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政协提案委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助力民企发展,营商环境要“优”中更优

人民政协报 政协君 2023-12-07

调研背景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是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的必然要求。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是今年全国政协72个重点提案选题之一,其中包括全国工商联以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相关提案,由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进行督办。这些提案重点指出了当前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化解民营企业资金难题、转变民营经济行业监管方式、提高惠企政策的连贯性科学性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客观中肯的意见建议。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哪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如何推动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奔着问题、带着思考,全国政协“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出发了。

从6月12日到16日,5天的时间,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工程建筑、纺织等行业的民营企业,走访了社区服务部门,项目现场与企业家、一线员工、专家学者、基层代表进行交流。通过解剖麻雀,分小组调研,详细了解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手情况,询问存在问题及发展诉求,并召开调研座谈会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家等进行座谈交流,围绕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出新的破题之道。

▲调研组在江苏省苏州市了解当地企业发展环境相关情况


用心用情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初夏的江苏,草木葳蕤、莲叶田田、百合摇曳。这一切,犹如体量大、质量高的江苏民营企业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数据显示,2022年江苏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7.1万亿元,占江苏省GDP比重达57.7%;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由上年的63.1%提高到72.2%。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1360.8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比重达96.4%。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江苏上榜企业92家,占全国总量18.4%,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13家。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每个城市正在形成自己的“打法”——

在南通,通过建机制、优政策、强监督、抓实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抓好各项工作,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2022年,江苏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南通位列第三,电力、纳税、办理破产、政务服务满意度等6项指标居江苏首位。

在常州,以“金融活水”赋能企业发展。目前,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旗下共有51支母子基金,累计投资常州项目222个,投资总额65.54亿元,累计招引项目28个。截至5月底,通过常州信保基金累计为3.3万户中小企业办理贷款1389.66亿元,2023年以来基金产品平均利率仅4.04%。

在无锡,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市场主体之“活”。在这里,110余万户市场主体如鱼得水;110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设立了222家企业,获评营商环境创新城市、省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地区。

在苏州,一年365天每天都是“企业家日”,企业每天24小时都能享受到不打烊、不打折的精心服务。全市以企业获得感为牵引,正在打造全国“企业敢干”最优发展环境高地,目前,已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推出100项改革举措、169项具体事项,明确了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五大环境”总体框架,形成“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群体共识,力争跻身全国营商环境试点城市。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江苏一直以来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通过采取务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持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速度之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之大,各级党委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的支持力度,让我很震撼。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赵静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临萍表示,通过这几天的调研,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南通、常州、无锡、苏州这4个地方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方面进行了敢为人先实践。特别是在数字化、绿色化上的探索。应当说,江苏有的新能源企业、智能化企业有能力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上进一步提炼总结,在技术标准上把话语权上升为标准制定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龚六堂看来,创新作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江苏省在支持创新上提供了非常多的政策支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撑,未来江苏需要打造完整的创新产业链,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应用研究到试验发展整个创新链,然后把创新链与产业链打通,形成完整的创新生态,这是未来保证持续创新的重要支撑。

打好“组合拳”

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南通,有着“全国建筑业看江苏,江苏建筑业看南通”的底气与美誉。6月12日,调研组一行来到当地某建筑集团,展示厅内一座座“小金人”让调研组印象深刻。大气雄沉的拉萨饭店、充满灵气的中国医药城会展中心、壮观的珠海航展馆……诸多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的背后,无不彰显着这家建筑企业对建筑设计的深刻理解。

用该集团负责人的话说,从荣获第一个鲁班奖开始,公司步履遍及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一尊尊“小金人”熠熠生辉。

如今,南通市建筑企业已累计斩获鲁班奖100余项,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迄今共获得32个鲁班奖,鲁班奖获奖数在全国十连冠,位列2022中国企业500强第304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17位,2021年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百强榜第二名、南通市建筑业竞争力10强第一名。

然而,一个产业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近几年,在外部环境、行业发展和自身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南通一些建筑企业遇到一些阶段性困难。如,以“土建为主、一房独大”的局面尚未真正扭转;普遍存在流动资金不足、信贷压缩、融资难的情况;再如,市场准入方面,有的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等等。此外,部分企业还在技术积累、装备水平、人才储备、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与不足。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

以信用债为例,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22年信用债,民营企业发行了754只,发行额度是0.79万亿元,比上一年下降了10%以上。同期国有企业的信用债发行是多少?国有企业发行12292支,发行额度是11.36万亿元。这让部分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受到了一定影响。

为此,我们要加大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支持民营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刘永好建议。

“融资问题是影响民营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近年来中央采取的系列方针政策措施已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我们能够切身感觉到,多数企业对此的获得感是非常强的。”结合所见所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行长谭炯谈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

一是切实转变观念。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定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各项政策要求,通过加大正向激励充分调动经营机构积极性,有效解决不敢干、不愿干等问题。

二是加大创新力度。各类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针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设置差异化信贷产品或专项贷款,又如携手政府和政府性担保机构共建“白名单”合作机制,精准识别支持优质民营企业。

三是建设信用体系。进一步构建权威准确的信息平台和科学统一的数据标准,更好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档案,加强信用的激励和惩戒并举,引导企业自发优化信用管理能力和水平,更好提升民营企业诚实守信的自律和动力。

培育链主企业

推动产业补链强链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观察指标之一,市值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代表性关键数据,同时也反映了一家公司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潜力。在江苏上市民企中,市值在50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有7家。

纵观江苏上市民企,“科技创新”正在成为鲜明特征。

一分钟会发生什么?

