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端:如何在10分钟内完成8小时的工作量?


01

外包神器来了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接了一个外包,急活,但是报酬尚可,整体前端打包给 3W。


业务方特别着急,要求在 2 周之内交付一个商场小程序,对方提供了 UI 设计稿。最近工作也比较忙,要赶 618 公司活动,为了挣这个快钱,外包业务方的各种紧逼之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圈,发现了一个网站:CODE.FUN,我深入的研究了一下这个平台,看看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官网入口:https://code.fun(大家可以复制到电脑浏览器打开)


(扫码体验)


在官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UI 设计稿智能生成前端代码,8 小时工作量,10 分钟完成。



也就是说,相当于可以直接将项目开发中的 UI 设计稿转成代码,前端程序员可以直接拷贝使用,这样平时大量的页面工作,全部被它承包,我只需要写基础业务逻辑就好了,这实在是太爽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平台支持 SKETCH、PSD、FIGMA 等形式 UI 设计稿,正好这次外包等稿子是 PSD,看到这里已经很忍不住啦。



02

神器生产力


为了快速上手,我便把 CODE.FUN 好好研究了一番。



CODE.FUN 主要面向前端开发人员,UI 设计师和项目经理等产研人员,推出全国首个 Design to Code 服务,一键将 UI 设计稿转换为生产级代码,可以直接使用。



平台不仅支持 SKETCH、PSD、FIGMA 等稿件,现在支持 VUE、REACT 等语言,还支持第三方 UI 组件库,真正做到了实战化。


通过 CODE.FUN 一个平台,直接免去了手写页面这些繁琐枯燥的过程。


迫不及待把设计稿上传,哐哐哐,3 分钟后,代码翻译好,我点击一键拷贝后,将下载好的代码部署在环境里,RUN 起来了!


嘿嘿嘿,之后就是和外包公司对接调试接口等工作,不到一周,尾款拿到手,618 可以好好奖励自己啦😄。



03

对比


等交付项目后,我也对目前市面上的前端智能化平台做了一下调研,和其他转代码平台相比,CODE.FUN 到底有哪些优势?


首先,在设计稿的还原这个最基础的功能上,目前优于市面甚多同类平台,几乎能做还原的 100%。在布局识别的准确性来说,CODE.FUN 能进行非常优秀的元素分组规划以及识别出各种 Flex 布局。


当然,AI 也不能万能的,在 CODE.FUN 生成的代码里面,还是有部分“漏网之鱼”,有少许不合理的地方。如果“AI 生成一分钟,手工修改半小时”,那也太得不偿失了。


因此  CODE.FUN 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智能工具箱”,用于快速将不合理的代码修改到几乎完美的状态。比如当设计稿比较复杂的时候,对于设计稿中的某些元素,可能因为父子元素坐标“混乱”而导致其可能被按照绝对定位来处理,导致出现一种识别异常的状态。



所以,出现绝对定位的地方是需要"消灭"的,CODE.FUN 目前可以通过重新编解组、手动指定绝对定位元素、区域切图等多种手段来重新调整该元素与相邻元素的关系,从而让其恢复到满足程序员“心意”的状态。


在代码的可维护性上,它生成的 CSS 代码的更加符合我们的手写逻辑,最近,上新支持了 CSS 在线编辑和可视化编辑,更加友好。


最近,他们开放了支持第三方 UI 组件功能,不仅支持一些市面上常见的,还支持和公司自定义组件库。我们只需要把设计稿上传到 CODE.FUN 以后,就可以选择自定义常见组件(输入框、单选/多选框等)、高级组件(日历、进度条等),或关联已有组件,这个功能能够更快帮我们生产实际的业务代码。


目前,CODE.FUN 官网上还开通了 PC 稿的内测通道,哈哈,想要 1 小时打卡下班的小伙伴,可以去试一下:扫码加入「PC 稿社群内测」


(PC 稿社群内测)



04

神器会不会导致失业?


很多前端程序员朋友说,如果这样的工具出现,大家不就失业了吗?


首先,我认为,前端智能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技术不可阻挡,出现的只是工具,工具还是需要人来操作,135 编辑器等运营工具出现,并没有带来行业颠覆,反而促进运营人员的工具提效。


其次,客观来讲,大家可以实际观察一下,普通前端程序员的日常开发中,绝大多数的研发业务都是简单枯燥的重复,这反而是对自己的一个折磨,工具化自动化大大解放了程序员的生产力。


对于希望在 35 岁不被淘汰的前端程序员来说,要多提升自己在业务深层次发展的能力,而不是日复一日的做“搬砖活”。


赶紧点击“阅读原文”去体验吧


下载链接:https://code.fun


或者,复制上面链接,去官网体验吧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