐何延之《兰亭记》说参加人数为41人,这个说法缺少人名细节,后人多采用42人之说。
在此次集会上,王羲之、谢安等11人成四言诗和五言诗各一首,郄昙、虞说等15人各成一文,王献之等16人诗不成,被罚酒三巨觥。42位来自大江南北的名士在会稽山阴荟萃一堂,南北士族文人雅集,体现了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以及钱塘江文化的对话。

王羲之画像。

兰亭修禊图(局部)之“流觞曲水” 钱榖(明)绘。
《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化史和书法史上都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王羲之以超然绝俗的天赋,为后世树立了文学和书法领域的丰碑。
自梁唐后,王羲之书法成为“终古之独绝,百代之楷式”。北宋书法家黄庭坚说:“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评之:“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元代至大三年(1310年),书画家赵孟頫前往大都,途中得到《宋拓定武兰亭序》,喜出望外。“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间而多南风,船窗晴暖,时对兰亭,信可乐也。”行船一月有余,赵孟頫逐日临书并为之作跋,仅“独孤本”就有十三跋,后人称《兰亭帖十三跋》。“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赵孟頫感慨不已,“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作为传继“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书风的关键人物,赵孟頫道出了《兰亭集序》艺文兼备、技道互参的精髓。
《兰亭集序》是后世奉为圭臬的书法珍宝,亦为流传千古的文学名篇。清代文学家吴楚材在《古文观止》中评道:“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病。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雅集佳序,道尽人生。文史大家周汝昌将《兰亭集序》列为中华文化的三大国宝(另二为《文心雕龙》《红楼梦》)之一,认为“皆属极品,后人永难企及——更不要说超过了”。
兰亭集会的另一重意义
东晋时期,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龙亢桓氏等四大家族势力庞大,轮流掌控着东晋王朝的实际政权,是门阀制度的突出代表,四大家族几乎贯穿了整个东晋历史。有趣的是,四大家族均有代表出现在兰亭集会上。
西晋永嘉南渡后,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廷北伐、恢复中原。永和三年(347年),东晋权臣桓温带兵讨伐成汉并灭其国,声威大震。两年后,桓温趁北方形势变乱上疏请求北伐。晋廷忌惮桓温功高震主,提拔扬州刺史殷浩来抑制他。永和六年(350年),殷浩被任命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主持北伐。永和八年(352年),殷浩领兵北伐,但被前秦所败。
桓温与殷浩这两大重臣长期失和,不利于东晋政权的稳定统治。王羲之等有识之士一直在致力于调和二人之间的矛盾,但收效甚微。《晋书·殷浩传》载:“王羲之密说浩,令与桓温和同,不宜内构嫌隙,浩不从。”殷浩第一次北伐失利后,执意准备第二次,王羲之劝他缓一缓,不要急与桓温争功,但殷浩不听,“恐殷侯必行”正是王羲之忧虑心情的流露。兰亭集会就发生在殷浩两次北伐的间隙。
兰亭集会上,桓温之子桓伟和殷浩僚佐王彬之同时到场,或是王羲之的有意安排,抓住时机、调和矛盾,也许是让他们会面的目的之一。但桓、殷依旧势不两立,调解已然无效,集会之后不久,殷浩即开始第二次北伐。当年十月,殷浩率七万大军出征,不久即遭惨败。

“永和九年”砖(东晋)。
永和九年是历史的一张切片。一幅《兰亭集序》,映照出两晋时期的历史图景:多个政权分立的背后,是各民族之间没有中断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当时,北方和巴蜀的前凉、前燕、前秦、西秦等十六国政权,征伐不已、年年混战,中原人不得不南下避祸。一场空前的大迁徙席卷中国:北方各族迁入中原,中原士族迁入南方,南方各族融入中原,士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北方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被带到江南,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六朝烟水间金陵崛起,荆州、扬州、益州亦然,这一时期江南农业、手工业有长足的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新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盛于永和九年的这场千古集会,见证着南北士族的融合与江南的开发,更作为士族文化的道统,贡献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融合与统一:地理版图有伸缩变化,但只有“胖瘦”之分而无“器质”裂变。这些,为以后的南北地理统一埋下了伏笔。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中国历史上,既有漫长的统一时期,也有时间不短的分裂时期,但“大一统”始终是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追求,这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3年7月28日,作者:杨超,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监制 | 杨新华 肖静芳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责编 | 刘娴审核 | 周芳编辑 | 吴艳 梁黎制作 | 胡琪


RECOMMEND
往期推荐



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