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圣经与利剑:在巴勒斯坦,和平似乎永远只是暂时的




巴勒斯坦,这片位于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间,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的地区,最初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它包含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所有民族,甚至寄居在伦敦的巴勒斯坦犹太人最初也自称是巴勒斯坦人。


这里是一片“流着奶与蜜”的土地,也是一片充满血与火的土地。历史上,这片土地是众多民族的战场,“人类为巴勒斯坦流的血,比为地球上任何地方流的都要多”——


从“巴勒斯坦”这一词汇未诞生之前的传说时代,到古犹太人在此建国、灭国、又复国;从罗马皇帝哈德良驱逐犹太人,到历次十字军东征;从奥斯曼帝国对耶路撒冷的征服,到英国殖民者的到来;从现代以色列的诞生,到历次中东战争......和平,在这里,似乎永远只是暂时的。



作为世界上古老的文明之一,犹太文明蔓延了四千多年,可在后面近两千年时间里,犹太人却失去了故土,被迫星散在世界各地。而就在这种难以想象的艰辛和逼仄中,犹太民族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 还在近两千年后在同一片土地、操着原有的语言,于1948年5月14日重新建国,这就是以色列。


可悲的是,从复国第一天起,以色列就不得不在强敌环伺之中挣扎求生。从1948年到1982年,五次中东战争,有时几近被灭国,以色列不但没有从世界地图上消失,反而越打越强。只是,如今的以色列仍不得不时刻“生于忧患”之中,以防备哈马斯等诸多武装组织的不定期袭击。



虽然国际社会努力构建这里的和平秩序,可惜人的智慧终究有限,再好的和平计划,也难以弥补所有人群的伤痕。冲突的种子在这里似乎永生不死,当历史的疤痕被少数野心家所利用,当尘封的仇恨被现实利益所点燃,冲突又会再生,战争又会再起。


只是,每次冲突发生,首先备受指责的总是以色列,总是犹太人,这一点在中文世界尤其严重。人们常常根据错误的历史认知,不假思索地对“侵占了巴勒斯坦土地”的以色列大加批判,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以色列真的是侵略者吗?它的建国历程真的只是“帝国主义的阴谋”吗?


这些与我们相隔万里的问题,虽然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没有多大关系,但却关乎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继而会影响人生的价值。因此,澄清这些问题,必要且重要。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美国国宝级历史学家巴巴拉·塔奇曼的处女作——《圣经与利剑:英国和巴勒斯坦——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以色列复国史,一本书看透英国与以色列之间的“爱恨情仇”。



仅仅是从一个族群、一种宗教、一类人种的视角去看犹太人,永远不可能理解犹太人。以色列复国的历程,必须要放进整个人类文明史的视角中把握。


塔奇曼通过生动的细节、文学的笔法,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记述了从不列颠起源到《贝尔福宣言》的漫长历史中,文化和政治的动机——即“圣经”与“利剑”——如何塑造了英国的近东政策,并深刻影响了近代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


塔奇曼不愧被誉为“历史写作的金字招牌”,这漫长的两千年历史中的过往与纷争,被她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挖掘出来,同时也让这段久远的岁月清晰展现。要深度了解以色列复国的来龙去脉,《圣经与利剑》不可不读。


本书现货数量不多,仅剩几十册,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以色列的三个秘密

北大教授周其仁:到以色列游学,让我深受刺激!

英国对现代文明的四大贡献

“新加坡成功归功于英国”,李光耀为何会说出这种话?

杨小凯:英国人何以走出“革命与暴君”的历史魔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文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