一分钟,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33吨,年产能1700万吨,规模全球最大;一分钟,3.2万台织机产出面料7610米,年产量共计40亿米……走进某上市企业的展厅,调研组听到许多让人感叹的“一分钟”。

还有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根比头发丝略粗的丝线,能轻松吊起10公斤重物,如果将160根这样的丝捆在一起,居然能拖动一辆1.5吨重的小汽车!经过调研组详细了解,原来这根丝线蕴含了300多件国内发明专利,20多件PCT国际专利,技术含量很高,所以才能有这么多神奇功能。

还有高端离型基膜,这是信息技术、消费电子、5G通信等行业不可或缺的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生产载体,看似不起眼,却突破了“卡脖子”瓶颈,推动高端聚酯新材料国产化。

“国家缺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全球行业哪里薄弱,我们就发展什么。”正如该公司负责人所言,我们要有世界一流的创新引领能力、世界一流的人才队伍、世界一流的现代治理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在创新中领跑,在探索中求变。该负责人认为,民营企业要感恩党、感恩国家,饮水思源,牢记国家的支持和培养,紧紧围绕国家与行业所需,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重点发力,全力打造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全球行业标杆。

刘永好表示,链主企业是产业链上的领头雁,在产业链上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往往能通过自身的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带领产业形成雁阵集群效应,是补链延链强链的关键力量。针对链主企业,刘永好建议,一方面健全工作机制,梳理关键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查找产业链堵点断点痛点,优化营商环境,培育链主企业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补链强链,另一方面梳理被“卡脖子”产业目录,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加强区域合作,协同创新,补齐产业链短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同时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增强创新链。

赵静表示,要关注扶持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民营企业可以选择一些大型民营企业担当产业链主,发挥产业带头作用。同时选择一批珍视自身社会形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营企业,承担一些国家重点专项任务或重大科技项目,在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千方百计

让亿万经营主体活跃起来

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这一重要论述为民营企业指明了练好内功的前进方向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当前国家和省市一系列稳增长组合政策,营造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克服困难、抵御风险、决胜市场,只有创新一条路”……走访调研中,民营企业家们普遍感到当前整体经济呈回稳向好态势,企业发展的信心更加提振。

每到一家企业,调研组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察看生产状况,详细询问相关负责人生产经营、技术研发、产品用途和企业文化等具体情况,认真记录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调研组成员感受到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感受到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编筐织篓,重在收口。下一步要做好走访调研“后半篇文章”。那么,如何破解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优化其发展环境?

就江苏而言,龚六堂建议,研发投入强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江苏的研发投入中,政府投入过少,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企业投入达到89%,需要加大政府研发投入力度。同时,江苏的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基础研究占总研发投入比重不到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样江苏的创新产业链的完整性不够,对江苏创新的持续性有影响,需要不遗余力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提高原创性科技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江苏的研发投入中,高等学校的研发投入经费不足,需要在研发投入经费的执行中加大对高等学校的支持,可以考虑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在江苏设立研发基地,这样为未来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原创性成果支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调研组认为,要建立精准有效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的协调性、整体性和操作性,围绕市场期盼,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倾听民营企业心声,及时掌握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不断改进完善有关政策

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委员们表示,要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抓好党中央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落实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靶向输出精准方案,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同时,优化公正平等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用法律规范政府权力边界,规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引导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事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委员手记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调研有感


作者 | 龚六堂

今年6月12日至16日,我参加了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此次调研覆盖了南通、常州、无锡和苏州等地,通过几天的调研,我对江苏省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民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江苏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在全局工作中将其摆在重要位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江苏省的成功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首先,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据统计,江苏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达到96.4%。在常州、苏州等地,私营和个体工商户的比例更是高达96.9%和90.2%。这表明民营经济在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巩固。

其次,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民营经济为江苏省超过五成的GDP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南通为例,2022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9.15%,贡献率为52.4%。苏州和常州的情况也不逊色,分别达到了51.2%和66.4%的贡献率。同时,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研发投入占全社会企业研发投入的70%。南通市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80%以上,苏州市民营高科技企业占高科技企业总数的85.6%,常州市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3%。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不仅看到了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意识到完整、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民营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调研中,我们注意到一些民营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了竞争力。比如,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档床上用品的企业,通过持续创新推出新品种,积极拓展海外家居企业的收购,并实施数字化转型,保持了持续竞争力;上上电缆是一家传统的电缆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制造业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们还看到一些民营企业通过创新逆势崛起,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比如英诺赛科,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消费领域等有广泛应用,尤其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工业储能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万帮数字新能源通过白天放电、晚上充电,相当于增加了大量储能设备,为碳中和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受到疫情和国际国内不确定性的影响,一些传统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仍存在问题,如研发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同时,准入和行业准入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此外,民营企业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应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提升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并加大对外合作、开展海外战略。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特定行业人才培养,提高劳动技能,促进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政府部门应切实落实政策,恢复民营企业家的信心,确保政策的执行。针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升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快政府公共项目的审批期限,切实防止新形式的拖欠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民营企业的准入推进,加大对新准入壁垒的治理力度,增加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税收方面,落实税收减免政策,进一步降低科技创新企业的成本,减轻税费负担,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广大企业应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加强品牌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政府部门应落实政策,提供支持和服务,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快审批进度,预防拖欠现象。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准入推进,解决行业准入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江苏省的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发展。

(作者系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作者 | 人民政协报记者  李元丽

原文刊登于

2023年8月9日

《人民政协报》第12版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