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趁势而上,打造全球互联网公益的“中国样本”!全国政协委员张颐武这样说

人民政协报 政协君 2023-12-08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进步与平台创新加速,我国互联网公益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新增长点。据民政部统计,2017至2021年,我国互联网募集善款5年间从25亿元增长到近100亿元。2021年,我国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

不过当前,我国互联网公益事业仍面临“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一方面,我国慈善捐赠占GDP比例不到0.2%,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互联网捐赠规模虽较大,但在我国社会捐赠中占比仅为8%左右。另一方面,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背景下,我国社会慈善捐赠总量以及互联网捐赠量增速均出现明显放缓甚至下滑。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建议,加快完善慈善法治,合理确定平台责任,为互联网公益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法治保障,坚持“包容审慎”、鼓励创新的修法主基调比如减弱对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县级监管等限制,避免平台责任过重扼杀创新、限制行善等现象。

在加强监管和修法的同时,建议对互联网公益事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也避免‘一刀切’与‘简单化’倾向,在权利义务平衡的基础上,让其未来发展与创新有更大空间”,张颐武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对于互联网公益特点,他介绍说,一是低门槛;二是路径清晰且多样化,通过线上捐赠,贡献方式更加便捷清晰,同时路径更加多样,设置议题更加丰富;三是透明化,通过全链条数字化,触达受众与连通救助者的能力也更强,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透明化公开化,也便于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监管;第四是精准化,可以进一步提升公益项目的匹配效率。

据了解,过去十多年间,各大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与中国传统公益慈善行业深度结合,创新了慈善+互联网融合发展模式:其通过社交连接、移动支付与技术创新,构成了一个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多样化公益系统,推动网络慈善全面走向大众化、平民化,带动善款筹集额和社会参与度均快速实现几何级增长。

张颐武认为,这其中既有各种公益平台的贡献,也有监管方政府部门的贡献,也有互联网公益参与者的贡献,体现了数字经济行业实践者在公益与共同富裕领域的独特探索,也具有一定全球样本意义。基于我国互联网公益规模、效率、创新等都已走在全球前列,大致已初步形成了互联网公益的“中国样本”。“比如‘99公益日’等活动,就是把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对应连接起来,让公益机构能够在线上线下都发挥很大作用”。

对于中国互联网公益探索的社会与文化意义,张颐武表示,互联网公益其实也是整个共同富裕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它有助于让有能力的人多捐助一点,为社会多回馈一点,为探索社会平均福利增长贡献了自己的路径方法

而中国人对公平正义的向往由来已久,具有历史渊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以说中国人的文化情怀中其实就蕴含慈善公益精神。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中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与形象亲和力,互联网公益明显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张颐武说。

文 | 人民政协报记者 孙琳

往期精选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hengxiejunnews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